地铁站出入口与周边道路交通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00:3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不可避免增加城市交通的负担,交通拥堵问题随处可见,城市的道路交通负荷趋于极限。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承担着城市大量的客流,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居民出行的效率,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居民在享受其便利性的同时,由于规划、设计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地铁出入口的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不同种交通方式交织在一起,具有复杂的交通组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地铁出入口的道路交通资源配置,对其进行资源配置优化,以期减少不同交通方式在地铁出入口的延误,提高城市综合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为对地铁出入口道路交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论文首先对地铁出入口不同道路交通设施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并依据其功能定位选取我国典型城市地铁出入口进行现状调查,对我国地铁出入口道路交通设施布设现状进行总结,对南京市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的公交衔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其次对地铁出入口公交站点的布设进行重点研究,包括地铁出入口公交站点的布设原则及公交与地铁的换乘模式研究,提出地铁出入口公交站点的优化目...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跨路口站位示意图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2.2.1地铁出入口布设情况通过对南京、上海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地铁出入口进行实地调查与网上调研,总结出地铁出入口与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空间布局模式主要分为跨路口站位、两路口站位和偏路口站位,具体情况如图2-2到2-4所示。图2-2跨路口站位示意图图2-3偏路口站位示意图
第2章地铁出入口设施功能定位及布设情况分析15图2-4两路口站位示意图对地铁出入口设置数量、布设形式、与道路关系及与周边道路交通的空间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如表2-2所示。表2-2地铁出入口布设情况分析地铁出入口类型出入口数量布设形式与道路关系与交叉口距离枢纽站≥5个合建式为主跨路口站位为主<50米换乘站3-5个两者都有跨路口站位、两路口站位50-200米一般站一般2-3个独立式两路口站位、偏路口站位>200米通过上表可以得到,地铁枢纽站出入口的设置数量较多,方便乘客从不同的出入口进行换乘;分别布设于道路交叉口的各个象限,距离交叉口较近,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以跨路口站位为主,减少乘客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交通冲突。地铁换乘站出入口一般为3-5个,大多为交叉口附近,有的与交叉口有一定距离,较枢纽站来说,可达性稍差。一般站的出入口相对较少,出入口数量大多为2-3个,一般在两个交叉口中间路段布设,分布在道路的两侧,属于两路口站位,距交叉口较远,乘客需要步行一段距离才能进行换乘。在三种类型的地铁站点中,乘客的步行距离最长,换乘的效率与便捷性较差。本论文重点研究地铁出入口与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空间布局模式为跨路口站位的情况,并采用微观仿真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编号:3136303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跨路口站位示意图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2.2.1地铁出入口布设情况通过对南京、上海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地铁出入口进行实地调查与网上调研,总结出地铁出入口与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空间布局模式主要分为跨路口站位、两路口站位和偏路口站位,具体情况如图2-2到2-4所示。图2-2跨路口站位示意图图2-3偏路口站位示意图
第2章地铁出入口设施功能定位及布设情况分析15图2-4两路口站位示意图对地铁出入口设置数量、布设形式、与道路关系及与周边道路交通的空间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如表2-2所示。表2-2地铁出入口布设情况分析地铁出入口类型出入口数量布设形式与道路关系与交叉口距离枢纽站≥5个合建式为主跨路口站位为主<50米换乘站3-5个两者都有跨路口站位、两路口站位50-200米一般站一般2-3个独立式两路口站位、偏路口站位>200米通过上表可以得到,地铁枢纽站出入口的设置数量较多,方便乘客从不同的出入口进行换乘;分别布设于道路交叉口的各个象限,距离交叉口较近,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以跨路口站位为主,减少乘客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交通冲突。地铁换乘站出入口一般为3-5个,大多为交叉口附近,有的与交叉口有一定距离,较枢纽站来说,可达性稍差。一般站的出入口相对较少,出入口数量大多为2-3个,一般在两个交叉口中间路段布设,分布在道路的两侧,属于两路口站位,距交叉口较远,乘客需要步行一段距离才能进行换乘。在三种类型的地铁站点中,乘客的步行距离最长,换乘的效率与便捷性较差。本论文重点研究地铁出入口与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空间布局模式为跨路口站位的情况,并采用微观仿真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编号:3136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3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