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微粉对水泥胶砂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13:17
我国西北部公路、铁路沿线建设的地区盐渍土、盐湖分布较多,尤其甘肃、新疆等地尤为突出,近年来“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国家开展大量西部基建工程与惠民工程,这其中由于疏忽硫酸盐等盐类对构筑物的侵蚀危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硫酸盐对混凝土侵蚀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白明高速公路的现场环境情况,研究掺和4种细度的超细微粉的水泥胶砂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选取40℃、20℃、10℃和5℃作为本试验侵蚀温度,选取0.5、0.42、0.34、0.26为本试验水泥胶砂水胶比,综合各因素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本试验水泥胶砂试件标准养护28d后,采用全浸泡与干湿循环两种侵蚀制度进行试验,从以下几个方向来研究水泥胶砂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1.通过观察各龄期试件的外观特征,测试各龄期试件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计算各龄期试件的抗折抗蚀系数、抗压抗蚀系数,综合分析和评价水泥胶砂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2.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微粉细度、微粉掺量、水胶比对水泥胶砂抗硫酸盐侵蚀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3.研究侵蚀因素对水泥胶砂受硫酸盐侵蚀作用的显著性。4.在所获得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水泥胶砂抗硫酸...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盐渍土地区硫酸盐侵蚀结构物的成因调研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 试验简介
2.1 原材料
2.2 试验侵蚀制度及侵蚀温度确定
2.2.1 全浸泡侵蚀制度
2.2.2 干湿循环侵蚀制度
2.3 试验方案
2.3.1 配合比设计
2.3.2 试件制备
2.3.3 试件侵蚀环境
2.4 试验结果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2.4.1 主要测试方法
2.4.2 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正交试验设计思路
3.1 正交试验方法的简介
3.2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3.2.1 极差分析法
3.2.2 方差分析法
3.3 本文正交试验设计
3.3.1 因素和水平选取
3.3.2 选用正交表
3.4 本章小结
4 全浸泡条件下水泥胶砂抗硫酸侵蚀性能研究
4.1 全浸泡条件下试件外观变化
4.2 全浸泡条件下试件抗折力学性能
4.2.1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抗折强度
4.2.2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抗折抗蚀系数
4.3 全浸泡条件下试件抗压力学性能
4.3.1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抗压强度
4.3.2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抗压抗蚀系数
4.4 全浸泡条件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4.4.1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正交试验抗折数据分析
4.4.2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正交试验抗压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干湿循环条件下水泥胶砂抗硫酸侵蚀性能研究
5.1 干湿循环条件下试件外观变化
5.2 干湿循环条件下试件抗折力学性能
5.2.1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抗折强度
5.2.2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抗折抗蚀系数
5.3 干湿循环条件下试件抗压力学性能
5.3.1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抗压强度
5.3.2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抗压抗蚀系数
5.4 干湿循环条件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5.4.1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正交试验抗折数据分析
5.4.2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正交试验抗压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水泥胶砂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预测
6.1 现有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模型概述
6.2 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方法
6.2.1 BP人工神经网络学习规则
6.2.2 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算法
6.3 预测水泥胶砂抗硫酸盐侵蚀抗蚀系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6.3.1 预测全浸泡条件下水泥胶砂抗蚀系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6.3.2 预测干湿循环条件下水泥胶砂抗蚀系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49754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盐渍土地区硫酸盐侵蚀结构物的成因调研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 试验简介
2.1 原材料
2.2 试验侵蚀制度及侵蚀温度确定
2.2.1 全浸泡侵蚀制度
2.2.2 干湿循环侵蚀制度
2.3 试验方案
2.3.1 配合比设计
2.3.2 试件制备
2.3.3 试件侵蚀环境
2.4 试验结果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2.4.1 主要测试方法
2.4.2 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正交试验设计思路
3.1 正交试验方法的简介
3.2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3.2.1 极差分析法
3.2.2 方差分析法
3.3 本文正交试验设计
3.3.1 因素和水平选取
3.3.2 选用正交表
3.4 本章小结
4 全浸泡条件下水泥胶砂抗硫酸侵蚀性能研究
4.1 全浸泡条件下试件外观变化
4.2 全浸泡条件下试件抗折力学性能
4.2.1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抗折强度
4.2.2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抗折抗蚀系数
4.3 全浸泡条件下试件抗压力学性能
4.3.1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抗压强度
4.3.2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抗压抗蚀系数
4.4 全浸泡条件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4.4.1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正交试验抗折数据分析
4.4.2 全浸泡条件下胶砂试件正交试验抗压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干湿循环条件下水泥胶砂抗硫酸侵蚀性能研究
5.1 干湿循环条件下试件外观变化
5.2 干湿循环条件下试件抗折力学性能
5.2.1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抗折强度
5.2.2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抗折抗蚀系数
5.3 干湿循环条件下试件抗压力学性能
5.3.1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抗压强度
5.3.2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抗压抗蚀系数
5.4 干湿循环条件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5.4.1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正交试验抗折数据分析
5.4.2 干湿循环条件下胶砂试件正交试验抗压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水泥胶砂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预测
6.1 现有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模型概述
6.2 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方法
6.2.1 BP人工神经网络学习规则
6.2.2 BP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算法
6.3 预测水泥胶砂抗硫酸盐侵蚀抗蚀系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6.3.1 预测全浸泡条件下水泥胶砂抗蚀系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6.3.2 预测干湿循环条件下水泥胶砂抗蚀系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49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4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