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背景下西南港口群经济腹地拓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17:13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双方经贸往来不断深化,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西南港口群正处于中国-东盟往来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这意味着西南港口群正面临着重要历史机遇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提高自身港口实力至关重要,而港口实力的提升必须以腹地经济的发展和腹地范围的拓展为基础。因此,西南港口群经济腹地拓展显得更加迫切。探究西南港口群现阶段的经济腹地范围和未来的拓展空间对于西南港口群的未来发展布局、发展规划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本文在对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港口腹地的基本概念,系统研究学习目前常用的腹地划分方法,总结每类腹地划分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于港口腹地划分的可行性进行合理评价,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对西南港口群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用适合进行单个港口经济腹地划分的烟羽模型,通过对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2009年)西南港口群的港口源强,与腹地城市的关联度和交通可达性的测算对其经济腹地进行范围界定,并分析其在腹地拓展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第二,在充分学习研究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以来双边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中国-东盟开放合作...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内港口之间的经济腹地空间正在重塑
        1.1.2 国家战略和政策使西南港口群地位凸显
        1.1.3 南向通道建设给西南港口群腹地拓展带来新机遇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港口的内涵、功能及类别
        1.3.2 港口腹地的内涵及类别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范围和数据
        1.5.1 研究范围
        1.5.2 数据来源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位理论
        2.1.2 港口与腹地关系理论
        2.1.3 腹地界定方法及评析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文献评述
3 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西南港口群的经济腹地范围研究
    3.1 西南港口群概况
    3.2 模型选取
        3.2.1 烟羽模型及其应用
        3.2.2 腹地烟羽模型
        3.2.3 模型简化
    3.3 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西南港口群经济腹地划分
        3.3.1 港口源强分析
        3.3.2 港口城市与各城市关联度
        3.3.3 港口城市和各城市间的交通可达性
        3.3.4 港口的影响程度
        3.3.5 基于影响程度的腹地范围界定
    3.4 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西南港口群经济腹地拓展的瓶颈及问题
        3.4.1 港口基础设施落后,综合实力较弱
        3.4.2 缺乏集疏运体系建设,交通可达性较差
        3.4.3 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4 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对西南港口群腹地拓展的影响研究
    4.1 双边贸易扩大增强港口综合实力
        4.1.1 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增加港口货源量
        4.1.2 双边贸易发展带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4.2 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提高西南地区城市关联度
        4.2.1 双边贸易发展促进腹地城市发展水平
        4.2.2 双边贸易结构促进西南地区产业发展
    4.3 双边合作带动中国-东盟物流网络建设
5 西南港口群经济腹地拓展的实证研究
    5.1 西南港口群经济腹地的烟羽模型划分
        5.1.1 港口源强
        5.1.2 港口城市与各城市关联度
        5.1.3 港口的影响程度
        5.1.4 港口腹地划分结果
    5.2 西南港口群腹地范围变化分析
        5.2.1 北部湾港腹地范围变化
        5.2.2 湛江港腹地范围变化
6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西南港口群经济腹地拓展的建议
        6.2.1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综合实力
        6.2.2 完善集疏运体系,提高交通可达性
        6.2.3 积极拓展通道货源市场,引领南向通道发展
        6.2.4 夯实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格局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黑龙江省市域交通可达性分析[J]. 杨光辉,张冬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03)
[2]基于交费大数据的电力用户欠费风险等级研究[J]. 陈佩莉,钱毅慧,潘勤,朱云雯.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9(01)
[3]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背景下广西国际物流发展SWOT分析[J]. 何智娟.  市场论坛. 2019(01)
[4]建立钦州与中新南向通道 沿线城市物流协作机制的问题研究[J]. 邓辉.  大陆桥视野. 2019(01)
[5]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测度与分析[J]. 李星,王金波,佟继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9)
[6]基于威尔逊——断裂点模型的天津港腹地划分研究[J]. 郭弘,冯琪,姚铭.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06)
[7]山东沿海主要港口腹地的动态演化[J]. 王杰,陈卓,王爽.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5)
[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港口腹地划分研究[J]. 张璐,殷焕焕.  交通运输研究. 2017(01)
[9]长江中游港口腹地演变及港口-腹地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何丹,高鹏.  地理科学. 2016(12)
[10]基于烟羽模型的江苏港口腹地范围划分[J]. 曹琳霞,陆玉麒,马颖忆.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5)

博士论文
[1]中国外贸集装箱生成机制及港口腹地划分研究[D]. 马瑜.大连海事大学 2018
[2]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D]. 许言庆.浙江工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印尼柯氏家族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 陈伟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
[2]促进广西—东盟贸易便利化的金融措施研究[D]. 曹先明.广西大学 2016
[3]港口经济腹地划分与拓展策略研究[D]. 许小卫.集美大学 2015
[4]GIS实现下的港口腹地划分方法研究[D]. 王晓斌.大连海事大学 2015
[5]基于B-V理论的港口腹地界定研究[D]. 张正密.中国海洋大学 2013
[6]基于烟羽模型的港口交叉腹地划分研究[D]. 尚姝.大连海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67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67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2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