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拼装墩桥梁结构地震碰撞效应及减隔震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13:57
桥梁结构是社会交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一直以来都是广大科研与工程建设人员的关注焦点。传统钢筋混凝土桥梁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湿作业,施工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大量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模板;施工周期长;对既有交通和自然环境的严重影响),已愈难适应现代化工业社会对桥梁建设的需要。为加快桥梁建设以及减小施工干扰,近些年来,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快速桥梁建造技术得到广泛关注。节段拼装桥梁由于在工厂中预制生产,可以有效地控制构件质量。施工现场快速安装也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虽然前期构件制造运输等造价有所提高,但明显规避了传统现浇桥梁作业的种种弊端,后期养护维修、构件更换更为方便。然而,以往的桥梁预制节段拼装工艺主要应用于桥梁上部结构。作为桥梁主要承重构件的桥墩,仍多采用整体现浇筑的施工方式,以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与传统整体现浇墩桥梁作对比,本文探讨了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预应力约束预制节段混凝土节段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述探究预制节段拼装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三种理论分析方法:解析法、纤维单元法和集中质量塑性铰法。对各种理论分析方法的...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第一类预制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接缝连接构造细节示意图
(e) 东海大桥 (f) 杭州湾大桥图 1-3 国内外第一类节段拼装混凝土墩桥梁建造实例[4]传统整体现浇桥墩和第一类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设计都是为满足传统基于桥墩性抗震的设计目标:大震作用下桥墩具有足够的延性,结构不倒塌。然而,地震后
(e) 东海大桥 (f) 杭州湾大桥图 1-3 国内外第一类节段拼装混凝土墩桥梁建造实例[4]现浇桥墩和第一类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设计都是为满足传目标:大震作用下桥墩具有足够的延性,结构不倒塌。然伤严重,震后桥梁的修复和重建带来的经济损失异常之大梁结构修复经验,当墩柱残余偏移率大于1/60或者残余位常困难,一般都需拆除重建。类节段拼装混凝土墩桥梁的应用,国内外学者逐渐改进其段拼装混凝土桥墩——自复位节段拼装桥墩。其设计要点向荷载作用下节段间的开口,相反允许其自由张开闭合,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构造示意如图 1-4 所示,预制混凝土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发展:从结构抗震减震到震后可恢复设计[J]. 李建中,管仲国. 中国公路学报. 2017(12)
[2]干接缝节段拼装桥墩集中塑性铰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J]. 葛继平,王志强. 工程力学. 2010(08)
[3]循环荷载作用下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分析[J]. 葛继平,魏红一,王志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
本文编号:3214518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第一类预制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接缝连接构造细节示意图
(e) 东海大桥 (f) 杭州湾大桥图 1-3 国内外第一类节段拼装混凝土墩桥梁建造实例[4]传统整体现浇桥墩和第一类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设计都是为满足传统基于桥墩性抗震的设计目标:大震作用下桥墩具有足够的延性,结构不倒塌。然而,地震后
(e) 东海大桥 (f) 杭州湾大桥图 1-3 国内外第一类节段拼装混凝土墩桥梁建造实例[4]现浇桥墩和第一类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设计都是为满足传目标:大震作用下桥墩具有足够的延性,结构不倒塌。然伤严重,震后桥梁的修复和重建带来的经济损失异常之大梁结构修复经验,当墩柱残余偏移率大于1/60或者残余位常困难,一般都需拆除重建。类节段拼装混凝土墩桥梁的应用,国内外学者逐渐改进其段拼装混凝土桥墩——自复位节段拼装桥墩。其设计要点向荷载作用下节段间的开口,相反允许其自由张开闭合,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构造示意如图 1-4 所示,预制混凝土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发展:从结构抗震减震到震后可恢复设计[J]. 李建中,管仲国. 中国公路学报. 2017(12)
[2]干接缝节段拼装桥墩集中塑性铰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J]. 葛继平,王志强. 工程力学. 2010(08)
[3]循环荷载作用下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分析[J]. 葛继平,魏红一,王志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
本文编号:3214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21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