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制动工况下主动安全带对乘员安全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20:22
出现危急情况时,紧急制动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最有效的避撞方式。然而,在紧急制动不能避免碰撞的情况下,制动加速度造成的乘员坐姿变化会影响约束系统的作用效率,造成乘员损伤风险相对增加。针对乘员碰前坐姿的管理,主动安全带装置得以提出。基于此背景,本文分别建立了传统约束系统模型和配备了主动安全带的约束系统模型。对乘员在制动阶段和碰撞阶段全过程的动态响应进行一体化仿真,研究紧急制动工况下主动安全带对乘员碰前姿态和碰撞中损伤风险的影响,并对约束系统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对主动安全带技术的发展和可逆约束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归纳如下:首先,建立基于有限元人体模型(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THUMS)、主动人体模型(Active Human Model,AHM)和Hybrid III假人模型的驾驶员侧约束系统模型,并利用碰撞试验数据对约束系统模型的仿真精度进行验证。其次,以紧急制动实车试验数据为边界条件,引入主动安全带,建立集成式约束系统。对比分析了三种乘员模型在制动阶段的动态响应和有/无主动安全带对乘员离位的约束效果。然后,搭建碰前制动...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4]
由图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碰撞类型中,驾驶员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占比都超过之一,说明紧急制动措施的普遍性。同时碰撞前进行的应急措施都不可避免地导员因惯性作用产生离位,并且有研究表明,在相同碰撞速度下,碰撞前采取紧急会使乘员损伤更严重,特别是胸部[12]。并有文献[13]指出,紧急制动将显著增大正撞工况下乘员损伤。说明碰撞前乘员坐姿状态对乘员碰撞中的损伤有重要影响,在传统约束系统下乘员得不到最佳保护[14].
图 1.3 TRW 主动控制卷收器 ACR2[21]图 1.4 TRW 主动式安全带锁扣[22]Autoliv 公司也研发了类似的主动式安全带预紧装置,如图 1.5 所示,其充分利用了主动安全系统(例如雷达、摄像机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提供的一些信息。当主动安全系统检测到危险事故可能发生时,预紧装置通过收紧安全带或使安全带振动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埃孚推出新型主动控制卷收器安全带系统[J]. 汽车零部件. 2018(10)
[2]基于HybirdⅢ和THUMS人体模型的正面碰撞下前排乘员伤害研究[J]. 王剑波,张江红. 现代制造工程. 2018(10)
[3]基于LS-DYNA对安全气囊系统优化的研究[J]. 丁成,李夕亮,刘伟. 北京汽车. 2018(02)
[4]正面碰撞中安全带预紧方式对驾驶员损伤影响研究[J]. 费敬,陈可明,史爱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2)
[5]实验设计及kriging响应面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 徐兴伟,胡晓兵,武韶敏,赵清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7(01)
[6]自动紧急制动与可逆预紧安全带共同作用下乘员损伤分析[J]. 曹立波,欧阳志高,贾寓词,徐哲,张冠军. 中国机械工程. 2016(16)
[7]可逆约束系统参数匹配优化研究[J]. 曹立波,欧阳志高,徐哲,张冠军. 机械工程学报. 2016(10)
[8]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J]. 李莉,张赛,何强,胡学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8)
[9]基于降维的驾驶员侧约束系统高维目标优化[J]. 白中浩,卢静,王玉龙,费敬. 中国机械工程. 2014(11)
[10]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彭金栓,徐磊,邵毅明. 公路与汽运. 2014(01)
硕士论文
[1]适应AEB环境下的Hybrid Ⅲ 50th男性假人改进研究[D]. 贾寓词.湖南大学 2016
[2]AEB与可逆预紧安全带联合作用下乘员保护性能研究[D]. 徐哲.湖南大学 2016
[3]主动式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开发与仿真研究[D]. 齐晓明.湖南大学 2013
[4]针对多种碰撞工况的乘员约束系统构型设计方法研究[D]. 王琮.清华大学 2010
[5]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分析与优化[D]. 梁宇.沈阳工业大学 2009
[6]客车被动安全性评价及碰撞技术研究[D]. 卢强.合肥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91365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4]
由图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碰撞类型中,驾驶员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占比都超过之一,说明紧急制动措施的普遍性。同时碰撞前进行的应急措施都不可避免地导员因惯性作用产生离位,并且有研究表明,在相同碰撞速度下,碰撞前采取紧急会使乘员损伤更严重,特别是胸部[12]。并有文献[13]指出,紧急制动将显著增大正撞工况下乘员损伤。说明碰撞前乘员坐姿状态对乘员碰撞中的损伤有重要影响,在传统约束系统下乘员得不到最佳保护[14].
图 1.3 TRW 主动控制卷收器 ACR2[21]图 1.4 TRW 主动式安全带锁扣[22]Autoliv 公司也研发了类似的主动式安全带预紧装置,如图 1.5 所示,其充分利用了主动安全系统(例如雷达、摄像机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提供的一些信息。当主动安全系统检测到危险事故可能发生时,预紧装置通过收紧安全带或使安全带振动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埃孚推出新型主动控制卷收器安全带系统[J]. 汽车零部件. 2018(10)
[2]基于HybirdⅢ和THUMS人体模型的正面碰撞下前排乘员伤害研究[J]. 王剑波,张江红. 现代制造工程. 2018(10)
[3]基于LS-DYNA对安全气囊系统优化的研究[J]. 丁成,李夕亮,刘伟. 北京汽车. 2018(02)
[4]正面碰撞中安全带预紧方式对驾驶员损伤影响研究[J]. 费敬,陈可明,史爱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2)
[5]实验设计及kriging响应面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 徐兴伟,胡晓兵,武韶敏,赵清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7(01)
[6]自动紧急制动与可逆预紧安全带共同作用下乘员损伤分析[J]. 曹立波,欧阳志高,贾寓词,徐哲,张冠军. 中国机械工程. 2016(16)
[7]可逆约束系统参数匹配优化研究[J]. 曹立波,欧阳志高,徐哲,张冠军. 机械工程学报. 2016(10)
[8]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J]. 李莉,张赛,何强,胡学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8)
[9]基于降维的驾驶员侧约束系统高维目标优化[J]. 白中浩,卢静,王玉龙,费敬. 中国机械工程. 2014(11)
[10]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彭金栓,徐磊,邵毅明. 公路与汽运. 2014(01)
硕士论文
[1]适应AEB环境下的Hybrid Ⅲ 50th男性假人改进研究[D]. 贾寓词.湖南大学 2016
[2]AEB与可逆预紧安全带联合作用下乘员保护性能研究[D]. 徐哲.湖南大学 2016
[3]主动式安全带预紧装置的开发与仿真研究[D]. 齐晓明.湖南大学 2013
[4]针对多种碰撞工况的乘员约束系统构型设计方法研究[D]. 王琮.清华大学 2010
[5]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分析与优化[D]. 梁宇.沈阳工业大学 2009
[6]客车被动安全性评价及碰撞技术研究[D]. 卢强.合肥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91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29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