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设计研究 ——以伊宁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8 19:49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好的生活环境和出行便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居民出行的便利以及安全问题尤为迫切。近几年来,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加强,“绿色出行,享受绿色生活”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主旋律,人们对建设城市慢行交通又兼具城市生态景观走廊、健身,步行,休闲等功能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本文对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首先研究了慢行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发展现状,在城市慢行交通理论基础上,以伊宁市为例,对现状慢行交通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慢行交通量预测;计算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最小宽度,进而指导道路横断面设计。从路网规划、交通设施规划、街道空间规划、道路材质规划四个方面对城市慢行交通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慢行交通路网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步行路网和自行车路网的分区分级和网络等。根据城市慢行交通设施类别,研究了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慢行过街设施、自行车停车、公共自行车租赁、换乘点设施的规划和设计要求。建立基于步行街、小巷道、微公园、公共广场以...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设计研究 ——以伊宁市为例


TOD模型(图片来源:百度)

技术路线图,论文,技术路线,建筑科技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区域图,自行车,街道,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7图2-1居住街道慢行区域(图片来源:书籍资料慢行系统步道与自行车道设计)②步行专区步行专区基本上都要求完全限制或禁止车辆进入[27]。步行专区一般分为四种:改建的步行专区——仅限步行的封闭街道;广唱—封闭的街区或城市区域,但穿过主要区域的道路仍然允许车辆通行。连续道路——更加分散,且路口是封闭的;异位人行道——人行道没有建立在常用路旁步道位置上,相反利用了巷道。步行区域在某些城市区域发挥了最佳作用。这些区域往往包括众多办公室及商店,使用机动车极为不便,有时机动交通已经转移到毗邻道路,因此具有大量步行活动。步行区域允许应急车辆进入或货车进入装卸货物(经常限制在凌晨)。区域内保留的低速干路可以允许公共交通。大多数情况下,步行专区是可允许自行车通行[28]。此外,步行区周围可能需要增建停车空间来弥补被占用的机动车空间。步行专区的优势有:为自由步行活动和步行安全创造最佳条件;减少步行拥堵,增加零售活动通道,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噪音污染;提高商业区经济效益,有助于提升零售商品的竞争力以及业绩。步行专区的主要缺点:产生交通问题;商业活动结束后出现无人状态,某些封闭路段禁止自行车通行,减少了可用的停车空间。③共享区域共享区域在大多数时候指居民区街道或居民和行人优先的零售商业活动区域,其中机动车辆的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机动车辆包括服务车辆可进入该区,但必须给行人让路。行人不得阻碍机动车辆通行,人行道和车道之间无界限[29]。车道实际上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树木、灌木和街道设施、道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及分级标准研究[J]. 宫晓刚,刘春荣.  交通运输研究. 2018(02)
[2]财政分权、制度质量与城市蔓延——来自长江经济带的例证[J]. 李强,左静娴.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9)
[3]关于优化慢行交通策略的研究——以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J]. 李旺,朱加喜,吴超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24)
[4]历史街区行人交通特性研究[J]. 王秋平,张译,孙皓.  公路工程. 2016(06)
[5]慢行交通与公交一体化的换乘停车场规划研究[J]. 王茁,余坤.  交通科技. 2016(06)
[6]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J]. 滕爱兵,韩竹斌,李旭宏,费锦凤,安明娟.  城市交通. 2016(05)
[7]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第1193号[J].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6(08)
[8]宜居社区自行车规划设计要点及其应用[J]. 张涛.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6(01)
[9]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综述及其应用[J]. 申婵,刘明林.  中国市政工程. 2015(04)
[10]宁波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 瞿绪方.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4(04)

硕士论文
[1]绿色交通理念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D]. 闫见英.浙江海洋大学 2017
[2]特大城市绿色交通的评价及对策研究[D]. 张喆.天津工业大学 2017
[3]交叉口停靠站条件下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D]. 张龙.长安大学 2015
[4]考虑非机动车影响的公交停靠特性分析与仿真评价研究[D]. 王欢.北京交通大学 2015
[5]带状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 张楠.兰州交通大学 2015
[6]站点处非机动车对公交车辆停靠过程影响分析[D]. 韩志玲.郑州大学 2015
[7]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的规划研究[D]. 马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8]山地城市交通分区技术政策研究[D]. 刘西洋.重庆交通大学 2014
[9]寒地城市滨水区慢行系统规划研究[D]. 崔彦权.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10]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D]. 高云娥.长安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08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08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0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