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自行车分区调度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公共自行车分区调度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膨胀使得城市的发展规模正在逐步扩大,由此带来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绿化减少等问题。随着人们绿色出行理念深入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全球很多城市开始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公共自行车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绿色安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交通方式,也使得居民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例如,中国某市已建有近3千个公共租赁点,投放近7万辆自行车,日均借车量达十万人次。可以预见的是,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继续发展和推广还会进一步刺激居民的公共自行车使用量。但是随着居民认可度的提高和出行需求的增加,公共自行车系统中的许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目前,公共自行车系统缺乏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调度模式来高效地完成自行车的调度任务。当某一租赁点出行自行车溢出或者短缺的情况时,现有的调度模式采取的是巡逻式和指派式调度策略,这种调度模式不仅低效,而且具有较高的突发性和随机性。除此之外,目前调度区域的划分也存在较大问题。在进行布点和区域划分时只能依靠对城市土地性质的判断和主观经验来决定。各调度区之间的调度往来比较频繁,而且每个调度区内路径的规划也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本文在总结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调度分区不合理以及区域内的车辆调度路线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实际上,每个租赁点之间都存在有两种关系:空间距离上的关系与两者间车辆的借还关系。因此,本文把这两种关系相结合作为表示租赁点之间相似程度的数据,建立一种新型分区调度模型,并计算每个调度区之间的联系程度。然后以最小运输成本与最大居民满意度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惩罚函数约束时间窗机制的调度路径规划模型。最后,本文获得了杭某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多年运营数据,分别对所两个模型进行了实验。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 借还关系 调度区域划分 耦合度 惩罚函数 时间窗 路径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225;TP301.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背景与意义9-11
- 1.2 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实践11-13
- 1.2.1 国外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11-12
- 1.2.2 国内公共自行车发展12-13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13-15
- 1.3.1 公共自行车系统功能特性研究13-14
- 1.3.2 站点选址规划理论研究14
- 1.3.3 调度区域划分理论研究14-15
- 1.3.4 智能调度理论研究15
- 1.4 本文组织结构与主要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公共自行车系统整体分析17-30
- 2.1 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组成17-19
- 2.1.1 概述17
- 2.1.2 公共自行车系统硬件设施17-19
- 2.1.3 公共自行车系统信息管理19
- 2.2 公共自行车系统功能目标分析19-25
- 2.2.1 居民出行需求分析20-21
- 2.2.2 借还需求分析21-23
- 2.2.3 调度需求分析23-25
- 2.3 公共自行车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5-26
- 2.4 公共自行车系统中分区调度模型设计26-29
- 2.4.1 公共自行车分区调度模型设计原则27
- 2.4.2 公共自行车分区调度模型设计目标27-28
- 2.4.3 公共自行车分区调度模型结构设计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公共自行车分区调度模型研究分析30-46
- 3.1 公共自行车调度区域划分模型研究30-39
- 3.1.1 调度区域划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30-31
- 3.1.2 调度区域划分算法研究31-35
- 3.1.3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区域划分问题描述35-36
- 3.1.4 公共自行车调度区域划分模型参数定义36-38
- 3.1.5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相似度矩阵38-39
- 3.2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度路径规划模型研究39-45
- 3.2.1 车辆调度路线规划问题分析39
- 3.2.2 调度路线规划算法研究39-43
- 3.2.3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度路径规划问题数学描述及参数定义43-44
- 3.2.4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度路径规划模型44-45
- 3.3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调度区域划分实验分析46-53
- 4.1 实验对象-某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简介46-47
- 4.2 实验过程47-52
- 4.2.1 数据采集与处理47-49
- 4.2.2 构建相似度矩阵49-50
- 4.2.3 调度区域划分结果50-52
- 4.3 本章小结52-53
- 第五章 调度路径规划实验分析53-58
- 5.1 某市公共自行车调度现状介绍53
- 5.2 实验分析53-57
- 5.2.1 数据整理54-55
- 5.2.2 求解结果55-56
- 5.2.3 与现有调度模式对比56-57
- 5.3 本章小结57-5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8-60
- 6.1 工作总结58
- 6.2 展望58-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6
- 附录66-68
- 详细摘要68-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庭,李艳林;自行车出行又回到巴黎[J];北京规划建设;2002年03期
2 李惠杰,朱敏,邹南昌;对天津市区自行车交通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市政工程;2002年03期
3 李琼星,汤照照;大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利弊与方向[J];中南公路工程;2003年01期
4 ;应鼓励发展自行车交通——自行车交通的七条优势[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01期
5 肖秀芝;行车中如何预防与自行车碰撞[J];交通与运输;2003年05期
6 褚琴,高永,张鑫;大城市自行车交通合理化浅析[J];城市交通;2004年02期
7 李振福;天津自行车交通文化环境分析[J];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04期
8 李娟;罗霞;曹锦;;城市自行车交通转移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王勇强;宋国军;;中小城市自行车交通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11期
10 黄蕾;;小自行车亭化解城市宿疾[J];中国科技财富;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英华;徐绍伟;张国堂;周士琪;;自行车交通事故伤186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2 石晓凤;魏薇;;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与使用调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潘昭宇;李先;李伟;;北京步行、自行车交通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姜英华;徐绍伟;张国堂;周士琪;;自行车交通事故伤分析186例[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傅彦;程坦;周涛;;自行车交通系统在重庆主城区的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践[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瑜;刘杰;;自行车交通——详细规划层面上的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7 谭晓琳;;基于低碳城镇化的密云旅游自行车租赁点规划[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8 彭庆艳;;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自行车系统规划[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9 郑景轩;;深圳构建和谐友好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发展策略[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10 陈海明;;自行车交通优先的大城市交通多样化格局——弹性城市价值取向下的思考过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珊;瑞典大力发展自行车交通[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李刚殷;杭州:政府免费借给你自行车[N];工人日报;2008年
3 王英斌;韩国奖励国民骑自行车[N];中国社会报;2008年
4 邓国芳;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昨试运行[N];杭州日报;2008年
5 邓国芳;为什么说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是免费的?[N];杭州日报;2008年
6 陈永江;让我们骑上自行车追赶“时尚”[N];辽宁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顾克非;公共自行车租借“冰火两重天”[N];消费日报;2009年
8 叶云邋徐文潇;杭州将改进公共自行车系统[N];中国旅游报;2008年
9 曲飞;免费公共自行车,贵在坚持[N];中国交通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史晓菲;多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渐成鸡肋[N];消费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程;路段混合自行车交通运行特性与风险评估[D];吉林大学;2016年
2 冯天军;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婷;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罗峗;城市公共自行车选择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李咏春;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城市居民自行车出行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欧阳霜平;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公共自行车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5 唐蓓;城市公共自行车造型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6 焦云涛;公共自行车借还特性分析及调度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刘梦丽;公共自行车系统使用者满意度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D];江苏大学;2016年
8 姜超;基于人本化分析的北京慢行空间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9 唐根六;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10 李续扬;公共自行车系统车辆调配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公共自行车分区调度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