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公路风吹雪致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21:23
新疆地区冬季降雪量大,丰富的雪源和起伏的地形为风吹雪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导致新疆的交通运输行业每年冬天都遭受严重的雪灾影响。近年来,随着新疆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建设者为进一步防治公路雪灾,保障冬季交通运输安全,不断加强了对风吹雪的研究力度,其致灾机理、灾害类型、对道路的影响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等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随着风雪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除了风、雪等自然因素之外,公路本身也是造成风雪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于此,我们提出了“标本兼治,以本为主”的原则,持续加强对风雪致灾机理的研究,不断完善风雪灾害防治技术,以便最低程度降低风雪灾害对公路造成的影响。本文借京新高速(G7)巴里坤至木垒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为契机,在对风吹雪形成机理、运动形式、雪害类型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塔城地区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巴里坤县境内G7(省道303)巴里坤至木垒高速公路等两个新疆典型风雪灾害区域道路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风速、盛行风向、降雪量等方面的调查,充分分析两条公路区域内风吹雪的致灾机理,并结合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防风雪防治工程及其实践效益,对巴里坤至木垒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风吹雪现象
第二章风吹雪基本理论9图2-2暴风雪表2-1风吹雪的分类名称分类、定义降雪有无飞雪运动形态风吹雪低吹雪积雪表面雪粒子在风力的作用下跳跃、移动的现象低地吹雪吹雪高度低于实现高度无蠕动、滑动、跳跃高地吹雪吹雪高度高于实现高度无蠕动、滑动、跳跃、浮游高吹雪降雪的同时、强风吹动地表的积雪漫天飞舞,能见度降低有蠕动、滑动、跳跃、浮游暴风雪大量的雪被强风卷着随风运行,一般伴有降雪,水平能见度小于1km有蠕动、滑动、跳跃、浮游2.4公路风吹雪灾害成因及危害形式风吹雪在公路上的堆积主要有以下几各类型:1.背风堆积:从山坡上吹下来的风吹雪,在进入到公路上边坡坡顶后,受到气流急剧扩散的影响,从而产生涡旋并减速,致使雪粒在边坡上沉积,一般是通过雪包或者雪檐的形式来向前推进。2.迎风堆积:从山坡上吹下来的风吹雪,在进入公路路基路台后,受到气流急剧扩散的影响,从而产生涡旋并减速,致使雪粒在迎风一侧的路肩上沉积,并慢慢向路基全宽延伸。3.绕流堆积:当公路线型绕山区丘陵转弯时,雪粒随风沿公路方向运行,受内侧水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平涡旋影响,风速减弱,致使雪粒堆积。风速减弱受弯道半径影响,一般弯道半径越小,风速减弱就越快,产生的积雪也就越严重。4.辐射堆积:从山谷进入开阔平地的风吹雪雪粒,受到辐射减速的影响,雪粒也会产生一定的沉积。5.屏障堆积:当风吹雪遇到障碍物时,例如路堤、山丘等,则在障碍物前后一定范围内均会出现减速区域,一般在前、后坡脚处速度降至最低。在减速区域内,当风速低于风吹雪起动风速时,便会不同程度的产生雪粒的沉积,一般都是在前后坡脚处沉积最为严重[10]。不同的堆积类型会对公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新疆区域内,其主要的危害形势主要分为两种:1.风雪流强烈时,降低能见度,有时能见度极差(图2-3),形成视程障碍,影响驾驶员视线,通行条件恶劣,极易发生行车事故;图2-3路面能见度低2.被风雪流搬运的雪粒在风速减弱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吹积雪(图2-4),厚度很大的吹积雪则可阻断交通,埋没车辆,造成雪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筑屋盖表面及其周围积雪分布研究[J]. 徐枫,周高照,肖仪清,欧进萍. 振动与冲击. 2018(13)
[2]风吹雪灾害区道路积雪防治研究[J]. 王廷亮.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2)
[3]京新高速公路巴木段风吹雪防治措施探讨[J]. 周豫新.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7(08)
[4]风吹雪的日子[J]. 王红娟. 中国公路. 2017(06)
[5]风吹雪雪害地方标准预防性措施在工程中的应用[J]. 彭国冬,张少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01)
[6]铁路风吹雪灾害防治原理及技术研究[J]. 何尚海.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6(12)
[7]雪崩的形成机理研究[J]. 汶林科,向灵芝,蔡毅,苏凤环,严字忠. 山地学报. 2016(01)
[8]基于新疆风吹雪区域合理断面形式设计的探讨[J]. 刘海平,陈晓光. 电大理工. 2015(02)
[9]新疆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风雪灾害特征研究[J]. 罗新文. 铁道标准设计. 2014(10)
[10]Role of blowing snow in snow processes in Qilian Mountainous region[J]. HongYi Li,Jian Wang,XiaoHua Hao.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4(02)
博士论文
[1]公路挡雪墙防风阻雪作用机制研究[D]. 赵国平.北京林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风吹雪灾害试验与路基断面型式研究[D]. 张海峰.兰州大学 2009
[2]公路风吹雪的成因机理分析[D]. 王显祎.东北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48524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风吹雪现象
第二章风吹雪基本理论9图2-2暴风雪表2-1风吹雪的分类名称分类、定义降雪有无飞雪运动形态风吹雪低吹雪积雪表面雪粒子在风力的作用下跳跃、移动的现象低地吹雪吹雪高度低于实现高度无蠕动、滑动、跳跃高地吹雪吹雪高度高于实现高度无蠕动、滑动、跳跃、浮游高吹雪降雪的同时、强风吹动地表的积雪漫天飞舞,能见度降低有蠕动、滑动、跳跃、浮游暴风雪大量的雪被强风卷着随风运行,一般伴有降雪,水平能见度小于1km有蠕动、滑动、跳跃、浮游2.4公路风吹雪灾害成因及危害形式风吹雪在公路上的堆积主要有以下几各类型:1.背风堆积:从山坡上吹下来的风吹雪,在进入到公路上边坡坡顶后,受到气流急剧扩散的影响,从而产生涡旋并减速,致使雪粒在边坡上沉积,一般是通过雪包或者雪檐的形式来向前推进。2.迎风堆积:从山坡上吹下来的风吹雪,在进入公路路基路台后,受到气流急剧扩散的影响,从而产生涡旋并减速,致使雪粒在迎风一侧的路肩上沉积,并慢慢向路基全宽延伸。3.绕流堆积:当公路线型绕山区丘陵转弯时,雪粒随风沿公路方向运行,受内侧水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平涡旋影响,风速减弱,致使雪粒堆积。风速减弱受弯道半径影响,一般弯道半径越小,风速减弱就越快,产生的积雪也就越严重。4.辐射堆积:从山谷进入开阔平地的风吹雪雪粒,受到辐射减速的影响,雪粒也会产生一定的沉积。5.屏障堆积:当风吹雪遇到障碍物时,例如路堤、山丘等,则在障碍物前后一定范围内均会出现减速区域,一般在前、后坡脚处速度降至最低。在减速区域内,当风速低于风吹雪起动风速时,便会不同程度的产生雪粒的沉积,一般都是在前后坡脚处沉积最为严重[10]。不同的堆积类型会对公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新疆区域内,其主要的危害形势主要分为两种:1.风雪流强烈时,降低能见度,有时能见度极差(图2-3),形成视程障碍,影响驾驶员视线,通行条件恶劣,极易发生行车事故;图2-3路面能见度低2.被风雪流搬运的雪粒在风速减弱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吹积雪(图2-4),厚度很大的吹积雪则可阻断交通,埋没车辆,造成雪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筑屋盖表面及其周围积雪分布研究[J]. 徐枫,周高照,肖仪清,欧进萍. 振动与冲击. 2018(13)
[2]风吹雪灾害区道路积雪防治研究[J]. 王廷亮.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2)
[3]京新高速公路巴木段风吹雪防治措施探讨[J]. 周豫新.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7(08)
[4]风吹雪的日子[J]. 王红娟. 中国公路. 2017(06)
[5]风吹雪雪害地方标准预防性措施在工程中的应用[J]. 彭国冬,张少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01)
[6]铁路风吹雪灾害防治原理及技术研究[J]. 何尚海.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6(12)
[7]雪崩的形成机理研究[J]. 汶林科,向灵芝,蔡毅,苏凤环,严字忠. 山地学报. 2016(01)
[8]基于新疆风吹雪区域合理断面形式设计的探讨[J]. 刘海平,陈晓光. 电大理工. 2015(02)
[9]新疆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风雪灾害特征研究[J]. 罗新文. 铁道标准设计. 2014(10)
[10]Role of blowing snow in snow processes in Qilian Mountainous region[J]. HongYi Li,Jian Wang,XiaoHua Hao.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4(02)
博士论文
[1]公路挡雪墙防风阻雪作用机制研究[D]. 赵国平.北京林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风吹雪灾害试验与路基断面型式研究[D]. 张海峰.兰州大学 2009
[2]公路风吹雪的成因机理分析[D]. 王显祎.东北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48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4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