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停车治理利益主体博弈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15:52
  路内停车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相比路外停车场停车更便利。为了更好的管理路内停车场,发挥路内停车场的资源优势,越来越多的停车场管理者开始与停车场运营者合作。本文将解决当前路内停车场管理者和运营者合作模式混乱、缺乏对城市停车治理利益相关者主体进行研究的问题,为我国城市停车治理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支撑。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城市停车治理中的主体进行分析,确定了城市停车治理中不同利益主体的角色。在当前城市停车治理中,管理者和运营者仍是主要角色,对当前管理者和运营者在路内停车治理领域的合作模式总结为三种,对不同的合作模式下管理者和运营者的角色、实际案例和合作过程进行了研究。本文为了研究管理者和运营者在两方博弈过程中博弈行为,分别基于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消费者剩余理论和生产者剩余理论等针对承包运营模式、购买服务模式和PPP模式构建了管理者和运营者的两方博弈模型,基于博弈均衡点、激励比例、特许经营期等因素对管理者和运营者的博弈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停车需求者的选择是决定停车收入的主要因素,考虑了停车价格、停车时间等因素对停车需求者的停车选择的影响构建了二项Logit模型。随后基...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停车治理利益主体博弈模型研究


技术路线图

模式图,管理主体,模式,管理者


图5-1对价格调整前后管理主体和运营主体的收益进行了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运营者在价格调整前后收益变化明显,呈倍数变化。而管理者收益变化较小,对收益的提高不足原来的一半。5.5.2 购买服务模式下收益计算

模式图,管理者,管理主体,模式


图5-2对价格调整前后管理者和运营者的收益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价格调整前管理者收益为负数,价格调整后管理者收益为正数,价格调整对管理者收益影响较大。在价格调整后,运营者收益也有上涨,但不如管理者收益变化大。5.5.3 BOT模式下收益计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态停车预约收费条件下的出行行为选择研究[J]. 贺康康,任刚.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0(01)
[2]基于人口热力图的城市公共停车场需求计算——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J]. 席芳,刘景华,彭佐康.  交通与港航. 2020 (01)
[3]基于演化博弈的公共交通、共享汽车与私家车的博弈分析[J]. 肖海燕.  运筹与管理. 2019(08)
[4]基于强化协作博弈方法的双车道混合交通流特性[J]. 郭静秋,方守恩,曲小波,王亦兵,刘洋泽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5]基于多因素影响的停车选择行为时间价值研究[J]. 胡小海,杨亚璪,张礼平.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9(04)
[6]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组合证券化研究[J]. 许林,唐清澜.  金融发展研究. 2019(04)
[7]双车道自动-手动驾驶汽车混合交通流博弈模型及其仿真[J]. 魏修建,胡荣鑫,苏航,张晓妮,柴华.  系统工程. 2018(11)
[8]2018云停车市场发展风云录[J]. 丁兆威.  中国公共安全. 2018(10)
[9]协同路外停车费率的路内停车定价模型[J]. 李进龙,罗霞,张年,翟鹏飞.  城市交通. 2018(05)
[10]基于停车许可证的路外公共停车设施最优收费定价:基础模型及其扩展[J]. 王鹏飞,关宏志.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9)

硕士论文
[1]基于停车收费差异可接受阈值的城市商圈路内外停车定价研究[D]. 王亭.长安大学 2018
[2]哈尔滨市停车系统发展对策研究[D]. 王翊.黑龙江大学 2018
[3]路内停车特征及停车收费博弈过程研究[D]. 陈智娟.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特许经营的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琪.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成本对比研究[D]. 陈艳玲.南京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83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83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