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典型高铁路基蠕滑特性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20:17
  以某高速铁路蠕滑路基工程为依托,首先从工程的自然地理条件出发,综合现场监测、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探讨了路基发生蠕滑的机理。然后以安全、有效、快速整治运营高铁路基蠕滑病害为目标,基于现场勘测数据,结合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路基蠕滑发育的空间特性及蠕滑体下滑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次提出了拱弦式耦合抗滑结构。其次,通过开展多工况模型试验分析了新型耦合结构的力学特性,确定了结构的最优布桩方式;基于最优的布桩方式,采用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新型结构耦合效应的形成机制,探讨了影响结构耦合效果的因素及相应的影响规律。再次,基于群桩计算的“弹性地基梁法”,考虑桩-土效应对抗滑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最后,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应用于蠕滑路基整治中,计算了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的长期沉降,结果表明使用该结构加固的路基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现场调研、监测结果,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分析手段分析了路基蠕滑区周界、蠕滑方向、蠕滑成因及变形发展阶段,探讨了路基蠕滑的机理。(2)采用模型试验手段对蠕滑体的空间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并以现场勘... 

【文章来源】: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典型高铁路基蠕滑特性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研究


路基开裂Fig.1.1Crackingofsubgrade

垫石,桥台,明洞,支座


桥台支座垫石开裂Fig.1.2Crackingofsupportingpadstone

实例图,路基边坡,实例,滑体


第一章 绪论1.3 滑体空间效应研究现状卢坤林收集了 522 个失稳边坡案例,对滑体长高比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 82.4%的滑体长高比介于 0.5~5.0 之间,无论是天然边坡还是人工边坡,其横向失稳的长度并非为无限长,呈现出典型的三维空间效应;即中部滑体深度最大,向两侧滑体深度逐渐减小,典型的如图 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斜插桩板墙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研究[J]. 屈俊童,胡文斌.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2]斜插式桩板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字晓雷,屈俊童,段自侠,张智聪.  路基工程. 2019(01)
[3]抗滑桩-加筋土挡墙组合支挡结构开发[J]. 曹文昭,郑俊杰,薛鹏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4]考虑土拱效应的斜插式桩板墙合理板间距研究[J]. 屈俊童,吴绍山,许展峰,陈慧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6)
[5]横向荷载下椅式桩板墙模型试验研究[J]. 白皓,杨智翔,梁栋,苏谦.  工业建筑. 2018(09)
[6]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桩间距研究[J]. 彭瑜,陈洪凯.  水利水电技术. 2018(06)
[7]复合式梯键结构的抗滑机理及加固效果研究[J]. 王羽,王富强,赵波,杨军.  公路工程. 2017(06)
[8]h型抗滑桩滑坡治理中的变形特性及内力研究[J]. 罗勇,姜波,李春峰,曾耀.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06)
[9]运营前后高速铁路短间距路涵过渡段振动特性测试研究[J]. 屈畅姿,魏丽敏,王永和,何群.  铁道学报. 2017(10)
[10]预应力锚索对微型桩结构抗滑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胡田飞,朱本珍,刘建坤,郑静,梁龙龙.  中国铁道科学. 2017(03)

博士论文
[1]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参数反求与过渡段优化设计研究[D]. 唐东峰.湘潭大学 2016
[2]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结构—路基动力相互作用及累积沉降研究[D]. 蒋红光.浙江大学 2014
[3]弧形间隔排桩+桩顶连系梁空间抗滑结构研究[D]. 张志伟.西南交通大学 2014
[4]椅式桩板墙受力机制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白皓.西南交通大学 2013
[5]h型抗滑桩力学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欧明喜.重庆大学 2012
[6]h型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王羽.成都理工大学 2011
[7]拱形抗滑桩墙结构体系工作性能试验研究[D]. 王辉.长安大学 2011
[8]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受力机理与防腐性研究[D]. 王唤龙.西南交通大学 2011
[9]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D]. 王树丰.长安大学 2010
[10]滑坡微型桩防治技术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D]. 闫金凯.长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350km/h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基床结构设计技术探讨[D]. 田地.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新型复合式梯键抗滑结构研究[D]. 王富强.重庆交通大学 2017
[3]抗滑桩—拱形系板—挡土墙组合结构治理滑坡计算方法研究[D]. 李星.西南交通大学 2017
[4]闽西北山区公路滑坡灾害成因分析和防治策略研究[D]. 俞椿辉.福建农林大学 2017
[5]赣北地区红色砂泥岩滑坡滑动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 高其泽.华东交通大学 2016
[6]系梁型抗滑桩加固滑坡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D]. 朱永波.西南交通大学 2016
[7]“品”字型抗滑桩的数值模拟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 王天.兰州理工大学 2015
[8]微型桩—锚组合新结构的抗滑机理研究[D]. 胡田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
[9]基于FLAC3D耦合式抗滑桩作用机理研究[D]. 孔祥营.华东交通大学 2013
[10]拱形双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配计算及其工程应用[D]. 王在军.中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43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543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