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施工监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17:28
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是在连续梁的基础上,结合钢桁架的受力特点发展的新桥型。本文以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界临特大桥跨泉河(45+75+172+75+45)m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为工程背景,将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施工监控技术与BIM技术的结合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施工监控仿真分析针对本工程背景桥梁,阐述工程概况,制定施工监控内容,采用Midas/Civil2015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分析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变形和应力情况,提取施工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挠度和应力信息。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设计院设计值吻合且符合规范要求。(2)施工监控管理模块建设选择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作为将桥梁施工监控与BIM技术结合的切入点,制定施工监控管理模块功能需求,拟定设计思路。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环境,利用Access 2010数据库,采用C#语言对Autodesk Revit 2016 BIM软件二次开发,建设基于BIM的信息化管理模块。制定由数据采集层、数据访问层、功能逻辑层和表示层构成的四层整体架构,并确定架构之间的实现流程。根据功能划分制定由工程概况...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桥整体结构布置图(单位:m)
CS64:张拉 20’#纵向预应力钢束CS65:架设钢桁安装支架CS66:安装钢桁架结构CS67:成桥CS68:二期恒载完成CS69:三年收缩徐变完成其桥梁整体施工节段编号标注见图 2-6 所示。图 2-6 桥梁整体施工节段编号标注(7)全桥 Midas/Civil 模型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45+75+172+75+45) m 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模型节点共划分 285 个节点和 367 个单元,其中主梁、钢桁架均采用梁单元模拟。Midas/Civil 有限元计算模型见图 2-7 所示。
图 2-8 主梁成桥理论标高(2)钢桁架安装高程本工程背景桥梁钢桁架部分由左、右两片桁架组成,面向大里程方向位于桥梁中线左侧部分钢桁架称左侧钢桁架,位于桥梁中线右侧部分钢桁架称右侧钢桁架,设计值设计院提供,安装值为设计值预加后期施工阶段产生的变形量,其中 X、Y、Z 分别表示每个节点处的三维坐标值。①左侧钢桁架三维坐标安装高程表见表 2-3、2-4、2-5 所示。表 2-3 左侧钢桁架 X 坐标安装高程表构件标号 节点位置X 设计值/m钢桁架安装完成/mm二期恒载/mm十年收缩徐变/mmX 安装值/mZSG1 B 东上角 506.419 0.120 9.989 44.891 506.364ZSG2 B 东上角 506.419 0.368 11.970 43.930 506.362ZSG3 B 东上角 506.419 0.621 13.357 41.941 506.363ZSG4 B 东上角 506.419 0.679 13.199 38.756 506.366ZSG5 B 东上角 506.419 0.535 10.890 33.751 506.373ZSG6 B 东上角 506.419 0.314 8.102 28.479 506.382ZSG7 B 东上角 506.419 0.053 4.952 22.858 506.39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IM技术在桥梁施工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 陈晓飞,余郁,薛玉波,范剑才. 价值工程. 2019(01)
[2]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及新型纵向约束体系设计[J]. 张雷,张上,季伟强. 桥梁建设. 2018(05)
[3]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上承式钢拱桥施工监控[J]. 吴思承. 四川建材. 2018(09)
[4]大跨铁路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预拱度设置研究[J]. 季伟强. 高速铁路技术. 2018(02)
[5]银西高铁大跨连续刚构加劲钢桁组合结构设计[J]. 罗红枝. 铁道标准设计. 2017(11)
[6]BIM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 高晶晶,邹俊桢,张金钥. 西部交通科技. 2016(01)
[7]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J]. 钱枫. 铁道标准设计. 2015(12)
[8]连续梁—桁组合结构几项关键参数的选取[J]. 贾超锋. 铁道建筑. 2015(06)
[9]梁桁组合结构在客运专线桥梁中的应用分析[J]. 康炜. 铁道标准设计. 2013(06)
[10]大西客运专线晋陕黄河特大桥主桥结构设计分析[J]. 康炜. 铁道标准设计. 2011(S1)
硕士论文
[1]昌邑某连续梁桥结构分析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 高翔.山东大学 2018
[2]基于BIM技术的钢桁拱施工监控可视化研究[D]. 何欣.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基于BIM的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监控研究[D]. 唐清东.西南交通大学 2017
[4]基于BIM的特大悬索桥施工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D]. 张亚婷.重庆大学 2016
[5]高铁大跨度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梁研究[D]. 龙亮.西南交通大学 2015
[6]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研究[D]. 汪彬.东南大学 2015
[7]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D]. 孔君.北京交通大学 2014
[8]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研究[D]. 赵灵敏.山东建筑大学 2014
[9]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洪磊.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58662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桥整体结构布置图(单位:m)
CS64:张拉 20’#纵向预应力钢束CS65:架设钢桁安装支架CS66:安装钢桁架结构CS67:成桥CS68:二期恒载完成CS69:三年收缩徐变完成其桥梁整体施工节段编号标注见图 2-6 所示。图 2-6 桥梁整体施工节段编号标注(7)全桥 Midas/Civil 模型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45+75+172+75+45) m 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模型节点共划分 285 个节点和 367 个单元,其中主梁、钢桁架均采用梁单元模拟。Midas/Civil 有限元计算模型见图 2-7 所示。
图 2-8 主梁成桥理论标高(2)钢桁架安装高程本工程背景桥梁钢桁架部分由左、右两片桁架组成,面向大里程方向位于桥梁中线左侧部分钢桁架称左侧钢桁架,位于桥梁中线右侧部分钢桁架称右侧钢桁架,设计值设计院提供,安装值为设计值预加后期施工阶段产生的变形量,其中 X、Y、Z 分别表示每个节点处的三维坐标值。①左侧钢桁架三维坐标安装高程表见表 2-3、2-4、2-5 所示。表 2-3 左侧钢桁架 X 坐标安装高程表构件标号 节点位置X 设计值/m钢桁架安装完成/mm二期恒载/mm十年收缩徐变/mmX 安装值/mZSG1 B 东上角 506.419 0.120 9.989 44.891 506.364ZSG2 B 东上角 506.419 0.368 11.970 43.930 506.362ZSG3 B 东上角 506.419 0.621 13.357 41.941 506.363ZSG4 B 东上角 506.419 0.679 13.199 38.756 506.366ZSG5 B 东上角 506.419 0.535 10.890 33.751 506.373ZSG6 B 东上角 506.419 0.314 8.102 28.479 506.382ZSG7 B 东上角 506.419 0.053 4.952 22.858 506.39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IM技术在桥梁施工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 陈晓飞,余郁,薛玉波,范剑才. 价值工程. 2019(01)
[2]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及新型纵向约束体系设计[J]. 张雷,张上,季伟强. 桥梁建设. 2018(05)
[3]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上承式钢拱桥施工监控[J]. 吴思承. 四川建材. 2018(09)
[4]大跨铁路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预拱度设置研究[J]. 季伟强. 高速铁路技术. 2018(02)
[5]银西高铁大跨连续刚构加劲钢桁组合结构设计[J]. 罗红枝. 铁道标准设计. 2017(11)
[6]BIM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 高晶晶,邹俊桢,张金钥. 西部交通科技. 2016(01)
[7]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J]. 钱枫. 铁道标准设计. 2015(12)
[8]连续梁—桁组合结构几项关键参数的选取[J]. 贾超锋. 铁道建筑. 2015(06)
[9]梁桁组合结构在客运专线桥梁中的应用分析[J]. 康炜. 铁道标准设计. 2013(06)
[10]大西客运专线晋陕黄河特大桥主桥结构设计分析[J]. 康炜. 铁道标准设计. 2011(S1)
硕士论文
[1]昌邑某连续梁桥结构分析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 高翔.山东大学 2018
[2]基于BIM技术的钢桁拱施工监控可视化研究[D]. 何欣.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基于BIM的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监控研究[D]. 唐清东.西南交通大学 2017
[4]基于BIM的特大悬索桥施工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D]. 张亚婷.重庆大学 2016
[5]高铁大跨度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梁研究[D]. 龙亮.西南交通大学 2015
[6]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研究[D]. 汪彬.东南大学 2015
[7]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D]. 孔君.北京交通大学 2014
[8]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研究[D]. 赵灵敏.山东建筑大学 2014
[9]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洪磊.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58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55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