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10 18:4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被开挖出来,并由此引发了隧道涌水、漏水等一系列问题。在岩溶地区由于土层浅薄、地下岩溶裂隙管道等发育,因此地下水循环系统更加复杂和脆弱。隧道开挖所引起的隧道涌水和漏水,可能对脆弱的岩溶地下水循环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造成上部地表水干涸,从而影响上覆植被的生长和发育。中梁山位于重庆市主城西部,属典型的岩溶槽谷地貌;自1999年以来,中梁山陆续修建了多条隧道,其中在中梁山北部的龙凤槽谷(隧道影响区),密集修建了3条隧道;而在中梁山南部的龙车槽谷(无隧道影响区),并没有修建隧道。隧道开挖导致的隧道涌水和漏水使得龙凤槽谷内部泉水干涸,水田转为旱地,当地居民生活用水需要从山下抽水,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在中梁山岩溶槽谷区,由于地下水开采和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水干涸,可能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而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植物水分来源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一个地区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体现。因此系统研究岩溶槽谷地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对岩溶槽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四种典型植物白蜡树、橘子树、金佛山荚蒾和多叶勾儿茶为研...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水分来源研究现状
        1.2.2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现状
        1.2.3 隧道修建对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隧道建设概况
    2.2 研究方法及样品采集
        2.2.1 野外监测
        2.2.2 样品采集
        2.2.3 样品测定
        2.2.4 数据分析
第3章 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来源的影响
    3.1 岩溶槽谷区气温、降水及其δ2H、δ18O值以及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土壤含水率的变化特征
        3.1.1 岩溶槽谷区气温、降水及其δ2H、δ18O值特征
        3.1.2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土壤含水率的变化特征
    3.2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各水分来源的δ2H、δ18O值变化特征
    3.3 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不同季节水分来源的影响
        3.3.1 春季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来源的影响
        3.3.2 夏季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来源的影响
        3.3.3 秋季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来源的影响
        3.3.4 冬季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来源的影响
    3.4 隧道建设对不同生活型植物水分来源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植物叶片δ~(13)C值、空气湿度、空气CO_2浓度和空气δ~(13)C值的变化特征
        4.1.1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植物叶片δ~(13)C值变化特征
        4.1.2 空气湿度变化特征
        4.1.3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空气CO_2浓度、空气δ~(13)C值变化特征
    4.2 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不同季节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1 春季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2 夏季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3 秋季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4 冬季隧道建设对岩溶槽谷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不同季节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4.3.1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4.4 隧道建设对不同生活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1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不同季节乔木和灌木水分利用效率
        4.4.2 隧道影响区和无隧道影响区乔木和灌木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674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674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