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对中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 ——基于中部六省县级面板数据
发布时间:2022-11-07 18:53
近年来我国高铁运输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的高铁总里程达到了惊人的3.5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目前已经完成了2008年制定的“四横四纵”客运专线骨架构建,并于2016年开启了“八横八纵”新时期铁路网的建设工程。中部地区目前正大力推行中部崛起战略,作为东接沿海、西连内陆的重要连接地区,中部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极为突出,因此中部地区的高铁线路的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武汉、郑州等多个交通枢纽,同时越来越多的县城也开通了高铁,那么对于这些高铁县来说,高铁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产业集聚作为一个可以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高铁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形式,于是政府依托高铁建立了多个产业集聚区以高效发挥高铁效应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但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的存在,开通高铁的中小城市是否真正得到了我们想要高铁带来的促进作用是未知的,如果虹吸效应占了更大影响那么中小城市又能做些什么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中部六省2013至2017年505个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高铁开通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以区位熵衡量集聚度...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主题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高铁及高铁经济
2.1.2 虹吸效应
2.1.3 产业集聚的度量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
2.2.2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2.2.3 高铁对产业集聚的作用
2.3 小结
第3章 理论假设
3.1 增长极理论
3.2 点-轴系统理论
3.3 命题假设
第4章 数据与模型
4.1 计量模型
4.2 数据处理
4.3 变量选取
4.3.1 解释变量
4.3.2 被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4.4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基准结果
5.2 稳健性分析
5.2.1 内生性分析
5.2.2 反事实分析
5.3 异质性分析
5.3.1 地区产值异质性
5.3.2 人口异质性
5.3.3 集聚度异质性
5.3.4 产业结构异质性
5.4 虹吸效应分析
5.4.1 虹吸效应检测
5.4.2 对虹吸效应的进一步验证
5.4.3 对虹吸效应来源的补充分析
5.5 机制分析
5.5.1 成本机制
5.5.2 要素流动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铁开通推动地区人力资本提升了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J]. 秦放鸣,张宇,刘泽楠. 上海经济研究. 2019(11)
[2]城市高铁开通对产业升级及就业-产业耦合协调度的影响[J]. 徐海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9(05)
[3]高铁开通对工业集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来自中国282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 魏泊宁,杨栋旭,周菲.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7)
[4]高铁对旅游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影响——以京津冀为例[J]. 邬雪,张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07)
[5]高铁对中国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J]. 曹小曙,洪浩霖,梁斐雯. 热带地理. 2019(03)
[6]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互动机理探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J]. 曾鹏,孔令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部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卢福财,詹先志. 当代财经. 2017(11)
[8]高铁开通促进了地区制造业集聚吗?——基于京广高铁的准自然试验研究[J]. 李雪松,孙博文. 中国软科学. 2017(07)
[9]高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J]. 张俊. 经济学(季刊). 2017(04)
[10]高速铁路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J]. 邓涛涛,王丹丹,程少勇. 财经研究. 2017(07)
本文编号:3704220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主题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高铁及高铁经济
2.1.2 虹吸效应
2.1.3 产业集聚的度量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
2.2.2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2.2.3 高铁对产业集聚的作用
2.3 小结
第3章 理论假设
3.1 增长极理论
3.2 点-轴系统理论
3.3 命题假设
第4章 数据与模型
4.1 计量模型
4.2 数据处理
4.3 变量选取
4.3.1 解释变量
4.3.2 被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4.4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基准结果
5.2 稳健性分析
5.2.1 内生性分析
5.2.2 反事实分析
5.3 异质性分析
5.3.1 地区产值异质性
5.3.2 人口异质性
5.3.3 集聚度异质性
5.3.4 产业结构异质性
5.4 虹吸效应分析
5.4.1 虹吸效应检测
5.4.2 对虹吸效应的进一步验证
5.4.3 对虹吸效应来源的补充分析
5.5 机制分析
5.5.1 成本机制
5.5.2 要素流动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铁开通推动地区人力资本提升了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J]. 秦放鸣,张宇,刘泽楠. 上海经济研究. 2019(11)
[2]城市高铁开通对产业升级及就业-产业耦合协调度的影响[J]. 徐海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9(05)
[3]高铁开通对工业集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来自中国282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 魏泊宁,杨栋旭,周菲.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7)
[4]高铁对旅游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影响——以京津冀为例[J]. 邬雪,张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07)
[5]高铁对中国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J]. 曹小曙,洪浩霖,梁斐雯. 热带地理. 2019(03)
[6]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互动机理探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J]. 曾鹏,孔令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部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卢福财,詹先志. 当代财经. 2017(11)
[8]高铁开通促进了地区制造业集聚吗?——基于京广高铁的准自然试验研究[J]. 李雪松,孙博文. 中国软科学. 2017(07)
[9]高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J]. 张俊. 经济学(季刊). 2017(04)
[10]高速铁路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J]. 邓涛涛,王丹丹,程少勇. 财经研究. 2017(07)
本文编号:3704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70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