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局部道路网的分类与规划指标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21:15
不同路网模式之间的运输效率、交通分配、交通可达性和土地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对道路网结构特征有着充分的认知,才能更好的应用各种路网模式。本文对不同城市区域的道路网参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道路网空间结构组成规律,探究典型道路网模式的结构特性,为道路网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首先,通过对15个不同城市区域(郊区)局部道路网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网络之间的几何布局和拓扑特征差异主要来自交叉路口的数量和类型、道路网的密度和等级结构、尽端路的比例、贯通性道路的数量和比例、连接性和深度值等规划设计指标。并初步将道路网模式分为方格网、矩形、树形和尽端路结构四种网络模式。之后,以上述四种局部路网模式为基础,分别建立基于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和基于GIS平台的交通可达性模型。通过量化分析比较,不同结构特征的路网模式呈现出具有差异性的空间特征:越接近“网状”结构,其路径的深度值、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和交通可达性指标值分析越好;越接近“树状”结构,路径的深度值、选择度值以及交通可达性等分布差异比较大。影响这些差异的关键设计指标主要包括路网中主干性道路的分布、路网连通度、道路等级划分...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路网结构的研究
1.3.2 路网规划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路网结构内涵及特征分析
2.1 路网结构的定义
2.2 树状路网结构特征
2.2.1 树的结构特征
2.2.2 树状路网结构特征分析
2.3 网状路网结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网几何构型模式识别与类型划分
3.1 道路网几何形态类型归纳
3.2 路网结构指标选取
3.3 基于GIS的路网实证类型划分
3.3.1 研究区域与数据采集
3.3.2 形态指标分析
3.3.3 拓扑指标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结构特征的路网模式指标定量分析
4.1 基于空间句法的拓扑指标分析
4.1.1 空间句法理论概述
4.1.2 主要分析参数
4.1.3 不同路网模式拓扑结构的句法分析
4.2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理论分析
4.2.1 GIS的核心技术
4.2.2 可达性的定义及评价标准
4.3 可达性模型构建及GIS可视化分析
4.3.1 交通可达性模型的构建
4.3.2 可视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网模式的优化选择与适应性分析
5.1 路网模式比较
5.1.1 评价因子分析
5.1.2 统计分析与结论
5.2 路网模式优化
5.2.1 方格网结构
5.2.2 矩形结构
5.2.3 环形+尽端路结构
5.3 路网模式适应性分析
5.3.1 典型“树性”模式适应性分析
5.3.2 典型“网性”模式适应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38385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路网结构的研究
1.3.2 路网规划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路网结构内涵及特征分析
2.1 路网结构的定义
2.2 树状路网结构特征
2.2.1 树的结构特征
2.2.2 树状路网结构特征分析
2.3 网状路网结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网几何构型模式识别与类型划分
3.1 道路网几何形态类型归纳
3.2 路网结构指标选取
3.3 基于GIS的路网实证类型划分
3.3.1 研究区域与数据采集
3.3.2 形态指标分析
3.3.3 拓扑指标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结构特征的路网模式指标定量分析
4.1 基于空间句法的拓扑指标分析
4.1.1 空间句法理论概述
4.1.2 主要分析参数
4.1.3 不同路网模式拓扑结构的句法分析
4.2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理论分析
4.2.1 GIS的核心技术
4.2.2 可达性的定义及评价标准
4.3 可达性模型构建及GIS可视化分析
4.3.1 交通可达性模型的构建
4.3.2 可视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网模式的优化选择与适应性分析
5.1 路网模式比较
5.1.1 评价因子分析
5.1.2 统计分析与结论
5.2 路网模式优化
5.2.1 方格网结构
5.2.2 矩形结构
5.2.3 环形+尽端路结构
5.3 路网模式适应性分析
5.3.1 典型“树性”模式适应性分析
5.3.2 典型“网性”模式适应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38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73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