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不确定需求下两阶段内陆港网络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7 19:26
  2013年我国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议,建立和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关系,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内陆多地区相继部署开放举措,将对外贸易作为扩大开放的基础性工作,以铁路建设为重点建设内陆港,培育一带一路枢纽经济。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70多个城市正在或已经完成了国际陆港的规划建设,寄希望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中,通过“陆港经济”引领区域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内陆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连接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和沿边口岸的重要桥梁。作为多式联运运输网络中的整合点和物流枢纽,内陆港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其区位优势。科学合理的选址可以帮助内陆港从周边腹地吸引更多的货运量,并通过与海港间无缝衔接的铁路运输实现规模经济。相反,规划不合理的内陆港会导致产能过剩,基础设施冗余,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到投资回报。更重要的是,内陆港一旦建造,由于所涉及的大量资本投入以及受地域限制和沉没成本的影响,几乎不可能搬迁。因此,有必要在发展初期对内陆港的选址和辐射范围做出合理规划。现有内陆港选址一般都采用设施选址模型中的p-中值...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选址问题研究
        1.2.2 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1.2.3 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内陆港的发展模式
        2.1.1 基于海港的内陆港
        2.1.2 基于城市的内陆港
        2.1.3 沿边内陆港
    2.2 覆盖选址问题理论与研究
        2.2.1 覆盖选址问题概述
        2.2.2 逐渐覆盖问题文献综述
    2.3 有关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2.3.1 灵敏度分析
        2.3.2 随机规划
        2.3.3 模糊规划
        2.3.4 鲁棒优化理论
3 第一阶段:内陆港选址模型
    3.1 问题描述
    3.2 集装箱外贸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符号假设与模型背景
        3.3.1 相关符号定义与说明
        3.3.2 逐渐覆盖函数
    3.4 模型假设
    3.5 模型构建
        3.5.1 特定需求情景s下的内陆港选址模型
        3.5.2 不确定需求下的内陆港选址模型
    3.6 算法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第二阶段:需求点路径分配模型
    4.1 问题描述
    4.2 模型假设
    4.3 内陆港运输网络成本构成
        4.3.1 运输成本
        4.3.2 时间成本
        4.3.3 碳排放成本
        4.3.4 中转成本
    4.4 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算例分析
    5.1 数据描述
    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5.2.1 内陆港覆盖半径对选址结果影响
        5.2.2 内陆港数量对选址结果的影响
        5.2.3 内陆港通过能力约束对路径选择的影响
        5.2.4 不确定需求下的选址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51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751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0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