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行动力人群多模式交通网络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11 15:07
低行动力人群一般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三个子群,出行方式选择权少,常常被社会边缘化。不同低行动力子群在依靠不同出行方式出行时会遇到不同的出行困难,而我国低行动力人群基数大,目前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方法未充分考虑低行动力人群的出行问题。针对这一不足,论文提出了面向低行动力人群多模式交通网络优化设计方法。常态下,以提高低行动力人群出行主要依靠的非个体机动交通(步行、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为主要优化目标,在不影响主要优化目标的提前下,同时考虑私家车运行效率,对多模式常态交通网络进行优化设计;疏散条件下,以低行动力人群疏散主要依赖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疏散效率为首要优化目标,在不影响首要目标的提前下,同时保障私家车疏散效率和背景交通运行效率,对多模式疏散交通网络进行优化设计。论文研究范畴可划分为五部分:低行动力人群交通需求分析、多模式交通组织策略设计、常态下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疏散条件下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以及模型的案例分析。低行动力人群交通需求分析是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的理论支撑。为了分析我国低行动力人群交通需求和了解他们的交通出行问题,重点开展了温岭市居民出行起讫点调查,并评估了不同群...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低行动力人群出行特征分析
1.2.2 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方法
1.2.3 公共交通路径选择算法
1.2.4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行动力人群交通需求分析
2.1 交通调查
2.2 出行行为特性
2.2.1 社会经济
2.2.2 出行目的
2.2.3 出行方式
2.2.4 平均出行频率和出行时间
2.3 公共交通可达性
2.3.1 相似方法
2.3.2 替代方法
2.4 讨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模式交通组织策略设计方法
3.1 常态下多模式交通组织策略
3.1.1 步行
3.1.2 非机动车
3.1.3 公共交通
3.1.4 常态交通组织策略初步适用条件
3.2 疏散条件下多模式交通组织策略
3.2.1 传统疏散交通组织策略
3.2.2 公交导向疏散交通组织策略
3.2.3 疏散交通组织策略初步适用条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常态下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模型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概述
4.2 常态公交路径选择
4.2.1 模型构建
4.2.2 求解过程
4.3 随机用户静态平衡分配
4.3.1 随机用户静态交通均衡分析
4.3.2 费用函数
4.3.3 模型建立
4.3.4 求解方法
4.4 常态策略选择
4.4.1 模型搭建
4.4.2 求解算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疏散条件下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模型
5.1 问题描述与模型概述
5.2 疏散公交路径选择
5.2.1 模型构建
5.2.2 求解过程
5.3 随机用户动态均衡分配
5.3.1 随机用户动态交通平衡条件
5.3.2 约束条件
5.3.3 模型建立
5.3.4 求解方法
5.4 疏散策略选择
5.4.1 模型搭建
5.4.2 求解算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案例概况
6.2 常态案例
6.2.1 常态需求与参数输入
6.2.2 相关算法性能
6.2.3 常态方案评价
6.3 疏散案例
6.3.1 疏散需求和参数输入
6.3.2 相关算法性能
6.3.3 疏散方案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参与情况
本文编号:3759743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低行动力人群出行特征分析
1.2.2 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方法
1.2.3 公共交通路径选择算法
1.2.4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行动力人群交通需求分析
2.1 交通调查
2.2 出行行为特性
2.2.1 社会经济
2.2.2 出行目的
2.2.3 出行方式
2.2.4 平均出行频率和出行时间
2.3 公共交通可达性
2.3.1 相似方法
2.3.2 替代方法
2.4 讨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模式交通组织策略设计方法
3.1 常态下多模式交通组织策略
3.1.1 步行
3.1.2 非机动车
3.1.3 公共交通
3.1.4 常态交通组织策略初步适用条件
3.2 疏散条件下多模式交通组织策略
3.2.1 传统疏散交通组织策略
3.2.2 公交导向疏散交通组织策略
3.2.3 疏散交通组织策略初步适用条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常态下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模型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概述
4.2 常态公交路径选择
4.2.1 模型构建
4.2.2 求解过程
4.3 随机用户静态平衡分配
4.3.1 随机用户静态交通均衡分析
4.3.2 费用函数
4.3.3 模型建立
4.3.4 求解方法
4.4 常态策略选择
4.4.1 模型搭建
4.4.2 求解算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疏散条件下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模型
5.1 问题描述与模型概述
5.2 疏散公交路径选择
5.2.1 模型构建
5.2.2 求解过程
5.3 随机用户动态均衡分配
5.3.1 随机用户动态交通平衡条件
5.3.2 约束条件
5.3.3 模型建立
5.3.4 求解方法
5.4 疏散策略选择
5.4.1 模型搭建
5.4.2 求解算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案例概况
6.2 常态案例
6.2.1 常态需求与参数输入
6.2.2 相关算法性能
6.2.3 常态方案评价
6.3 疏散案例
6.3.1 疏散需求和参数输入
6.3.2 相关算法性能
6.3.3 疏散方案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参与情况
本文编号:3759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75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