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客流预测及换乘合理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5 07:30
随着我国高铁的大规模建设,以高铁为主的综合枢纽逐渐成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综合体”和“一体化换乘”理念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枢纽逐步改建、转换为新型综合枢纽。综合枢纽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高效换乘,枢纽合理的换乘模式能够缩短枢纽内旅客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旅客的换乘质量。从客流预测到合理性分析,本论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析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本论文概述高铁综合枢纽的定义和功能,分析了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的客流组成,总结得出换乘客流的三种结构:对外交通之间的换乘、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之间的换乘和市内交通的换乘。分析总结得出影响旅客换乘行为的三大因素:旅客个体因素、交通方式特性和换乘设施的影响。其次,分析常用的预测方法,构建了背景值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常规预测方法对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的集散客流总量进行合理的预测。再次,对三种换乘结构的特性进行分析:对外交通之间的换乘属于长途中转换乘,之间的换乘量主要受到对外交通方式可达范围的经济、人口和学校分布的影响,综合考虑三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换乘需求公式,计算得到换乘比例;对外交通...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客流分析
2.1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概况
2.1.1 高铁综合枢纽定义
2.1.2 高铁综合枢纽的功能分析
2.1.3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概述
2.2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客流结构分析
2.2.1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客流组成
2.2.2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客流结构分析
2.3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3.1 旅客个体因素分析
2.3.2 交通方式特性分析
2.3.3 换乘设施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集散客流总量预测
3.1 客流预测理论方法梳理
3.2 常规预测模型概述
3.2.1 指数平滑法
3.2.2 灰色预测
3.2.3 增长率法
3.3 背景值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构建
3.3.1 灰色马尔科夫理论介绍
3.3.2 灰色预测背景值优化分析
3.3.3 模型有效性验证
3.4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集散客流预测结果
3.4.1 对外交通集散客流总量预测
3.4.2 市内交通集散客流总量预测
3.4.3 枢纽集散客流总量整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客流的确定
4.1 对外交通间的换乘量确定
4.1.1 换乘特性分析
4.1.2 换乘需求公式
4.1.3 比例因子计算
4.2 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间的换乘量确定
4.2.1 换乘特性分析
4.2.2 随机效用理论
4.2.3 换乘模型确定
4.2.4 换乘模型求解
4.3 市内交通间的换乘量确定
4.3.1 换乘特性分析
4.3.2 换乘模型确定
4.3.3 广义时间阻抗
4.3.4 模型参数标定
4.4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量计算
4.4.1 对外交通间的换乘量计算
4.4.2 对外交通换乘市内交通换乘量计算
4.4.3 市内交通间的换乘量计算
4.4.4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量整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合理性分析
5.1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模式分析
5.1.1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目标分析
5.1.2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模式概述
5.1.3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模式分析
5.2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合理性判定原理
5.2.1 换乘合理性判定原则
5.2.2 判定指标的确定和量化
5.2.3 判定指标的权重计算
5.3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合理性判定方法
5.3.1 AHP-云模型构建
5.3.2 AHP-云模型计算
5.3.3 AHP-云模型判定步骤
5.4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合理性判定及分析
5.4.1 判定指标的计算
5.4.2 确定指标权重
5.4.3 合理性判定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北站高铁出站旅客换乘其它交通方式调查问卷
附录B 正向云发生器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3011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客流分析
2.1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概况
2.1.1 高铁综合枢纽定义
2.1.2 高铁综合枢纽的功能分析
2.1.3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概述
2.2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客流结构分析
2.2.1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客流组成
2.2.2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客流结构分析
2.3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3.1 旅客个体因素分析
2.3.2 交通方式特性分析
2.3.3 换乘设施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集散客流总量预测
3.1 客流预测理论方法梳理
3.2 常规预测模型概述
3.2.1 指数平滑法
3.2.2 灰色预测
3.2.3 增长率法
3.3 背景值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构建
3.3.1 灰色马尔科夫理论介绍
3.3.2 灰色预测背景值优化分析
3.3.3 模型有效性验证
3.4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集散客流预测结果
3.4.1 对外交通集散客流总量预测
3.4.2 市内交通集散客流总量预测
3.4.3 枢纽集散客流总量整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客流的确定
4.1 对外交通间的换乘量确定
4.1.1 换乘特性分析
4.1.2 换乘需求公式
4.1.3 比例因子计算
4.2 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间的换乘量确定
4.2.1 换乘特性分析
4.2.2 随机效用理论
4.2.3 换乘模型确定
4.2.4 换乘模型求解
4.3 市内交通间的换乘量确定
4.3.1 换乘特性分析
4.3.2 换乘模型确定
4.3.3 广义时间阻抗
4.3.4 模型参数标定
4.4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量计算
4.4.1 对外交通间的换乘量计算
4.4.2 对外交通换乘市内交通换乘量计算
4.4.3 市内交通间的换乘量计算
4.4.4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量整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合理性分析
5.1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模式分析
5.1.1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目标分析
5.1.2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模式概述
5.1.3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模式分析
5.2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合理性判定原理
5.2.1 换乘合理性判定原则
5.2.2 判定指标的确定和量化
5.2.3 判定指标的权重计算
5.3 高铁综合枢纽换乘合理性判定方法
5.3.1 AHP-云模型构建
5.3.2 AHP-云模型计算
5.3.3 AHP-云模型判定步骤
5.4 高铁大连北站综合枢纽换乘合理性判定及分析
5.4.1 判定指标的计算
5.4.2 确定指标权重
5.4.3 合理性判定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北站高铁出站旅客换乘其它交通方式调查问卷
附录B 正向云发生器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3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78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