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拥堵机理研究——以徐州市城东大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3-09-03 21:46
城市快速路系统应具有畅通、快捷、舒适的交通特性,但在我国部分城市,这些特点正在逐渐消失,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期,快速路出入口匝道及其衔接交叉口区域的交通拥堵时有发生,所以针对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的拥堵机理及交通协同性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控制管理措施,对于改善节点交通拥堵、提高快速路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和工程实际价值。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掌握最新研究动态,针对出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区域的协同性控制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徐州为例,完成主要工作如下:1、从徐州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整体路网格局、铁路布局形态以及既有快速路网现状四方面层层分析,探讨了徐州市城市路网特性:徐州主城区“双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形态已经确立,但现状城市整体路网的层次性功能缺失;快速路网虽已规划完成,但其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面积的扩展及经济的发展;主干路及次干路的建设数量充足,但略显主次不分,比例不协调。2、分析了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区域交通运行特性,得出影响交织段交通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在于交织段长度、交织段宽度、交织流量比及交织段车流交织类型等四个因素。统筹考虑衔...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徐州快速路系统拥堵分析
2.1 徐州市城市路网特性分析
2.1.1 徐州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分析
2.1.2 徐州市城市整体路网格局分析
2.1.3 徐州市铁路网分析
2.1.4 徐州市城市快速路网分析
2.2 徐州市城市交通特性分析
2.2.1 机动化发展水平分析
2.2.2 基于TransCAD的交通需求预测分析
2.2.3 居民出行特性分析
2.3 徐州市快速路系统宏观拥堵分析
2.3.1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与快速交通需求的协调性不足
2.3.2 城市路网结构层次功能缺失
2.3.3 居民出行期望与快速路网布局之间的错位
2.4 徐州市快速路运行状况分析
2.4.1 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2.4.2 空间特征分析
2.4.3 速度特征分析
2.4.4 现状运行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出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拥堵分析
3.1 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交织段交通运行特性分析
3.1.1 交织段交通服务水平影响因素
3.1.2 交织段交通流特性分析
3.2 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交织段交通拥堵演变特征
3.3 出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拥堵机理分析
3.3.1 交通流基本理论
3.3.2 拥堵机理的探究
3.4 依托项目简介及节点选择
3.4.1 依托项目简介
3.4.2 节点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
3.5 典型节点布局结构和交通运行现状
3.5.1 交叉口平面结构布局
3.5.2 地面交叉口运行现状
3.5.3 快速路出入口匝道和衔接交叉口运行现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拥堵解决方案的工程实例
4.1 控制及设计原则
4.2 出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及系统设计
4.2.1 系统结构
4.2.2 系统工作原理
4.2.3 系统功能
4.3 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4.3.1 系统结构
4.3.2 系统工作原理
4.3.3 系统功能
4.4 基于VISSIM的仿真测试与对比分析
4.4.1 协调控制系统的布设及仿真环境获取
4.4.2 出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策略验证及分析
4.4.3 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策略验证及分析
4.5 规划设计及运维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45830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徐州快速路系统拥堵分析
2.1 徐州市城市路网特性分析
2.1.1 徐州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分析
2.1.2 徐州市城市整体路网格局分析
2.1.3 徐州市铁路网分析
2.1.4 徐州市城市快速路网分析
2.2 徐州市城市交通特性分析
2.2.1 机动化发展水平分析
2.2.2 基于TransCAD的交通需求预测分析
2.2.3 居民出行特性分析
2.3 徐州市快速路系统宏观拥堵分析
2.3.1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与快速交通需求的协调性不足
2.3.2 城市路网结构层次功能缺失
2.3.3 居民出行期望与快速路网布局之间的错位
2.4 徐州市快速路运行状况分析
2.4.1 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2.4.2 空间特征分析
2.4.3 速度特征分析
2.4.4 现状运行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出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拥堵分析
3.1 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交织段交通运行特性分析
3.1.1 交织段交通服务水平影响因素
3.1.2 交织段交通流特性分析
3.2 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交织段交通拥堵演变特征
3.3 出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拥堵机理分析
3.3.1 交通流基本理论
3.3.2 拥堵机理的探究
3.4 依托项目简介及节点选择
3.4.1 依托项目简介
3.4.2 节点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
3.5 典型节点布局结构和交通运行现状
3.5.1 交叉口平面结构布局
3.5.2 地面交叉口运行现状
3.5.3 快速路出入口匝道和衔接交叉口运行现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拥堵解决方案的工程实例
4.1 控制及设计原则
4.2 出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及系统设计
4.2.1 系统结构
4.2.2 系统工作原理
4.2.3 系统功能
4.3 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4.3.1 系统结构
4.3.2 系统工作原理
4.3.3 系统功能
4.4 基于VISSIM的仿真测试与对比分析
4.4.1 协调控制系统的布设及仿真环境获取
4.4.2 出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策略验证及分析
4.4.3 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协调控制策略验证及分析
4.5 规划设计及运维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45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84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