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管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预测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铁盾构管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预测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铁以其具有客运量大、快速等优点正广泛被用来缓解当前日趋繁重的城市交通压力。地铁运行过程中易产生杂散电流,与氯离子耦合作用使混凝土中钢筋加速锈蚀,产生锈胀力,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过早开裂,严重威胁地铁结构的正常服役年限。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多尺度腐蚀疲劳损伤及失效机理研究》(51478183),主要针对地铁盾构管片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开裂过程中钢筋锈蚀量依时变化、保护层开裂预测及其评价等问题,采用红外热像仪与电化学工作站PS-268A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地铁环境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情况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相比于单一因素作用,杂散电流与氯离子的耦合作用明显加快了钢筋锈蚀。杂散电流强度愈大,Cl-浓度愈高,钢筋腐蚀速率愈大,但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钢筋锈蚀速率逐渐趋于稳定。(2)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通过对比杂散电流强度与Cl-浓度等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程度的影响,明确了各影响因素对钢筋锈蚀速率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地铁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量预测模型。(3)将弹性力学与Faraday定律等知识与实验结果相结合,研究了地铁环境下杂散电流强度与Cl-浓度等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开裂的影响,立足于钢筋锈蚀量预测模型,建立模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开裂预测模型。(4)基于红外热像技术,建立了一种以平均温升为指标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评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基于红外热像技术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的评价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方法可以科学合理的评估受地铁环境侵蚀的混凝土内部裂缝深度发展情况。
【关键词】:杂散电流 氯离子 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模型 钢筋锈蚀量模型 红外热像 评价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231.3;U455.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主要符号说明9-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2-17
- 1.2.1 地铁环境下钢筋锈蚀主要影响因素13-14
- 1.2.2 地铁盾构管片保护层开裂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14-15
- 1.2.3 地铁盾构管片保护层开裂过程分析15
- 1.2.4 地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模型研究现状15-17
- 1.2.5 存在的问题17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7-20
- 1.3.1 研究目标17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7-19
- 1.3.3 研究技术路线19-20
- 第二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20-26
- 2.1 主要原材料及性质20-21
- 2.1.1 水泥20
- 2.1.2 骨料20
- 2.1.3 钢筋20-21
- 2.1.4 减水剂21
- 2.2 实验方法21-26
- 2.2.1 试件制作21-22
- 2.2.2 实验装置22-24
- 2.2.3 混凝土锈胀裂纹深度测定方法24
- 2.2.4 红外热像测试实验方法24-26
- 第三章 地铁盾构管片钢筋锈蚀量预测模型26-39
- 3.1 引言26-27
- 3.2 钢筋锈蚀程度分析27-31
- 3.2.1 杂散电流强度影响27-29
- 3.2.2 Cl-浓度影响29-31
- 3.3 钢筋锈蚀模型31-38
- 3.3.1 模型基本理论31-32
- 3.3.2 杂散电流强度影响因子32-34
- 3.3.3 Cl-浓度影响因子34-36
- 3.3.4 模型验证36-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地铁盾构管片保护层开裂预测模型的建立39-52
- 4.1 引言39
- 4.2 理论推导39-45
- 4.2.1 钢筋锈蚀率与锈胀力的关系40-42
- 4.2.2 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时的钢筋锈蚀率42-45
- 4.3 地铁盾构管片保护层开裂的影响因素分析45-51
- 4.3.1 混凝土抗拉强度46
- 4.3.2 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46-47
- 4.3.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7-48
- 4.3.4 钢筋直径48-49
- 4.3.5 钢筋锈蚀产物体积膨胀率49-50
- 4.3.6 混凝土泊松比50-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地铁盾构管片保护层开裂预测模型的验证52-63
- 5.1 引言52-53
- 5.2 杂散电流与氯离子耦合作用53-55
- 5.2.1 表面外观变化53-54
- 5.2.2 电化学腐蚀参数变化54-55
- 5.3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评价方法的建立55-58
- 5.3.1 红外热像检测原理55-57
- 5.3.2 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红外热像评价方法57-58
- 5.4 地铁盾构管片保护层开裂模型验证58-61
- 5.4.1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间的预测59
- 5.4.2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实际开裂时间59-60
- 5.4.3 模型验证60-61
- 5.5 本章小结61-6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3-66
- 6.1 主要结论63-64
- 6.2 论文创新点64
- 6.3 研究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69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光;;防止混凝土钢筋锈蚀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7期
2 刘治;徐昊;裴兆贞;;某工程钢筋锈蚀原因分析及处理[J];山西建筑;2009年16期
3 耿欧;袁迎曙;蒋建华;鲁彩凤;张风杰;;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率的时变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王春发;;生锈钢筋要不要除锈?[J];建筑工人;1983年02期
5 赵宪尧;;生锈的钢筋有更大的拉力吗?[J];建筑技术;1978年05期
6 洪乃丰;停建工程中裸露钢筋的锈蚀与防护技术[J];施工技术;1989年02期
7 李德康;如何阻止钢筋锈蚀[J];施工技术(建筑技术通讯);1990年04期
8 于素芬;;冷轧扭钢筋锈蚀性能的初步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1990年01期
9 王采玉;;钢筋锈蚀评定标准方法的研究[J];混凝土;1990年04期
10 王宗昌;;钢筋的锈蚀及防护[J];建筑工人;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霖;牛荻涛;;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赵科;;钢筋锈蚀、保护和补充替代问题[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刁学优;鲍自均;;某地下室顶板钢筋锈蚀原因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勇;杜修力;李悦;颜超;;荷载与溶液腐蚀耦合作用下混凝土钢筋锈蚀的试验研究[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忠民;;钢筋品种-性能-控制机制[A];线棒材高效能工艺技术研讨会报告文集[C];2013年
6 马良哲;白常举;;钢筋锈蚀后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庆霖;牛荻涛;;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论文集[C];2004年
8 韦树英;张喜德;;混凝土结构受压区钢筋锈蚀损伤动力鉴定[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9 丁铸;董必钦;张鸣;邢锋;;电流密度对钢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志刚;郝挺宇;任雪梅;张润;;某高层住宅大气环境下钢筋锈蚀耐久性评定[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不锈钢钢筋在建筑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2 刘魁;建筑钢筋替代产品在南京诞生[N];中华建筑报;2004年
3 记者 徐朝晖;兰溪钢筋比较试验合格率达89%[N];金华日报;2009年
4 李玉明;我国工程建筑防腐蚀形势严峻[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高飞;细晶粒高强度低合金耐蚀钢筋开发[N];科技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贾晓静 刘加军 通讯员 王文亮;标准——为耐腐蚀钢筋推广助力[N];中国冶金报;2013年
7 马培文;烟台“楼垮垮”的始作俑者是谁[N];中国商报;2010年
8 孙仁国 粟步武;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解析[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9 汪鲁迅 冯英明;破解军港混凝土延寿的“基因密码”[N];解放军报;2009年
10 ;强度和耐久性一个都不能弱[N];中国水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成友;碱式硫酸镁水泥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4年
2 马亚飞;多源不确定信息下服役RC桥梁可靠性及寿命评估[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3 胡融刚;钢筋/混凝土体系腐蚀过程的电化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耿欧;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速率预计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张华;钢筋锈蚀对混凝土压弯构件变形性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锋;复杂应力状态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彭修宁;锈损后钢筋混凝土疲劳耐久性若干问题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8 阎西康;盐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田惠文;环境友好型钢筋阻绣剂的防腐性能和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10 冯兴国;应力作用下碳钢在混凝土环境中的腐蚀与钝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Zn-5%Al镀层钢筋在混凝土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城;基于钢筋锈蚀的PC等截面箱梁桥底板开裂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赵本栋;海域地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李宁宁;氯盐环境下钢筋与纳米粘土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邓轶涵;钢筋增强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6 贺卫东;基于超声导波的钢筋锈蚀检测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孟祥鑫;冻融循环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敖們;衬砌钢筋锈蚀对岩石隧道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李鹏;FBG腐蚀传感器在钢筋锈蚀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郭超;两种锈蚀方法对锈后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地铁盾构管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预测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9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