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白加黑”路面温度场及应力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11:05

  本文关键词:“白加黑”路面温度场及应力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俗称“白加黑”路面)技术因其兼具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优异和充分发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旧水泥路面的改建工程。沥青加铺层的低温开裂、疲劳损坏和车辙变形等常见的破坏形式,直接或间接的与路面结构温度的分布状况有关,因此有必要开展“白加黑”路面温度场和应力场研究,为“白加黑”路面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依托“国道G321线佛山段养护管理示范路”路面改造工程,选取气象参数(大气温度、太阳辐射、风速)、路面结构温度作为量测对象,制定“白加黑”路面结构温度场测量方案。通过气象学和传热学理论分析“白加黑”路面结构温度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在实测气象参数及“白加黑”路面结构温度场数据基础上,分析高温期、常温期和低温期“白加黑”路面温度场(路面结构内部温度、温度梯度、变温速率和日较差等)分布规律。考虑太阳辐射、空气对流换热和空气辐射换热等3种路表与外界热交换的形式,根据传热学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高温期、常温期和低温期的“白加黑”路面温度场,并将模拟结果与路面实测温度场进行对比验证。各个时刻不同深度的温度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偏差在3℃以内,表明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是可行的。基于验证后的“白加黑”路面温度场模型,采用间接耦合法研究高温期、常温期和低温期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荷载耦合应力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低温期沥青加铺层底温度应力最大,接缝处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在温度荷载和车轮荷载综合作用下,沥青层底拉压应力不断地交替出现易引起疲劳开裂破坏。增加沥青加铺层厚度,设置应力吸收层、土工合成材料可大大改善沥青加铺层底的受力状态。
【关键词】:“白加黑”路面 温度场 应力场 测试技术 有限元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路面结构温度场研究12-15
  • 1.2.2 路面结构应力场研究15-16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6-18
  • 第二章 路面结构温度场理论18-27
  • 2.1 路面结构的热交换18-19
  • 2.2 气象学基本知识19-21
  • 2.2.1 太阳辐射19-20
  • 2.2.2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20-21
  • 2.3 热分析参数及热量传递方式21-24
  • 2.3.1 热分析参数21-22
  • 2.3.2 热量传递方式22-24
  • 2.4 路面结构温度场理论24-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白加黑”路面温度场测试27-40
  • 3.1 依托工程概况27-28
  • 3.2 测试仪器简介28-32
  • 3.3 温度传感器埋设32-37
  • 3.3.1 测点选取32-34
  • 3.3.2 温度传感器埋设流程34-37
  • 3.4 气象和温度数据采集37-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白加黑”路面温度场分析40-58
  • 4.1 气象数据规律分析40-45
  • 4.1.1 气温的划分40-42
  • 4.1.2 气象数据分析42-45
  • 4.2 “白加黑”路面温度场规律45-52
  • 4.2.1 高温期实测数据分析45-48
  • 4.2.2 常温期实测数据分析48-50
  • 4.2.3 低温期实测数据分析50-52
  • 4.3 “白加黑”路面温度梯度分析52-56
  • 4.3.1 高温期温度梯度分析53-54
  • 4.3.2 常温期温度梯度分析54-55
  • 4.3.3 低温期温度梯度分析55-56
  • 4.4 本章小结56-58
  • 第五章 “白加黑”路面温度场模拟58-87
  • 5.1 热分析的有限元法58-62
  • 5.2 温度场模拟有限元模型62-74
  • 5.2.1 基本假设62
  • 5.2.2 模型几何尺寸及材料参数62-64
  • 5.2.3 边界条件64-73
  • 5.2.4 温度场模拟过程73-74
  • 5.3 “白加黑”温度场数值模拟效果评价74-86
  • 5.3.1 高温期74-78
  • 5.3.2 常温期78-82
  • 5.3.3 低温期82-86
  • 5.4 本章小结86-87
  • 第六章 “白加黑”路面应力场分析87-104
  • 6.1 有限元模型建立87-90
  • 6.1.1 耦合场分析概述87
  • 6.1.2 路面材料计算参数87-89
  • 6.1.3 模型基本假设、荷载和边界条件89-90
  • 6.2 “白加黑”路面结构力学分析90-97
  • 6.2.1 “白加黑”路面温度应力分析90-95
  • 6.2.2 “白加黑”路面温-荷耦合应力分析95-97
  • 6.3 “白加黑”路面应力影响分析97-103
  • 6.3.1 加铺层厚度的影响98-99
  • 6.3.2 应力吸收层厚度的影响99-101
  • 6.3.3 土工合成材料101-103
  • 6.4 本章小结103-104
  • 结论与展望104-107
  • 主要结论104-105
  • 主要创新点105-106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106-107
  • 参考文献107-11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10-111
  • 致谢111-112
  • 附件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斌;;城市道路快速白加黑改造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3期

2 冯凌兵;姜守亮;李妍;;“白加黑”道路改造中脱空板灌浆处理的研究和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张志;;白加黑技术在校园道路改造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孙飞;;浅谈市政“白加黑”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5 刘斌;;“白加黑”路面养护改造方案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6 郑剑锋;郑燕萍;范文龙;汪洋;;浅淡白加黑路面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21期

7 权生智;;“白加黑”市政道路改造施工控制要点探讨[J];城市建筑;2013年20期

8 朱纬;冯凌兵;蒋育红;姜守亮;李妍;;“白加黑”复合路面结构应力分析[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刘学军;;城市道路白加黑改造工程的实用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3年06期

10 张志宏,马文彬;防水卷材在白加黑路面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秋月;;两种常用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慕长春;蒙云;姜波;梁传波;张鸿峰;;“白加黑”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技术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3 陆志熊;王沈华;陈金明;;白加黑片中毒一例[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陆志熊;王沈华;陈金明;;白加黑片中毒一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加黑的渠道营销策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2 姜麒;白加黑:渠道再铸重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3 严鑫 亚润;白加黑 供不应求[N];江苏经济报;2000年

4 刘黄;“白加黑”排名第二 东盛激愤难耐[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4年

5 齐健;长城推出“白加黑”服务[N];中国税务报;2007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曲春辉 记者 余德;“白加黑”解围东盛 郭家学谋划新政[N];经济观察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原;汇率价格不变 东盛科技白加黑交易敲定[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沈玮;白加黑交易再签补充协议 汇率价格未见调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郭艾琳;郭家学否认“白加黑”易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胡芳;东盛科技白加黑交易延期[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骆亚军;“白加黑”路面温度场及应力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梅崇文;G324厦门段白加黑面层材料性能试验与方案设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浩;广东省路面大修工程白加黑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朱R

本文编号:449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49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9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