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三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02:00

  本文关键词: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三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一般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三向预应力的施加是一种较复杂的施工工艺。然而,目前公路桥梁设计和施工规范对三向预应力筋的张拉工序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各设计文件的说明也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施工单位在张拉预应力筋时存在较随意的现象,而随意张拉预应力筋势必会带来安全隐患。为了研究预应力筋不同张拉工序对箱梁内力的影响,进而提出较合理的张拉工序。本文以沮河特大桥(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FEA建立实体有限元模型,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当三向预应力筋立即张拉时,对不同竖向和纵向预应力筋张拉顺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怎样调整张拉顺序,箱梁顶板和腹板应力沿桥梁纵向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同时计算结果表明,仅改变纵、竖、横三向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对箱梁最终内力值影响不大。(2)对单筋状态下横向和竖向预应力筋分段立即张拉、整体张拉、滞后张拉,三种不同张拉工序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从应力沿桥梁纵向分布均匀的角度出发,得出横向和竖向预应力筋整体张拉和滞后张拉是比较合理的张拉工序。(3)在考虑梯度温度、三向预应力、挂篮等荷载的作用下,对沮河特大桥实际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施工过程中箱梁受力安全,应力分布均匀和施工方便为约束条件,对单筋状态下提出的较合理的张拉工序进一步优化研究,得出应力分布均匀且有利于施工的三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三向预应力筋的张拉工序提供参考。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 三向预应力体系 张拉工序 温度梯度 有限元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PC箱梁桥预应力技术研究现状10-11
  • 1.2.2 温度对PC箱梁桥的影响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二章 三向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对箱梁受力影响分析14-21
  • 2.1 依托工程简介14
  •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14-18
  • 2.2.1 预应力混凝土模型基本理论14-16
  • 2.2.2 网格划分16-17
  • 2.2.3 预应力施加方法17-18
  • 2.3 三向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对箱梁应力影响分析18-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对箱梁受力影响分析21-39
  • 3.1 概述21
  • 3.2 竖向预应力筋产生预加力算法的规定21-22
  • 3.3 分段立即张拉腹板应力分析22-27
  • 3.4 整体张拉腹板应力分析27
  • 3.5 滞后张拉腹板应力分析27-36
  • 3.5.1 滞后一个梁段张拉27-32
  • 3.5.2 滞后两个梁段张拉32-36
  • 3.6 三种张拉工序对比分析36-37
  • 3.7 本章小结37-39
  • 第四章 横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对箱梁受力影响分析39-57
  • 4.1 概述39
  • 4.2. 分段立即张拉顶板应力分析39-44
  • 4.3 整体张拉顶板应力分析44-45
  • 4.4 滞后张拉顶板应力分析45-54
  • 4.4.1 滞后一个梁段张拉45-50
  • 4.4.2 滞后两个梁段张拉50-54
  • 4.5 三种张拉工序对比分析54-55
  • 4.6 本章小节55-57
  • 第五章 三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优化研究57-78
  • 5.1 概述57
  • 5.2 梯度温度荷载57-58
  • 5.3 施工过程中箱梁应力分析58-75
  • 5.3.1 整体张拉箱梁应力分析58-66
  • 5.3.2 滞后两个梁段张拉箱梁应力分析66-75
  • 5.4 三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优化分析75-76
  • 5.5 本章小结76-78
  • 结论与展望78-80
  • 1 结论78-79
  • 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3-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佳雄,李通坤;预应力张拉工程现场检测的讨论[J];浙江建筑;2002年S1期

2 王步,华毅杰,黄鼎业;大吨位梁预应力筋张拉仿真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3年02期

3 郭全全,李珠,张善元;预应力数字化张拉技术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7期

4 刘志远;;线性回归分析在预应力筋张拉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年06期

5 李博涵;;预应力混凝土中永存预应力不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J];北方交通;2012年06期

6 杨宗放;关于预应力筋张拉的几个问题[J];施工技术(建筑技术通讯);1990年04期

7 付巧云;浅谈预应力张拉与控制[J];河南交通科技;1997年02期

8 李奎;预应力张拉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J];铁路技术创新;2003年04期

9 潘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约束损失的计算分析[J];建筑科学;2004年06期

10 杜金香;;某工程预应力梁板结构的改造[J];建筑技术开发;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珠;高建全;贾敏智;王显耀;郭全全;;全自动智能预应力数字化张拉装置的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2 林志成;;预应力张拉中张拉力损失的探讨[A];第十六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腊琴;徐汉东;;预应力桩与承台连接方法研究[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玉宏; 杨挺;;南京火车站站前高架平台桥预应力框架结构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维滨;张建;杜永加;;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复杂预应力框架分段张拉工艺[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黎光;仝为民;郝捷峰;杜彦凯;吕李青;秦杰;王丰;;老山自行车馆预应力技术综合应用及监测[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维汇;王润晓;王志远;;重载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设计与施工[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许曙东;;北京某工程预应力梁板结构改造施工技术研究[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安乐;伊之臣;;黄骅港储煤仓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新工艺[A];第十六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康仲录;;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与思考[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波;浅谈缓粘结预应力工艺[N];中华建筑报;2003年

2 通讯员 张绪军;向技术创新要市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猛;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三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史纲;预应力组合连续梁非线性有限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吕兴;考虑弯剪扭综合效应的框架边主梁预应力筋束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万娟;低预应力技术及其在桥梁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张超;后张预应力框架结构中,预应力引起结构"次内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D];天津大学;2003年

6 李志明;大型LNG储罐预应力筋张拉方案的数值模拟及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7 陆伟;简支转连续梁桥预应力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世辉;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郝志红;全自动预应力张拉仪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爱国;预应力简支梁静动力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三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61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