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混凝土连续梁桥减隔震性能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混凝土连续梁桥减隔震性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将一种新型的高阻尼橡胶减隔震支座应用在连续梁桥上,以桥墩及桩基抗弯能力和支座位移等性能指标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模型,着重分析非规则混凝土连续梁桥纵桥向的减隔震性能。为使全桥结构的地震需求规则化、均匀化,根据数值分析结果,优化了非规则连续梁桥的减隔震支座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采用连梁装置和纵向限位挡块解决隔震产生的大位移,并对桩基础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兼顾了抗震性能和经济性的总体需求。计算模型考虑了场地土体刚度、支座非线性以及限位挡块的碰撞等,分析结果表明高阻尼橡胶支座具有较好的减隔震性能。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连续梁桥 数值模拟 高阻尼橡胶支座 限位挡块 优化设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95) 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课题项目(SKZ20120006)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0引言采用一般抗震措施(如延性抗震设计)的结构需要足够的强度、变形能力与耗能能力,且结构的峰值加速度往往高于地震动输入的加速度。而隔震结构,通过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解耦后,结构的振动周期显著增加、滞回耗能能力大大增强,使结构的地震响应大大降低[1-2]。因而减隔震措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庄学真;沈朝勇;金建敏;;桥梁高阻尼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2 王克海;孙永红;韦韩;李茜;姜震宇;;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1期
3 周海涛;;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回顾与展望[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4 杨亮;肖杰;王文欣;杨立坡;;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减隔震和延性抗震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5 王浩;王春峰;李爱群;吴继荣;;高烈度区新型减隔震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6 陈令坤;蒋丽忠;王丽萍;余志武;;高速铁路铅芯橡胶支座桥梁隔震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周云;吴从晓;张崇凌;杨光明;;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隔震结构分析与设计[J];建筑结构;2013年24期
8 彭天波;李建中;范立础;;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开发及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郭磊;李建中;范立础;;大跨度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飞;张虎;於亚辉;徐斌;;大跨度拱塔斜拉桥减震隔震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刘俊;王合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刚构连续梁桥中的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3 张华;彭天波;李建中;李文晓;;FRP橡胶支座压缩性能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3期
4 贡金鑫;王雪婷;张勤;;从汶川地震灾害看现行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潘盛山;许文俊;庄年;张哲;;双层桥支座布置对抗震性能的影响[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6 沈朝勇;周敏辉;庄学真;金建敏;马玉宏;林佳;赵歆冬;;低硬度大直径橡胶隔震支座竖向荷载作用下钢板应力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7 周锐;王浩;宗周红;陈政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减震控制装置参数的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8 袁涌;朱昆;熊世树;资道铭;;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及隔震效果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3期
9 袁万城;韦正华;曹新建;荣肇骏;;拉索减震支座及桥梁抗震设计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10 沈银澜;范重;张培基;;建筑结构球形支座设计分析[J];钢结构;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万城;韦正华;曹新建;荣肇骏;;拉索减震支座及桥梁抗震设计应用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2 袁涌;朱宏平;熊世树;;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及隔震效果分析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林鹏;黄凯珠;李子昌;郑文炜;周维垣;;汶川地震对桥梁结构破坏的影响与启示[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4 沈朝勇;周福霖;温留汉·黑沙;马玉宏;陈洋洋;;不同桥梁隔震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5 陈飞;郭凯敏;高占阳;李洪泉;;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6 柏小勇;杨扬;魏红一;王志强;闫兴非;;结构参数对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4年
7 李永波;闫兴非;郭卓明;王志强;魏红一;;既有城市高架桥抗震能力评价与加固分析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4年
8 李学超;王雄;李洪营;;附加黏滞阻尼摩擦摆隔震典型结构近断层地震响应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9 陈淋册;刘天宇;王滨;李林妹;;不同抗震规范设计地震动的对比分析研究[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10 罗致;李建中;;跨断层斜拉桥地震响应特征研究[A];2014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桥隧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地震作用下桥梁梁体与横向挡块动态碰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于芳;列车荷载及地震作用下隔震铁路桥梁的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贾俊峰;桥梁三维隔震分析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金龙;地震作用下多塔斜拉桥失效模式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常峰;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支座摩擦·限位装置·基础非线性)[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6 夏修身;铁路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7 周大兴;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8 郭风琪;在役石拱桥评估与加固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陈令坤;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响应及走行安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李金贝;公路填方路基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思佚;某公路桥非隔震和隔震方案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孙聪;榫减震系统的研究及其在大跨度连续梁桥上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韩长运;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构扭转不规则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石岩;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横向碰撞反应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1年
5 张明明;薄壁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静;高烈度地震山区梁桥的选型和抗震构造[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米晓玲;高层隔震结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洪静;设置E型钢阻尼装置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延芳;桥梁桩基承台抗震设计[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闫燕红;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及温度效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钱华;夏培华;宋泽冈;张凯;;大跨长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地震响应[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刘文光,周福霖,庄学真,冯德民,三山刚史,加藤泰正;铅芯夹层橡胶隔震垫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3 方海;李升玉;王曙光;刘伟庆;;高烈度区连续梁桥的减震设计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6期
4 叶爱君;范立础;;大型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5 王克海;李茜;韦韩;;国内外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6 柳春光,林皋;桥梁结构push-over方法抗震性能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周云,刘季;加劲阻尼装置在建筑抗震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1997年01期
8 王克海,朱f^;斜拉桥结构基于模态分析的减震控制研究[J];工程力学;2002年01期
9 王克海;李茜;;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J];工程力学;2007年S2期
10 李永学;刘贵位;;钢筋混凝土矩形桥墩的延性抗震分析[J];公路;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国庆;黄庆祥;;减隔震桥梁的能力谱分析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2 刘延芳;叶爱君;;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2期
3 乔治.李;扎克.梁;;罕遇地震作用下当前减隔震技术的局限性[J];公路;2009年05期
4 邵楠楠;;桥梁结构减隔震技术的研究[J];北方交通;2009年06期
5 王统宁;刘健新;于泳波;;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桥梁空间动力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6 燕斌;冯云成;;厦漳跨海大桥南汊北引桥减隔震方案设计[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7 吴运达;;浅析桥梁减隔震设计[J];科技资讯;2010年30期
8 张宁;Marioni;吴惠卿;;桥梁减隔震设计与新型减隔震装置[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年06期
9 孔令俊;陈彦北;姜其斌;;太白路桥减隔震设计分析[J];铁道建筑;2012年09期
10 侯冠文;;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纵向减隔震设计[J];中国市政工程;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燕斌;冯云成;;厦漳跨海大桥南汊北引桥减隔震方案设计[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志强;;减隔震技术在我国桥梁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王淑波;袁万城;范立础;;桥梁减隔震分析的弹性反应谱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4 袁万诚;盛善定;胡世德;范立础;;悬索桥支座的减隔震效能分析[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5 李峰;柳建设;刘鹏;;分离式减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半中承式系杆拱桥的应用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6 管仲国;李建中;;城市快速路高架桥抗震体系选择与经济性对比——上海浦东内环线改扩建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杜仲莹;保障房建设将用上减隔震技术[N];昆明日报;2012年
2 记者 蒋敏;我省全面推进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N];云南日报;2012年
3 李萌;减隔震技术助力云南“防震减灾”[N];云南科技报;2014年
4 记者 杜仲莹;全国近半减隔震建筑在云南[N];昆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泳波;减隔震桥梁的空间动力分析及动力试验[D];长安大学;2004年
2 王炎;铁路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易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杨风利;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雯;高烈度地震区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初步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2 刘锡媛;山区桥梁减隔震技术的适用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刘丹;等截面多跨连续梁桥减隔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显杰;塘汉快速路工程永定新河桥减隔震效果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5 范效贵;桥梁减隔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彭伟;减隔震桥梁非经典阻尼问题与简化分析方法[D];同济大学;2006年
7 张玲;青州大桥的减隔震分析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8 黄子渝;高速铁路连续箱梁桥减隔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王丽萍;高速铁路桥梁减隔震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向凯;定海大桥地震响应及减隔震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混凝土连续梁桥减隔震性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8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