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透水混凝土地面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4:13

  本文关键词: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透水混凝土地面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融雪化冰装置 透水地面 混凝土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地面积雪和结冰现象严重,给城乡交通运输和人民安全出行带来不利影响,各地区每年都不得不抽调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清理。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机械清除或者喷洒融雪剂的方式来进行除雪,前者具有工作效率较低、除雪不彻底以及工作需中断交通等缺点;后者会产生钢筋、钢纤维锈蚀,道路表面剥落,影响路边植被生长,造成土壤硬化贫瘠等耐久性和环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透水混凝土地面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精细混凝土基材研究研究合理地选取相应材料,通过试验进行前期试配,在试配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经验和其它研究资料,不断优化调整各成分配置比例,进行试拌,选出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并对其抗压强度、自密实特性和冻融性能进行相应的试验。通过抗压试验,测定精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过自密实特性测试,评价新拌精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通过试验室快速冻融试验,研究精细混凝土抵抗冻融作用的能力。(2)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混凝土地面发热性能应用研究比较现阶段主要除冰雪方法的优缺点,综合考虑系统末端的发热装置,选择碳纤维发热线作为内置融雪化冰装置,选用硅胶外被碳纤维发热线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发热线在基材中不同间距和不同深度布设对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制作了混凝土薄板和厚板两种试件,设计不同间距混凝土薄板温升试验、不同深度混凝土厚板温升试验和混凝土板不同基材导热性对比试验,研究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混凝土地面发热性能。(3)整体地面的透水性能设计考虑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混凝土地面在使用阶段所面临的冻融等问题,研究通过对城市排水系统结构设计和改造,进行有组织排水、渗水,来改善整体地面的透水性能;分析影响地面系统透水性的影响因素;设计渗水管线,确保在大量降水流入时,将水沿管线迅速分散至周围土体内,而当土体内水超出设计溢出水位时,将水传给低坡度或排水管网;设计用于将渗水管线和原有排水管网相连接的连接口。(4)透水混凝土地面的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推广价值分析从经济成本、融雪效果以及绿色环保方面对透水混凝土地面的内置融雪化冰装置展开效益分析,对该装置初试投资进行概算,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针对现有应该情况进行解释,对其应用推广价值展开分析。
【关键词】:融雪化冰装置 透水地面 混凝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6.2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9-12
  • 1.1.1 课题研究意义9-10
  • 1.1.2 国外融雪化冰技术现状10-11
  • 1.1.3 国内融雪化冰技术现状11-12
  • 1.2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12-14
  • 1.2.1 课题研究内容12
  • 1.2.2 研究方法12-14
  • 2. 精细混凝土基材配比的研究14-27
  • 2.1 引言14
  • 2.2 精细混凝土基材配比14-19
  • 2.2.1 材料要求15-16
  • 2.2.2 配置思路16-18
  • 2.2.3 配合比试配与确定18-19
  • 2.3 自密实性能19-22
  • 2.3.1 试验项目19
  • 2.3.2 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试验方法19-20
  • 2.3.3 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试验方法20
  • 2.3.4 拌合物试验结果及性能指标20-22
  • 2.4 抗冻融性能22-27
  • 2.4.1 试验项目22-23
  • 2.4.2 试验方法23-24
  • 2.4.3 试验结果24-27
  • 3 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混凝土地面发热性能应用研究27-38
  • 3.1 融雪化冰装置的选取27-28
  • 3.2 碳纤维发热线常温下通电升温试验研究28-30
  • 3.3 内置碳纤维发热线的电热性能试验30-38
  • 3.3.1 混凝土薄板温升试验30-31
  • 3.3.2 混凝土厚板温升试验31-33
  • 3.3.3 混凝土板不同基材导热性对比试验33-38
  • 4 整体地面的透水性能设计概述38-43
  • 4.1 引言38
  • 4.2 设计思路38-42
  • 4.2.1 前期影响因素38-40
  • 4.2.2 渗水管线和连接口40-41
  • 4.2.3 设计流程图41-42
  • 4.3 注意事项42-43
  • 5 透水混凝土地面的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推广价值43-45
  • 5.1 效益分析43
  • 5.1.1 减少除雪人力成本和设备投入43
  • 5.1.2 融雪效果突出43
  • 5.1.3 绿色环保43
  • 5.2 推广前景43-45
  • 5.2.1 现有应用情况43-44
  • 5.2.2 推广前景44-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环保道路融雪车研制成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2 朱强,赵军,刘益青;太阳能——土壤蓄热技术在公路融雪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05年14期

3 田莹;张楠;;“盐”水融雪何时被叫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6年01期

4 王庆艳;李维仲;;太阳能-土壤蓄热融雪系统融雪机理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8年11期

5 高青;刘研;林密;;道路融雪地能利用热循环基本性能模拟分析[J];公路;2009年07期

6 刘研;高青;黄勇;于鸣;张忠进;;地能利用中道路融雪逐年运行过程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7 贺青山;刘志辉;魏召才;;基于水热平衡的融雪过程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8 西川肇;丸安隆和;诸一骅;;利用人造卫星资料研究山地流域的融雪预报和流量预报方法[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7年04期

9 张肇富;道路地热融雪系统[J];市政技术;1999年04期

10 朱校斌;王新亭;周利;于艳卿;杨沛珊;邹晓兰;孟昭才;康兴伦;;安全绿色环保融雪除冰剂研究[J];科学中国人;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华;杨晓丹;张国平;赵琳娜;;2009年3月中旬新疆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高青;林密;刘小兵;马纯强;李明;黄勇;;集热蓄能路面融雪化冰过程模块化构造[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先觉;;高速公路融雪除冰技术现状与解决方案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田华;杨晓丹;张国平;赵琳娜;;2009年3月中旬新疆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胡文举;姜益强;姚杨;马最良;;桥面热力融雪模型的建立[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纪洪健;;冬季道路积雪和冰晶消除技术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张睿;曹建华;鄂毅;;人民日报社卫星主站天线融雪除冰系统设计[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8 杨磊;邵化新;;浅谈氯化钙在堤防道路融雪中的应用[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傅华;肖继东;杨志华;李聪;沙依然;;库玛拉克河流域盛夏最大可能融雪雪量估算[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10 张亮;刘道平;钟栋梁;薛相美;李刚;;道路地热融雪化冰研究现状[A];第十三届全国热泵与系统节能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东亮;本市自主研发融雪屋亮相[N];北京日报;2012年

2 通讯员 廖志米;泽普县认真做好融雪性洪水防御工作[N];喀什日报(汉);2007年

3 张鸣岐;清融雪预案保出行安全[N];天津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丹邋董晓勋 李锐;融雪防冻全面有序展开[N];长江日报;2008年

5 记者 靳晓磊;三级预警应对冬季降雪[N];石家庄日报;2008年

6 记者 孙曦 通讯员 王东坡 江秀龙;融雪铲冰工作实现机械化[N];首都建设报;2008年

7 记者 张鸣岐 通讯员 张志顺;动员全市力量加快清雪进度 确保主干道路清除干净[N];天津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吴楠;全新理念开发双向环保融雪技术[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陶晓波;新疆长传局为民航加装卫星天线融雪装置[N];人民邮电;2008年

10 记者 陈西艳;新区清融雪预案发布[N];滨海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宁;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温—湿耦合融雪模型及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华军;流体加热道路融雪传热传质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尉学勇;西藏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太阳能融雪(冰)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赵宏明;布置碳纤维发热线的混凝土路面及桥面融雪化冰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侯作富;融雪化冰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刘凯;融雪化冰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黄勇;路面融雪化冰及太阳辐射吸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屠艳平;地源热泵系统融雪化冰可靠性设计及神经网络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郭德栋;基于微波与磁铁耦合效应的融雪除冰路面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高洁;高山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融雪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清楠;太阳能—土壤蓄热融雪系统应用软件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郑跃龙;融雪撒布机预湿装置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3 穆鹏;降雪、积雪、融雪离子特征及秸秆覆盖下融雪过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4 冯雷;融雪抑冰材料的研发及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泽仁多吉;复合型融雪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王小娟;道路融雪化冰—地源热泵复合式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郝如东;内置融雪化冰装置的透水混凝土地面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张磊;道路融雪化冰特性实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9年

9 龚龙;石墨水泥砂浆注浆钢纤维混凝土融雪及有限元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庆艳;太阳能—土壤蓄热融雪系统路基得热和融雪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4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44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0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