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倾软硬岩互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缓倾软硬岩互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缓倾软硬岩互层 模型试验 开挖 注水 变形破坏机制
【摘要】:以宜巴高速公路沿途彭家湾软硬岩互层边坡为工程依托,依据地质分析及相似理论建立缓倾软硬岩互层边坡室内模型,采用开挖试验及和注水软化试验来模拟实际中的工程开挖(或河谷下切)和雨水浸润软化过程,研究缓倾软硬岩互层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在开挖及雨水软化两种工况下,该类软硬岩互层边坡的变形模式都是前期的滑移拉裂变形和后期的整体蠕滑变形,破坏模式是以深部软层为滑动面的整体滑移;硬岩层与软岩层的变形情况略有不同,硬岩层以整体蠕滑变形为主,而软岩层以滑移拉裂变形为主;深部软岩层的状态变化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影响非常关键;工程开挖(河谷下切)及雨水入渗都会对该类缓倾软硬岩互层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开挖导致的临空面及微裂隙是滑坡发生的基础,水是滑坡发生的条件和诱因。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缓倾软硬岩互层 模型试验 开挖 注水 变形破坏机制
【基金】:西部交通科技项目(No.2009353342540)
【分类号】:U416.14
【正文快照】: 1引言软硬岩互层岩质边坡是指由强度差异较大的两组或两组以上岩体成互层状结构组成的边坡,广泛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中华南[1],尤其是红层、变质岩、煤系地层等分布的地区。由于软岩与硬岩的岩性差异较大,边坡的差异风化越加明显,而该类边坡的地质构造条件又往往比较复杂,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斌;黄润秋;;软硬岩互层边坡崩塌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2 许强;黄润秋;殷跃平;侯圣山;董秀军;范宣梅;汤明高;;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3 李廷勇,王建力;中国的红层及发育的地貌类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黄润秋,赵松江,宋肖冰,许强;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滑坡形成过程和机理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1期
5 丁秀丽,付敬,刘建,盛谦,陈汉珍,韩冰;软硬互层边坡岩体的蠕变特性研究及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6 左保成,陈从新,刘小巍,沈强;反倾岩质边坡破坏机理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7 刘宏;宋建波;向喜琼;;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小危岩体失稳破坏模式与稳定性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8 吴红刚;马惠民;侯殿英;周德培;冯君;;青海高原龙穆尔沟红层滑坡变形机制的地质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9 边亚东;张玉国;常利武;;边坡变形破坏模式识别系统的实现[J];岩土工程技术;2006年03期
10 程强,周永江,黄绍槟;近水平红层开挖边坡变形破坏特征[J];岩土力学;200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玉环;西南地区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果;强震条件下层状岩体斜坡动力失稳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前卫;朱合华;丁文其;郑七振;夏凯成;;直立岩质边坡的渐进性破坏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2 许年春;吴同情;秦娟;;岩石蠕变对边坡支挡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3 叶润青;牛瑞卿;邓清禄;张良培;赵艳南;吴婷;江齐英;;基于多源数据三维可视化集成的高切坡解译[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范宣梅;许强;黄润秋;徐志文;刘天翔;葛华;;四川宣汉天台特大滑坡的成因机理及排水工程措施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刘云鹏;黄润秋;邓辉;;反倾板裂岩体边坡振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马艳波;裴向军;黄翔超;;震裂斜坡软岩崩塌成因机制与稳定性评价[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邬爱清;杨启贵;周火明;丁秀丽;尹健民;姜小兰;;清江水布垭枢纽地下厂房岩石力学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4期
8 邹丽芳;徐卫亚;宁宇;郑文棠;;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5期
9 蒋昱州;徐卫亚;朱杰兵;王瑞红;杨圣奇;;含断续软弱夹层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2期
10 何金平;施玉群;龚静;;混凝土坝时效变形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朝;戴福初;李宏杰;许领;赵春宏;刘振波;;220kV盐津变电所开挖边坡变形机制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延涛;刘高;康胜;毛深秋;崔凯;;秦峪滑坡的时空格局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蒋昱州;徐卫亚;王瑞红;王伟;;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程强;周德培;寇小兵;;红层软岩地区公路建设中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程强;黄绍槟;周永江;;红层软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公路病害[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蒋昱州;徐卫亚;王瑞红;;考虑温差影响的神经网络岩石流变模型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简文星;王志俭;殷坤龙;;三峡库区万州缓倾角红层基岩滑坡启滑机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程强;;红层软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唤龙;孙毅;周德培;肖世国;;红层堆积体高边坡坡体结构及变形规律[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韩冰;王芝银;;分级加卸载条件下岩石流变参数估计研究[A];全国岩土工程反分析学术研讨会暨黄岩石窟(锦绣黄岩)岩石力学问题讨论会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春林;滇中红层地下水富集规律及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张永安;滇中红层路堑边坡与路堤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军霞;西藏隆子县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非线性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5 周斌;湘西红砂岩顺层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0年
6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周立荣;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及生态防护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宋玉环;西南地区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聪;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演化预测预警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唐红梅;群发性崩塌灾害形成机制与减灾技术[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仰强;石膏蠕变特性及矿房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德成;丁家坟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春生;强震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地震响应与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王雄博;印台山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5 杨博;云南某特大桥桥基岸坡岩体稳定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彭国喜;西南山区“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的形成条件与失稳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侯伟龙;陡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大型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肖尧;卡拉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翟国军;中江冯店垮梁子滑坡基本特征与变形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余业;反倾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秋雁;试论软岩支护的理论基础[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2 愪保平;赵阳升;赵延林;徐素国;;含高盐份泥岩夹层的盐岩蠕变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费鸿禄;赵昕普;;爆破振动对岩质边坡累积损伤影响实验研究[J];爆破;2009年04期
4 李夕兵;张义平;刘志祥;左宇军;王卫华;;爆破震动信号的小波分析与HHT变换[J];爆炸与冲击;2005年06期
5 魏玉峰;聂德新;吕生弟;杨永明;赵海营;;溃曲软硬相间顺层斜坡滑移-弯曲破坏机制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丁秀丽,刘建,刘雄贞;三峡船闸区硬性结构面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4期
7 沈泰;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8 彭定,陈玲玲;三峡船闸高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6期
9 何蕴龙,陆述远,段亚辉;岩石边坡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8年04期
10 彭瑛;刘文婷;张志;毛伟;彭丹;;基于遥感调查的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强;周德培;寇小兵;;红层软岩地区公路建设中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云;公路隧道围岩大变形的预测预报与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周应华;红层路堑边坡失稳机理及加固防护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曹运江;含软岩高边坡稳定性的系统工程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义平;爆破震动信号的HHT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赵建军;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魏云杰;中国西南水电工程区峨眉山玄武岩岩体结构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卢书强;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开挖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段海澎;山区高等级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及动态设计的地质工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汪茜;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民;软岩边坡变形失稳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范宣梅;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与防治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吴鑫;岩质高边坡岩体结构面快速调查及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兰昌义;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层间层内错动带成因及工程性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珍;基于振动信号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佳;爆破振动对高陡边坡的作用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伟;近断层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和能量谱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八二;保腾高速公路龙江特大桥桥基边坡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陈婷艳;航天器运动部件振动特性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陈浩;黄登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开挖变形响应及其评价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碧辉;李华秀;姚明伙;;巫山县龚家方至独龙一带斜坡变形破坏机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2 刘鹏;张俊;韩永昌;何军;马坤;;东兴场隧道水平岩层变形破坏机制的物理模拟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王春磊;赵怀;马富存;徐飞飞;;迭部县黑多2~#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年03期
4 王华;;桥基岸坡变形破坏机制物理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7期
5 吉随旺,张倬元,王凌云,刘汉超;近水平软硬互层斜坡变形破坏机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03期
6 肖旦期,胡华,董云;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底摩擦试验模拟[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4年01期
7 刘桂琴;刘宏;王睿;;某机场高填方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2期
8 王永刚;丁文其;唐学军;;阳坡里隧道纵穿滑坡体段变形破坏机制与加固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7期
9 骆银辉,朱春林,李俊东;云南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其危害防治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5期
10 石玉成;付长华;王兰民;;石窟围岩地震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宝魁;孙玉科;;白灰厂滑坡及其变形破坏机制研究[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2 卢全中;赵法锁;彭建兵;;某可溶性软弱基座型斜坡的破坏方式及变形破坏机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超;四川省阆中市望垭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翔;甘肃舟曲锁儿头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朱剑;雅泸高速公路筲箕湾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娜;撒落型散粒体斜坡变形破坏机制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玉川;缓倾煤层采空区上覆山体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全明;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倾倒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5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