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澳大利亚公路几何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澳大利亚公路几何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公路 几何设计 技术指标 澳大利亚 对比分析
【摘要】:结合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设计实例,阐述中国及澳大利亚两国规范关于公路几何设计指标选取的异同。通过对公路基本标准、平曲线半径、超高、加宽、缓和曲线、纵断面纵坡、竖曲线以及线形组合设计的对比研究表明:澳洲规范对于净空和视距要求高,竖曲线最小半径较大,其余指标限值比我国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下参数取值以及设计理念、方法有别,相对于我国规范严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澳洲规范总体要求比较灵活和宽松,设计者可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作者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公路 几何设计 技术指标 澳大利亚 对比分析
【分类号】:U412.3
【正文快照】: 澳大利亚公路交通建设和管理非常系统和完善,全国公路总长约81万km,每万平方千米约1 040 km公路,人均汽车拥有量居全球第6(2011年)。在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以及对之前国内技术标准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交通和公路运输局联盟于2006年首版发行了《公路设计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子剑;美国高速公路几何设计(上)[J];国外公路;2001年02期
2 彭彦忠;;中美两国公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J];中外公路;2007年03期
3 李保国;靳媛媛;;欧洲与我国在高速公路几何设计方面的异同[J];公路;2011年07期
4 陆旭东;陈济丁;;我国公路环保关联性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鹏;丁克伟;夏顶;;弯桥上简支梁板布设法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董英杰;;水网地区高速公路改移工程设计要点分析[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3 林声;;基于变加速度的高速公路平直路段运行速度模型优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陆兆阳;焦思红;王博;;红土山段省道滑坡要素勘查分析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潘福全;张丽霞;陆键;项乔君;陆林军;;接入管理技术在公路交叉口安全改善中的运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陈孝;;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探讨[J];才智;2011年03期
7 张家平;陈化新;于文勇;;运用切基线法测算卵形曲线要点解析[J];测绘工程;2010年01期
8 田军;;山区枢纽互通立交设计思路[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9 高盼;郭广礼;;基于最小二乘法道路平面曲线拟合[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年02期
10 崔志伟;孙家驷;高辰生;;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及分流点的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平;涂万堂;何冬梅;;高速公路上车辆爆胎事故的动力学分析及对策[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飞;戈若愚;左仁广;罗庆;;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车辆刹车毂温度预测模型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舒建军;;铜玉路改扩建方案和新建方案的论证[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4 涂黄黄;;怀通高速公路互通设计分析[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胜平;文明勇;陈金霞;龙清华;;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在改扩建公路中的应用[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何明刚;田泽垠;丁心香;;浅谈山区避险车道设计与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7 付子江;;立交桥设计因素及总体原则浅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秦涛;许振辉;费韵;李俊磊;;基于设计数据的道路三维动态建模[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廖芳龄;徐鸣锋;;苏锡高速公路新安枢纽设计体会[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晓春;彭德贵;;宝界公园内上山道路设计的几点体会[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小红;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避险车道的设置研究与安全性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冯心宜;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玮;基于驾驶员动态视觉的视距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振宇;从车辆制动系热性能分析公路长下坡设计合理性[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雪峰;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运行车速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闫小勇;线路中线GIS组件模型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9年
7 杜小青;公路建设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贾淑玲;基于生产物流分析的钢铁企业运输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付永恒;基于路况信息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朱时雨;长白山区高速公路景观地域性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朝庆;韩跃杰;许福;董荟青;;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赵建三;周林;张正;;高速公路选线模型优化的遗传算法设计[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1期
3 唐云,吴林;运行速度的试算及探讨[J];公路;2005年07期
4 程建川;张健康;陈景雅;袁浩;史桂芳;王晓颖;;简论道路综合敏感性设计理念[J];公路;2007年07期
5 张健康;陈景雅;高建新;;综合敏感性设计理念在宁常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2008年05期
6 刘子剑;美国高速公路几何设计(上)[J];国外公路;2001年02期
7 陆旭东;鲁亚义;李子军;陈济丁;陈建业;;长白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吉林至延吉高速公路为例[J];中外公路;2008年03期
8 陆旭东;高磊;韩继国;陈济丁;范达;;长白山区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年09期
9 王倜;陆旭东;张传武;;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建设中的植物保护技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年01期
10 田志忠;西欧高速公路考察启示录[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纯耀;李悦;;公路几何设计和安全[J];交通标准化;2007年08期
2 丁雪英;何立琛;;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3期
3 徐浩;代若愚;;基于驾驶员操纵强度的公路几何设计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4 冀永安;;谈谈公路几何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4期
5 古劲松;;浅谈如何利用高质量的公路几何设计保证交通安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9期
6 程建川,李方;公路几何 CAD 中的稳健计算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7 李ng平;;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几何设计 增加交通安全[J];交通标准化;2007年06期
8 裴永生;;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J];民营科技;2009年06期
9 谢进通;;论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系[J];交通标准化;2010年11期
10 程建川,李方;公路几何设计中横断面计算方法[J];公路;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波涛;贾志强;;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本文编号:603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0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