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老化性能及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橡胶沥青老化性能及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AR) 老化特性 短期老化 溶胀反应
【摘要】:制备了符合技术要求的橡胶沥青,确定了橡胶沥青模拟短期老化试验的适宜温度,通过老化模拟试验评价了橡胶沥青的老化规律.针对橡胶沥青短期老化设计了老化特征试验,并进行了胶粉单独短期老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模拟短期老化温度应采用与实际施工温度相对应的180℃;橡胶沥青短期老化过程中橡胶沥青内部仍进行着剧烈的溶胀反应,此作用有可能超过橡胶沥青的老化作用,从而导致一些流变特性规律与老化趋势相反;橡胶沥青实际施工过程中,沥青对胶粉有隔氧保护作用,橡胶颗粒在沥青里主要发生溶胀反应,老化作用很小,从而提高了橡胶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诺丁汉大学诺丁汉交通工程研究中心;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AR) 老化特性 短期老化 溶胀反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572)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4M562361) 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LHSYS-2014-010)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3.诺丁汉大学诺丁汉交通工程研究中心,诺丁汉市诺丁汉郡NG7 2RD;4.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74;5.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96)废轮胎橡胶沥青(AR)以其良好的耐温变、抗疲劳、抗滑性能,以及可降低路面噪音、筑路成本和废物循环利用等优势受到筑路界的高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萍;单宝龙;孙敬军;高会娟;王雷;王洪猛;;橡胶改性沥青的老化及再生[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李旭日;梁悦;孙影;方庆红;;轮胎胎面胶老化交联密度与机械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2008年02期
3 康爱红;周鑫;吴美平;孙立军;;环境因素组合作用下TOR橡胶沥青老化试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秦永春;黄颂昌;苏玉昆;孙立军;;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在施工阶段的老化程度[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沅峰;吴超凡;张继森;吴盛华;;3种添加剂温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比较[J];公路;2011年07期
2 王达;;沥青路面混合料松散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11期
3 何东坡;吴乃明;;Evotherm温拌剂对沥青老化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5期
4 赵磊;高亮;;枕下套靴硬化对预应力配筋弹性长枕强度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聂浩;;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年03期
6 刘延强;李俊;李春香;韩森;;加工工艺参数对橡胶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4期
7 刘延强;李俊;李春香;韩森;;加工工艺参数对橡胶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6期
8 马德科;马晓燕;;正交设计分析橡胶沥青性能影响因素[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7期
9 张久鹏;杜慧;裴建中;徐士翠;;基于正戊烷沥青质的温拌沥青老化动力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肖鹏;王颖倩;史杉杉;;橡胶沥青老化特性的线性分析与综合评价[J];公路;201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科;何唯平;赵欣平;李明;;温拌沥青技术的发展概述[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2 邓烨;张德欧;;生产工艺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建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王永洪;端羟基聚丁二烯桥接2,2'-甲撑(或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及其对天然橡胶抗热氧老化作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宿秀丽;隧道沥青混合料温拌阻燃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姚辉;微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王春;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夏世德;利用电子废弃物中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沥青的技术工艺与设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航;掺温拌剂的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娟娟;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并用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孟良;温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张宏雷;废旧轿车轮胎在沥青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鲁高群;温拌温补型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贾颖华;橡胶硫磺硫化交联密度表征方法研究及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王思静;溴化丁基橡胶的老化行为及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8 章顺风;Evotherm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冉维廷;温拌沥青混合料沥青降粘机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10 卜少华;异戊橡胶的老化与防老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衡;杨大田;;沥青膜厚度对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质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蒋德林;廖克俭;;废旧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王鹏;郭成超;曾凡奇;;沥青老化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4 Amar K Mohanty;;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gnins Isolated from Caraganasinica Using FT-IRand NMR Spectroscopy[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9期
5 赵志军;陈明宇;吴少鹏;唐敏;;沥青的老化机理与性能研究[J];建材世界;2009年02期
6 唐颂超,陆冲,李学岱,吴张永,周达飞;校准曲线法测定SB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及交联键结构[J];合成橡胶工业;2003年01期
7 胡阳;段宁宁;王雷;李丹东;石薇薇;李海涛;范宝强;;道路沥青再生养护剂性能试验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0年05期
8 刘崇理;;沥青路面的再生机理与再生剂研究[J];北方交通;2010年05期
9 贾红兵;祝丽娟;蒋静;蒋琪;王经逸;房尔园;;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溶聚丁苯硫化胶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杭祖圣;谈玲华;黄玉安;居法银;应三九;;半封闭一步热解法制备层状类石墨相C_3N_4及其性能表征[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闻;掺加TOR橡胶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首条橡胶沥青路竣工[J];石油沥青;2008年05期
2 ;河南高远研制成功橡胶沥青生产设备[J];石油沥青;2008年01期
3 佟军华;;盘锦钢丝胎橡胶沥青性能实验研究[J];北方交通;2008年06期
4 孙大权;徐晓亮;吕伟民;;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参数的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白国涛;;橡胶沥青技术概述[J];北方交通;2008年09期
6 杨永顺;曹卫东;李英勇;张崇高;;橡胶沥青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5期
7 吴浪;;橡胶沥青演绎2008道路新主张[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1期
8 ;本刊特稿[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2期
9 吴浪;;国内最长橡胶沥青道路花落正中[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2期
10 杨人凤;刘平;;橡胶沥青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滨;李晓林;张立群;;橡胶沥青温拌技术开发与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松;彭兰;何爱军;;橡胶沥青粘接防水层应用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建伟;;浅议橡胶沥青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文元;姜勇杰;覃昌春;;橡胶沥青的技术特质及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邓烨;张德欧;;生产工艺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陈敏;;橡胶沥青在“白改黑”项目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黄文元;;环保+路用性能好 橡胶沥青应用两大驱动力[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Jack Van Kirk;舒玫;;采用低厚度橡胶沥青拌和料可以提高公路修复的成本效益[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国清;王文军;;乳化橡胶沥青的路用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第七届优秀论文集[C];1998年
10 朱琪;廖芳龄;;浅谈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林雨 实习生 桑慧;橡胶沥青市场前景看好[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李太杰;橡胶沥青及其制作工艺设备初探[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张瑜;湖北国创橡胶沥青通过武麻路“大考”[N];中国交通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孟庆丰 采写;十年磨剑 中国橡胶沥青技术终成大器[N];中国交通报;2009年
5 杜小卫;江苏大力推广橡胶沥青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路鸣;君达橡胶沥青推广前景看好[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记者 刘洋;绍诸高速公路成功试用橡胶沥青[N];中国交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卓敏;橡胶沥青:舒适减噪的公路床[N];国际商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朱振宇;专家称橡胶沥青亟待推广[N];科技日报;2009年
10 林兰;沥青国际峰会探讨沥青行业发展趋势[N];中国建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立平;基于DMA方法的橡胶沥青粘弹特性和高温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强;橡胶沥青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王新宽;橡胶沥青室内制作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王道锋;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齐亚妮;新疆强紫外线地区橡胶沥青室内模拟老化实验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朱德斌;广东地区高速路橡胶沥青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翔;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马晓燕;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陈薇;橡胶沥青高温黏弹性能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9 董慧珠;橡胶沥青透水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研究及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维萍;橡胶沥青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5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0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