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桥摩擦摆支座参数分析与优化
本文关键词:连续梁桥摩擦摆支座参数分析与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连续梁桥 摩擦摆支座 隔震率 参数分析 优化 模糊逻辑控制 隔震性能指标
【摘要】:为实现用于连续梁桥的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的最优化,以位于高烈度区的(48+66+48)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西安太白大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应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该桥在不同摩擦摆支座参数组合下的隔震效果,研究支座参数对隔震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理论,引入摩擦摆支座综合隔震性能指标,对支座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弯矩隔震效果明显,位移隔震效果分歧较大;通过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可实现弯矩、位移隔震效果的平衡;为实现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最优化,摩擦系数需控制在0.06~0.10。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摩擦摆支座 隔震率 参数分析 优化 模糊逻辑控制 隔震性能指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04)~~
【分类号】:U443.36
【正文快照】: 1引言在中小跨径桥梁体系中,混凝土连续梁桥以其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挠曲线平缓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适应连续梁梁体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而不致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常规方法是在同一联内纵向设置1个固定支座。研究表明,在大震作用下,这种设置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黎园;房贞政;张春潮;;多跨预应力连续梁桥摩擦摆隔震支座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2 龚一琼,胡勃,袁万城,胡世德;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许莉;祁皑;;多跨混凝土连续梁桥隔震措施研究[J];桥梁建设;2014年02期
4 焦驰宇;胡世德;管仲国;;FPS抗震支座分析模型的比较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成;杨琼;魏明宇;李英民;;增量动力分析中的地震作用特征差异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孙文;;试论桥梁抗震设计方法[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3 耿江玮;朱东生;向中富;包桂钰;;非规则连续梁桥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李贵乾;郑罡;王军;;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Ⅱ):试验结果评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张旭;张奔牛;;地震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反思[J];重庆建筑;2010年10期
6 袁晓静;张浩阳;刘凡;;长细比对柔性桥墩柱滞回性能影响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7期
7 刘东;贾智信;孙长军;宋凯;陈亮;;唐山曹妃甸工业区1#桥工程抗震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3期
8 刘潇潇;;桥梁抗震主要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9 奚灵智;李小刚;韦华;;大跨度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11期
10 史志利,李忠献;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林;于劲;;强震下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稳定性能和抗震设计对策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成;潘毅;赵世春;李彤梅;李英民;;烈度指标函数对IDA曲线离散性的影响[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3 卓卫东;上官萍;谷音;;公路斜交梁桥抗震现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管仲国;李建中;;城市快速路高架桥抗震体系选择与经济性对比——上海浦东内环线改扩建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周振兴;闫兴非;陈巧珊;;新型连续梁用抗震支座(力分布式)的研究、设计和实施[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宋恒扬;;汶川大地震桥梁震害对山区既有简支梁桥抗震加固的启示[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7 李国华;戚承志;罗健;;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延性因素的研究综述[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田卿;刘丹;戴公连;;海南省某连续梁延性抗震设计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尚守平;易春荣;;一种贫民百姓用得起的优效隔震层[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10 李海锋;高轩能;崔海琴;罗永峰;;基于损伤控制的新型钢桥墩偏压性能有限元模拟[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鹏;地震作用下桥梁梁体与横向挡块动态碰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周莉;城市桥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6 于芳;列车荷载及地震作用下隔震铁路桥梁的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高波;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贾俊峰;桥梁三维隔震分析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李正;复杂受力条件下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及钢筋混凝土桥梁地震损伤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余文华;CFRP增强高强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贺钢锋;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巩朝;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志荣;公路斜交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吴奕琴;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梁结构抗震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邹永旺;基于概率Pushover的桥梁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永霞;大跨度菱形空间桁架屋盖结构的静动力性能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思佚;某公路桥非隔震和隔震方案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慎丹;近场地震下RC梁式桥抗震设计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瑞杰;袁万城;;国内外桥梁延性抗震构造设计比较[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年02期
2 王克海;李茜;韦韩;;汶川地震对我国地震区划图与桥梁抗震设计的启示[J];工程力学;2010年06期
3 李建中;管仲国;;基于性能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发展[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4 徐秀丽;段好安;郎冬梅;李雪红;刘伟庆;;预应力混凝土大跨连续梁桥隔震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8期
5 邓雪松;龚健;周云;;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苏成;陈海斌;;考虑墩柱弹塑性变形的大跨度桥梁延性抗震分析[J];中外公路;2009年06期
7 贾开武;刘明泉;宋喜民;;近震作用下桥墩变高度隔震梁桥设计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王建强,管品武,李大望;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3期
9 刘延芳;叶爱君;;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2期
10 杨风利;钟铁毅;夏禾;;铁路简支梁桥减隔震支座设计参数的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磊,李丰;曲线连续梁桥计算分析[J];云南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2 王麒;;连续梁桥纵向抗震装置的比较[J];公路;2006年10期
3 赵晋林;;连续梁桥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9期
4 H.Mader;林正清;;在分段修建连续梁桥和连续板桥中由于徐变引起的弯矩重分配的计算[J];中外公路;1978年03期
5 李英勇,崔吉旺,李运恒;高速公路上连续梁桥的拆除[J];华东公路;2000年06期
6 李树东;普通钢筋连续梁桥的裂缝成因与防治[J];山东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7 刘志华;塑性理论在钢筋砼连续梁桥设计中的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2年02期
8 范亮,周志祥,任超;钢筋砼连续梁桥裂缝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刘洪兵,王君杰,孙利民,范立础;连续梁桥线性随机地震响应的概率统计特性[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殷海军,王志强,胡世德;连续梁桥设置阻尼器参数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玲;;介绍一座钢箱连续梁桥的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2 杜晓雷;马万权;李建中;;地震作用下连续梁桥固定墩受力的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徐锡瑶;;园弧曲线连续梁桥的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4 周世军;王华廉;;斜支承箱形连续梁桥的弯扭特性[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5 殷海军;王志强;胡世德;;连续梁桥设置阻尼器参数分析[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6 孙中华;徐锡燕;冯泉钧;;连续梁桥施工中两大问题的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景庆新;孙建渊;石洞;蔡方毅;;拱式连续梁桥的弹塑性稳定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8 杜思义;陈淮;殷学纲;;基于应变模态的连续梁桥损伤识别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9 孙宗光;陈宏广;李晓飞;;曲线连续梁桥支承体系受力与变形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10 刘洪兵;朱f^;;大跨连续梁桥在空间变化地震动下的响应[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杜若原;荆江彩虹连鄂湘[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盛可鉴;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王立峰;大角度V撑蝶形拱式连续梁桥受力性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3 孙松建;连续梁桥地震损伤控制与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通;大跨刚构—连续梁桥的全寿命性能监测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周大兴;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6 孙平义;异形连续梁桥动力特性计算及损伤识别方法[D];吉林大学;2014年
7 龙晓鸿;斜拉桥及连续梁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聂肃非;连续梁桥橡胶铅芯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磊;大跨径刚构—连续梁桥仿真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2 罗浩;连续梁桥施工期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赵东升;刚性支承连续梁桥成桥恒载状态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4 杜得龙;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阶段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D];长安大学;2010年
5 李文霄;深圳大学城预弯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施工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于兰珍;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蒋永祥;连续梁桥安全评价与健康监测[D];长安大学;2011年
8 钟轶峰;三钢混凝土部分预应力连续梁桥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0年
9 吕虹;半连续梁桥加固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10 韩星星;大跨刚构—连续梁桥振动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3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1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