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短连线信号交叉口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发布时间:2017-08-04 22:09

  本文关键词:短连线信号交叉口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交通流特性 模拟 元胞自动机 短连线交叉口 相位差 信号周期


【摘要】:提出了短连线交叉口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采用开放性边界条件,模拟了短连线交叉口的交通流。研究了交通信号灯控制下短连线交叉口的交通流特性。分析了相位差、连线长度、信号周期、产生概率、消失概率对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长连线交叉口来说,短连线交叉口交通流量不仅决定于上游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而且与连线长度、信号周期和相位差相关;连线长度确定时,存在使主干道和支线交通流量达到最大的最佳相位差;随着连线长度的增大,相位差对主干道和支线交通流的影响逐渐减弱;在最佳相位差时,信号周期长度对交通流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关键词】交通工程 交通流特性 模拟 元胞自动机 短连线交叉口 相位差 信号周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61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200)
【分类号】:U491.23
【正文快照】: 0引言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关键元素之一,其交通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路网的效率。交通信号灯是管理交叉口交通运行的重要工具,研究交通信号灯控制下的交叉口对城市交通流的作用规律,对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通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克钊,谭惠丽,刘慕仁,孔令江;一种改进Nagel-Schreckenberg模型在开放边界条件下交通流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10期

2 黄中祥,王正武,况爱武;短期交通流可预测性分析与比较[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3 王正武,黄中祥,况爱武;短期交通流序列混沌识别及预测精度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崔洪军,陆建,王炜;基于对策理论的交通流分配新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7期

5 徐今强,刘智勇;交通流的时间序列建模及预测[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李岩,朱克勤;交通流相变过程的能量谱分析[J];力学与实践;2005年04期

7 周永华,陆化普;交通流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交通与计算机;2005年05期

8 揣锦华,李续龙,许宏科;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交通流检测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张旭涛,贺国光,卢宇;一种在线实时快速地判定交通流混沌的组合算法[J];系统工程;2005年09期

10 贾洪飞;隽志才;高林杰;;微观交通流仿真一体化环境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拥挤交通流非线性模型及仿真[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东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2 董垒;郑小平;;交通流中的力学模型模拟与仿真[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进;史其信;陆化普;;交通流可预测性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温伟刚;蒋海峰;魏学业;;短期交通流的局部分形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余正;刘锦松;张志勇;;交通流问题数学模型的初级讨论[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俊耀;余春艳;;数字荷尔蒙模型下的交通流诱导优化算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崔洪军;陆建;;大型活动交通流时空消散模型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廖大彬;马万经;;网络交通流宏观基本图研究综述[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9 许岩岩;翟希;孔庆杰;刘允才;;基于分类回归树的交通流短时预测[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10 魏超;陆Ym蕾;刘允才;;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速度估计[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一项缓解交通拥堵的举措[N];贵阳日报;2008年

2 刘振兴 王友科;胶宁和杭鞍高架路将实施交通流监测[N];青岛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昕;基于协同学的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宋学文;高速公路扩建期交通流组织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孟梦;组合出行模式下城市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彭博;大范围交通控制与交通流诱导协同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孔祥杰;城市路网交通流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刘玉印;出行者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网络均衡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芳;城市动态路网优化及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强;交通流时间序列的聚类分析方法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曾靖静;组合出行模式下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郑建峰;交通流与区域空间联系的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邹博;高速公路网络交通流调控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6 魏巍;基于视频的交通流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高小平;基于集成过程神经网络的交通流动态预测方法研究与实现[D];北京大学;2008年

8 万一;应急情景下交通流微观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聂硕;车间通信场景中的信息流与交通流作用关系的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西小鸣;不利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流智能控制模型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1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21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