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的路基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正交试验的路基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粉质粘土路基 正交试验设计 动回弹模量 干湿循环
【摘要】:对影响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的因素通过全面分析和筛选,提出以应力状况、湿度有限波动范围、循环次数、压实度等为考究对象。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动态三轴仪对粉质粘土展开一系列的动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在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动回弹模量多水平多因素影响程度的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诸多因素中,干湿循环的湿度波动范围影响最为显著,而后依次是压实度影响、湿度循环次数影响和加载序列影响。进一步说明了干湿循环过程中由于脱湿和吸湿过程不仅破坏了土体的孔隙和骨架结构,而且还造成了不可逆的粘结状态和颗粒间的作用特性。因而通过控制路基湿度波动范围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强度的衰变,确保路基的工作性能。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粉质粘土路基 正交试验设计 动回弹模量 干湿循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8058) 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201309)
【分类号】:U416.1
【正文快照】: 0前言路基作为道路结构支撑体系,投入运营后,受综合因素影响,路基湿度由最优含水率(optimal mois-ture content,OMC)过渡为平衡含水率(equilibriummoisture content,EMC)过渡。在干旱强蒸发地区,受日照强、昼夜温差大影响,路面覆盖效应影响显著,加之受季节性地下水位的强烈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和平,肖夺;干湿循环效应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冬雪;凌建明;钱劲松;王海林;;湿度循环下黏质路基土回弹模量演化规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3 龚壁卫;周小文;周武华;;干 湿循环过程中吸力与强度关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4 杨和平;张锐;郑健龙;;有荷条件下膨胀土的干湿循环胀缩变形及强度变化规律[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5 张芳枝;陈晓平;;反复干湿循环对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6 曹玲;罗先启;;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滑带土干-湿循环条件下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7 李向阳;胡海波;郭威;;干湿循环条件下路基粘土的强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1期
8 吴卫;董城;焦隆华;李志勇;;高液限黏土动态回弹模量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聪;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路基回弹模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樝,吕国华,孙爱新,樊新民;瓜尔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影响美凤蝶滞育蛹发育的主要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3 李小俊;陈颖;贾宇;王立安;;生防菌菌株A的摇瓶培养条件及发酵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4 杨海军;周小苹;;雪梨干酒发酵条件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5 刘红;赵丹微;杨定国;韩长日;;神秘果果皮的抗氧化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6 郑志;吕艳丽;;膜法沼气净化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7 孙晓英;吴莹;徐庆辉;;均匀设计及其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9年07期
8 胡海霞;李家明;秦瑛;见玉娟;;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安徽医药;2010年05期
9 姚志华;陈正汉;;重塑膨胀土干湿过程中细观结构变化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10 陈卫兵;宋丰波;高鹏;;京珠高速K108边坡软弱夹层流变参数的智能反演[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冀丰;史建卫;钱乙余;李晋;;对0201组装中焊膏印刷工艺参数影响的研究[A];2008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曹玲;罗先启;;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滑带土干-湿循环条件下强度特性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光华;龚丽;张进疆;陈海峰;;香蕉片微波真空加工试验研究[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法新;;针孔准直器优化与均匀设计[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5 魏永耀;孙树林;张鑫;郑华章;;膨胀土—胶粉(ESR)抗剪强度与含水量关系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蔡冠梁;韩莎莎;梁涛;;固废处理新技术——改进的硫磺固化技术处理重金属盐的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7 姜伟基;张铬;;硅酸盐水泥_硫硫铝酸盐水泥石膏三元复合胶凝材料试验研究[A];2009预拌砂浆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张永兴;王桂林;;高层建筑岩石洞室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应用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9 杨冀丰;史建卫;钱乙余;李晋;;对0201组装中焊膏印刷工艺参数影响的研究[A];200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丁德云;杨秀仁;鲁卫东;刘维宁;颜傶;;CRD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对邻近结构变形影响数值分析[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爱华;框架结构移位托换节点受力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温世亿;膨胀土渠坡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滕文彦;滨海水网区高速公路路基长期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超;铁路通用货车重车重心合理限制高度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闻心怡;铁电存储器关键工艺与器件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廖映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正交设计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严耿升;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欧祖军;部分因析设计的最优折叠反转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春根;高速加工工具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应用基础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张海光;面向质量的差压式真空注型工艺及系统研究与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丽;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吴胜军;红粘土路基水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强;水性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魏红波;化学机械抛光工艺中相关问题的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0年
5 孙玲玲;基于QFD和DOE的产品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谢宁;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杨圣元;酸雨环境下透水性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彬;受火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闵红光;混凝土及水泥胶砂抗硫酸侵蚀性能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晓宇;金川矿山废石—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管输阻力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承纲,周小文;20世纪土力学的回顾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2期
2 龚壁卫,詹良通,刘艳华,王斌;非饱和膨胀土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5期
3 毛尚之;非饱和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2期
4 戚国庆,黄润秋;土水特征曲线的通用数学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2期
5 刘艳华,龚壁卫,苏鸿;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6 吴德华,王选仓,姚爱玲;陕西关中地区土基回弹模量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7 刘义虎;杨果林;黄向京;;干湿循环作用下水对膨胀土路基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6年03期
8 胡甜;赵健;洪雄杰;郭巍;;干湿循环下红砂岩路基填料压缩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3年08期
9 杨和平,张锐;非饱和膨胀土总应力强度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杨和平,肖夺;干湿循环效应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军义;土—水特征曲线的试验研究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2 李聪;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路基回弹模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献民;廖祥泰;;贵阳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2 李聪;邓卫东;张盛;;考虑非饱和土基质吸力影响的路基回弹模量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4期
3 夏宁;黄琴龙;;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0年01期
4 凌建明;苏华才;谢华昌;官盛飞;;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5 夏宁;黄琴龙;;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预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周文;罗品杰;李跃军;;路基回弹模量变化规律及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4期
7 侯定一,吴文凯;计算机控制野外回弹模量测量仪的研制[J];湖南交通科技;1995年01期
8 杨树荣;拱祥生;黄伟庆;林宏达;;非饱和粘性路基土回弹模量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9 李聪;邓卫东;崔相奎;;干湿循环条件下完全扰动黄土路基回弹模量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10 程志勇;;路基回弹模量的测试方法探讨[J];科技风;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跃东;;路基回弹模量现场检测技术研究综述[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风;削簿十公分 每公里节约54万[N];中国交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海翔;新疆公路路基湿度状况及其对回弹模量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2 于渊卓;瑞赣高速公路特殊土路基回弹模量现场快速检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聪;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路基回弹模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4 段丹军;路基回弹模量的快速检测[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5 雷明轩;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回弹模量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陈文;季节性冰冻区公路路基湿度与模量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2年
7 张娜;填土路基刚性指标及其快速检控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冉武平;乌鲁木齐地区低液限粉性土路基回弹模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邓伟;双向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跳车回弹模量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刘敬;高速公路挖方路段路基水分迁移特性及路基回弹模量预测[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0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5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