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信道建模
本文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信道建模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交通系统 通信信道建模 各向异性散射 自回归模型法
【摘要】:由于高速移动,车车、车路通信信道存在较大多普勒频移,同时接收信号到达角不符合均匀分布。针对该特点,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信道建模,一种是采用R.von Mises提出的概率密度谱函数对多径散射信号到达移动接收机的角度进行建模,另一种是通过研究接收机和发送机之间相对运动进行建模。采用自回归模型法,根据不同的到达角平均方向、发射机和接收机速度比率和到达角宽,建立了不同的车车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道理论值与仿真值基本一致,同时揭示了3个参数对车车、车路信道模型二阶特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不同信道模型对车车、车路通信的影响,搭建了下一代智能交通通信协议IEEE 802.11p系统测试平台,结果表明在最大多普勒频移为790 Hz、信噪比为5 d B时,简单二维各向异性散射信道比AKKI信道的系统误比特率低17.17 d B,三种信道的误比特率随着移动速度、调制阶数的提高而提高。仿真结果为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稳定通信建立了基础。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通信信道建模 各向异性散射 自回归模型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01244)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校启动金项目(E1-0501-14-0168)~~
【分类号】:U495
【正文快照】: ***1引言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运输量和减少燃油的损耗,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要在高速移动过程中实现稳定有效的车车(Vehicle-to-Vehicle,VTV)、车路(Vehicle-to-Roadside,VTR)通信,解决的前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强;杨霄鹏;杨栋;倪娟;;低空无线信道建模及其均衡技术研究进展[J];电讯技术;2012年01期
2 郑艺;王玉文;邓杰;尚小富;;高空平台站空地链路信道建模与QualNet仿真[J];电讯技术;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倪娟;陈强;杨霄鹏;欧阳超;;适合于低空宽带无线信道的改进的SC-FDE系统[J];电视技术;2012年19期
2 李伟;杨淼;戴慧玲;;热带无线电波传播研究进展及核心影响因素分析[J];电讯技术;2014年09期
3 刘春玲;;移动通信信道的建模与仿真[J];电子世界;2014年17期
4 陈强;杨霄鹏;欧阳超;杨栋;余辉;;基于TD-NLMS的航空移动通信OFDM系统载波频率偏移消除[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房芮;徐伯庆;;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自适应均衡技术的研究[J];数据通信;2014年02期
6 陈强;杨霄鹏;达新宇;欧阳超;;一种快速收敛的航空信道载波恢复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耀栋;短波通信基带串行调制解调算法研究及其在PC端的实时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程方震;基于软信息转发的航空协作通信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征;张晓林;;无人直升机多天线通信信道建模及性能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2 赖安琪;;基于QualNet的战术数据链半实物仿真[J];电讯技术;2009年05期
3 刘顺兰;刘婷婷;曾嵘;刘小云;;改进的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及其在航空信道上的性能分析[J];电讯技术;2009年09期
4 施春强;郭道省;;一种新的临近空间通信信道模型及其仿真分析[J];电讯技术;2012年05期
5 刘顺兰;蒋树南;;非线性信道的LMS Newton均衡算法的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1年01期
6 刘顺兰;蒋树南;;非线性信道的均衡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10年10期
7 吴利平;李赞;李建东;陈晨;;复杂环境下基于噪声匹配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估计[J];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8 王欣;酆广增;孔媛媛;;常模盲均衡算法:消除常相位偏移和多普勒频移引起的相位模糊[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4期
9 杨斌;郭黎利;吴浩江;;一种变步长双模式盲均衡算法的研究[J];信息技术;2009年02期
10 金石,张晓林,周琪;无人机通信信道的统计模型[J];航空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静懿;国外的智能交通系统[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1期
2 曾红莲;美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2年01期
3 魏宏业,吕永波,刘志硕;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决策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年01期
4 谢嘉孟,汤燕生,杨东辉;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软计算技术[J];广东公安科技;2003年04期
5 周少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思考[J];河南科技;2004年03期
6 马林;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构建[J];建设科技;2004年14期
7 ;广州筹建智能交通系统[J];每周电脑报;2004年33期
8 孙棣华;刘卫宁;宋伟;尹华川;王东亚;于明政;;智能交通系统虚拟共用信息平台[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4年03期
9 ;会展快递[J];中国公路;2005年23期
10 鲍晓东;张仙妮;;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及发展[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芳;黄溅华;关伟;;智能交通系统的综合评价[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朱东辉;;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综述[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智能交通与机电工程卷[C];2002年
3 靳海亮;;浅析3S集成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2006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蓉;陈金鹰;;4G技术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孙凯;;智能交通系统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中的应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7 程兰;陈杰;甘明刚;于淼;;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高精度定位算法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8 赵文s,
本文编号:652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5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