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道路交叉口预信号设置及其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22:11

  本文关键词:道路交叉口预信号设置及其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预信号系统 换道行为特征 设置方法 交通仿真 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在城市发展人口聚集的进程中,提升其承载力水平值得深入探究。城市交通拥堵则是道路交通承载力不足所体现的一个方面。在推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升其交通管理水平同样重要。以此为出发点,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研究在于提高道路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预信号系统进行了阐述,对其设置目的、空间布局及运行模式加以概括。选取城市道路交叉口,对车辆换道行为开展调查分析工作。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归纳总结,获得车辆在交叉口附近换道的行为特征。换道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对预信号系统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保障。预信号系统设计研究中,本文主要从单进口道预信号系统方面开展相关分析工作。从空间布局角度探究了预信号系统所在交叉口设置方法。基于车辆换道行为特征、交通流理论等研究,确定主信号等待区空间布局、预信号车道属性布局等。从时间角度探究了预信号系统信号配时方案的布设方法。基于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理论,探究预信号系统信号周期、相位方案设置等工作,也涉及了主预信号协调设计的内容。构建预信号系统交通模型,通过交通仿真的技术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运行。进一步对预信号进口道的通行能力深入研究,应用仿真手段着重从进口道交通流量、预信号时长、主信号等待区长度和信号周期四个方面入手,探究各因素对进口道通行能力的作用效果,对预信号系统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预信号系统 换道行为特征 设置方法 交通仿真 影响因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5
  • 第二章 道路平面交叉信号控制选择15-26
  • 2.1 平面交叉口基本概念15
  • 2.2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目的15-16
  • 2.3 平面交叉口控制方式16-18
  • 2.3.1 平面交叉口控制方式选择16-17
  • 2.3.2 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方式选择办法17-18
  • 2.4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类型18-20
  • 2.4.1 按照控制范围分类19
  • 2.4.2 按控制方式分类19-20
  • 2.5 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概述20-25
  • 2.5.1 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设置目的20-21
  • 2.5.2 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空间布局21-23
  • 2.5.3 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运行模式23-25
  • 2.6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城市信号交叉口换道行为调查与分析26-46
  • 3.1 调查目的与内容26-28
  • 3.1.1 车辆运行速度参数27-28
  • 3.1.2 换道行为参数28
  • 3.2 调查方式与流程28-30
  • 3.2.1 调查方式28-29
  • 3.2.2 调查流程29-30
  • 3.3 数据调查30-33
  • 3.3.1 调查地点选择31
  • 3.3.2 交通行为基本特征31-33
  • 3.4 车辆换道行为特征分析33-38
  • 3.4.1 换道车辆行驶速度特征33-36
  • 3.4.2 换道时间特性分析36-37
  • 3.4.3 换道纵向距离特征37-38
  • 3.5 车辆变道微观特征38-44
  • 3.5.1 车辆变道的空间范围39-40
  • 3.5.2 转向过程流程分析40-43
  • 3.5.3 车辆微观换道特征43-44
  • 3.6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预信号系统交叉口时空设计46-58
  • 4.1 主信号等待区车道匹配46-47
  • 4.2 预信号等待区车道属性划分47-48
  • 4.3 主信号等待区空间设计48-50
  • 4.4 预信号系统信号设计50-57
  • 4.4.1 信号周期设计50-52
  • 4.4.2 信号相位方案设计52-54
  • 4.4.3 主信号绿灯间隔时间54-56
  • 4.4.4 主预信号协调设计56-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预信号系统交通模拟仿真58-73
  • 5.1 交通系统仿真概要58-59
  • 5.2 基于VISSIM仿真软件的预信号模拟系统59
  • 5.3 预信号系统与VISSIM仿真应用59-66
  • 5.3.1 交叉口基础模型构建59-61
  • 5.3.2 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运行方案61-64
  • 5.3.3 预信号系统模型构建64-66
  • 5.4 预信号系统仿真运行效果分析66-72
  • 5.4.1 预信号进口道交通流量影响分析67-68
  • 5.4.2 预信号进口道预信号时长影响分析68-70
  • 5.4.3 主信号等待区空间长度影响分析70-71
  • 5.4.4 信号周期的影响分析71-72
  • 5.5 本章小结72-73
  • 结论与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8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78-79
  • 致谢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玮;;略议道路交叉口的建筑艺术造型[J];华中建筑;1991年01期

2 于兰,刘启明;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方法[J];露天采煤技术;2002年06期

3 池秀静,张s,

本文编号:652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52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