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沥青路面 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摘要】:基于MMLS3加速加载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小梁弯曲试验、APA疲劳试验分别研究了聚酯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疲劳性能,并将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的添加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聚酯纤维的加入虽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但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其改善效果并不明显,综合考虑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工程的经济性,最终推荐了聚酯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
【作者单位】: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0前言纤维作为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因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此外,和SBS改性沥青相比其造价较低、干法施工使用便捷等技术优势而倍受青睐[1-6]。张争奇[7]、陈华鑫[8]等人研究了纤维种类和矿料级配对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倩倩;;MMLS3试验方法介绍[J];北方交通;2013年06期
2 徐秀维;;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及改善机理分析[J];公路工程;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自林;汪涛;王雪松;;道路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数值模拟[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张惷生;郭建英;韩焕宝;王福建;;重载交通超长寿命沥青路面技术研究概述[J];河北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3 高飞;;Superpave路面设计和旋转压实原理研究[J];华东公路;2005年02期
4 张丽宏;黄晓明;;不同基层类型沥青路面轮组系数研究[J];华东公路;2007年05期
5 高涛;陶向华;路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状况评价及处治对策研究[J];华东公路;2010年03期
6 张天仕;;浅谈地方公路养护管理[J];华章;2012年16期
7 谢再生;樊军保;;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修补措施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8期
8 刘炜;;长寿命路面研究综述[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9 张明喜;;浅析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10 顾伟;;刍议高等级公路长寿命路面的设计理念与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永婕;重载汽车与路面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振霞;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王保良;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疲劳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李海滨;基于半刚性基层适应性的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张泉;碎石化沥青加铺结构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喻翔;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决策优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蒋红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马庆雷;基于刚性基层的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马殙;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材料组成与结构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10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路贺伟;张宏超;王健;郭仪南;;基于MMLS3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5期
2 赵顺根;许新权;;基于MMLS3的西部环道性能预测研究概述[J];科学之友;2012年10期
3 朱兴一;黄志义;陈伟球;;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的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3期
4 王蕾;;纤维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与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2年01期
5 张文刚;纪小平;宿秀丽;王芳;邹玲;;路用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增强机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6 朱兴龙;肖鹏;余郁;薛玉波;;不同级配的纤维胶粉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比较[J];公路工程;2012年06期
7 郭锋;侯曙光;;木质素纤维在高黏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工艺[J];公路工程;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久民;;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8期
2 钟冬梅;;浅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3期
3 王根强;;甘肃金永高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12期
4 李庆华;郑丽;;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低温性能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2012年04期
5 姜英杰;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11期
6 吴刚,宋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7 张跃峰;对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粉胶比研究初探[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8 杨记芳;浅谈麦克改性沥青混合料[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9 田朝霞;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应用[J];辽宁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10 王晓初,朱浮声,王奕鹏;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峰;李冰川;;浅议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如喜;王书英;;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生产与应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3 李志英;曾庆杰;;易铺-130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4 叶群山;吴少鹏;陈筝;刘至飞;;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王岚;常春清;邢永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肖金波;魏峗琦;熊茂东;;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室内试验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7 李军;;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在首都机场东跑道改造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8 王岚;唐宝利;邢永明;;大孔隙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吸声特性试验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9 延西利;王茂奎;丁楚志;;PS路面强力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10 田超;王雨;刘昊磊;;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与时间关系的研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杜京;省公路科研所一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N];云南日报;2001年
2 陈静 本报记者 杨庶文;主动脉的律动[N];凉山日报(汉);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卿;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胡江三;改性沥青混合料界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3 胡晋川;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丁烈梅;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马骅;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曹艳霞;碳纤维导电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忠明;水泥橡胶综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8 田腾辉;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李宁利;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温度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沈风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道路施工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08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0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