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掘进机与控制爆破组合式隧道开挖技术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悬臂式掘进机与控制爆破组合式隧道开挖技术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施工 减震 悬臂式掘进机与控制爆破组合式开挖方法
【摘要】:在较软岩浅埋隧道穿越城区时,爆破施工震动会对周边居民和建筑产生干扰甚至造成危害,需要采取特殊减震措施。文章以重庆枢纽铁路新红岩隧道为例,通过引进隧道悬臂式掘进机、铣挖机等机械设备,研究了悬臂式掘进机与控制爆破组合式隧道开挖方法。实际工程效果表明,悬臂式掘进机与控制爆破组合式开挖方法能明显降低施工震动,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悬臂式掘进机与控制爆破组合式开挖方法可运用于埋深在15~20 m的隧道段落,对于15 m以下埋深的隧道段落,建议采取半断面全机械开挖法施工。
【作者单位】: 北京中铁瑞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减震 悬臂式掘进机与控制爆破组合式开挖方法
【分类号】:U455.4
【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硬质、较软岩隧道通常采用钻爆法开挖。当处于复杂环境,尤其是穿越城区时,其上部往往有许多建(构)筑物、名胜古迹等,施工中的爆破震动对建(构)筑物的结构和周边生活的居民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减震措施或者使用减震开挖技术。本文以重庆枢纽铁路新红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洪超;丁宁;张继春;;爆破动力作用下小净距隧道围岩振动效应分析[J];爆破;2008年01期
2 周春锋;城市浅埋隧道开挖减震控制爆破技术[J];工程爆破;2001年01期
3 张志毅;杨年华;卢文波;赵根;施富强;;中国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新进展[J];爆破;2013年02期
4 杨年华;张志毅;;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成;杨光华;刘鹏;姚捷;姜燕;;爆破荷载在数值计算中的等效施加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2 黄明利;孟小伟;谭忠盛;阮清林;;浅埋隧道下穿密集房屋爆破减震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3 孟祥栋;田振农;王守伟;王国欣;;城区隧道微震爆破技术研究[J];爆破;2011年04期
4 曹琦;傅鹤林;王松周;刘运思;;隧道爆破振速小波包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5 喻军;刘松玉;童立元;;浅埋隧道爆破振动空洞效应[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麻凤海;李盾;吕培印;孙丽;;地铁隧道工程悬臂式掘进机施工风险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吉民;赵明生;崔正荣;;临近铁路爆破对其振动影响的监测分析[J];工程爆破;2009年04期
8 肖文芳;肖文涛;房泽法;;地铁隧道掘进爆破地表振动效应研究[J];工程爆破;2012年02期
9 胡海英;杨光华;张玉成;乔有梁;姜燕;;堤防及边坡的振动安全判据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11年02期
10 冯义;赵先鹏;马菖林;陈寿根;;临近隧道爆破研究的现行问题分析[J];公路隧道;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龚伦;仇文革;;上下交叉隧道近接施工振动影响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2 张志和;;浅埋隧道下穿城镇减震控制爆破施工技术[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代勤荣;胡光全;杨年华;薛里;李蕾;;城区复杂环境大断面浅埋隧道精细控制爆破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4 李东涛;颜景龙;崔鹏瑜;王彦磊;刘代勇;;基于SVM的隧道开挖爆破振动预测[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5 代勤荣;胡光全;薛里;杨年华;李蕾;;隧道爆破开挖平峰降振最佳间隔时差确定[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6 张志毅;杨年华;卢文波;赵根;施富强;;中国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新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贵;高文学;刘冬;石连松;;浅埋隧道开挖爆破震动监测与控制技术[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14年
8 杨年华;;不同爆破工程的地震特点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4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孝君;浅埋隧道爆破的地表震动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姚继权;纵轴式掘进机履带行走系统动力学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何理;临近边坡精确延时控制爆破地震效应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斌;福建泉三高速公路浅埋偏压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何信;近接既有人防工程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罗正;城市浅埋大跨隧道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赵毅;盾构扩挖修建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远华;城市隧道爆破开挖条件下地表建筑动力响应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李璐;隧道施工对既有气象雷达塔的影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7 郭建群;渝怀铁路人和场隧道的掘进爆破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陈昕;连拱隧道爆破震动效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庆军;武隆小净距隧道掘进控制爆破技术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唐信来;厦门机场高速路隧道爆破振动效应及其控制[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史雅语,冯叔瑜;招宝山超小净间距双线隧道控制爆破监测[J];爆破;1997年04期
2 陈占军;朱传云;周小恒;;爆破荷载作用下岩石边坡动态响应的FLAC~(3D)模拟研究[J];爆破;2005年04期
3 娄建武,龙源,方向,周翔;基于反应谱值分析的爆破震动破坏评估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3年01期
4 宋光明,曾新吾,陈寿如,吴从师;基于波形预测小波包分析模型的降振微差时间选择[J];爆炸与冲击;2003年02期
5 杨年华,刘慧;近距离爆破引起的隧道周边振动场[J];工程爆破;2000年02期
6 卢文波,Hustrulid W;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衰减公式的改进[J];工程爆破;2002年03期
7 魏晓林;郑炳旭;;干扰减振控制分析与应用实例[J];工程爆破;2009年02期
8 阳生权;小线间距施工隧道爆破地震影响下既有隧道围岩线性动力分析[J];工程爆破;1998年01期
9 毛君;吴常田;谢苗;;浅谈悬臂式掘进机的发展及趋势[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年02期
10 陈晓斌;张家生;崔艺斌;朱文彬;;复合装药结构及其在城市隧道爆破中的应用[J];广州建筑;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巍;;关于悬臂式掘进机装运机构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02期
2 宋军;李军利;;悬臂式掘进机工作机构机液系统分析与建模[J];机械管理开发;2009年06期
3 徐小明;杨敬峰;;对悬臂式掘进机自动纠偏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9期
4 刘春生;赵汗青;漆利平;;悬臂式掘进机断面成形的几何尺寸检测转换模型[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8年01期
5 ;掘进机[J];工程机械文摘;2009年03期
6 李继文;;试论悬臂式掘进机液压介质污染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10期
7 蔡文安;杨兆建;高红斌;;悬臂式掘进机回转机构有限元优化研究综述[J];机械管理开发;2012年05期
8 程峗;;建模分析悬臂式掘进机的液压行走系统[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2年05期
9 李涛;韩小刚;苏晓静;;井下悬臂式掘进机行走机构履带架故障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3年06期
10 何绍杰;王迎若;;悬臂式掘进机液压介质污染分析及控制措施[J];机电信息;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喜胜;姜希琴;王学成;;我国悬臂式掘进机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2007短壁机械化开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建平;任葆锐;;悬臂式掘进机标准——助推煤矿安全、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王学成;;悬臂式掘进机现状及发展浅析[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4 张忠国;;悬臂式掘进机煤—岩巷道掘进进尺换算方法探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5 李平;;对EBH-120型悬臂式掘进机的技术改进[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6 王韶蓓;;掘进机装运机构设计[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梅泽春;悬臂式掘进机现场观摩会顺利召开[N];中华建筑报;2000年
2 记者 龚砚庆 通讯员 蔡守业;首台“河南造”煤矿掘进机问世[N];河南日报;2010年
3 杨颖敏 王海;悬臂式掘进机和煤矿用钻装机组研发成功[N];科技日报;2013年
4 记者 乔地 通讯员 徐春浩;大学生张志远获四项国家专利被誉为“发明大王”[N];科技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吉旋;十八局首用悬臂掘进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6 李大磊;永城市产业集聚区造出“河南第一掘”[N];商丘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军利;悬臂式掘进机断面自动成形理论与控制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2 赵学雷;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载荷及煤岩判定与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洋;仿生智能层层组装涂层[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族亮;悬臂式掘进机电液控制系统研究与仿真[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2 孙勇;悬臂式掘进机转向方式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孙晓娜;悬臂式掘进机建模与仿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4 贺锋坚;诱导巷道条件下悬臂式掘进机切割性能现场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沈小燕;悬臂式掘进机的行走姿态定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晓东;悬臂式掘进机远程线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志森;悬臂式掘进机截割部恒功率调速控制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王建国;悬臂式掘进机行走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露;悬臂式掘进机喷雾降尘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赵欣;悬臂式掘进机机液系统联合仿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1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1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