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的内河港区段航道通过能力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的内河港区段航道通过能力
【摘要】:为研究内河港区段航道通过能力,分析了内河港区段船舶流冲突特性,讨论了可接受间隙理论在内河港区段实行"分道通航"规则下应用的可能性。借鉴公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建立港区段航道通过能力模型。以单侧靠泊港区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江苏内河不同等级航道港区段通过能力,研究了直行饱和度与航道通过能力、进港通过能力,航道通过能力与进港通过能力的关系。为内河航道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设计和航道管理时考虑内河港区航道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内河港区段 可接受理论 通过能力
【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计划项目(2012R03)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分类号】:U697
【正文快照】: 内河港区航道在整个水网运输航道体系中起到了维系上下游来船装卸货物和为上下游来船提供折返中转的平台的重要纽带作用,不可避免地成为提升整个水网运输效率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国内外对内河港区航道运行模式和内河港区交通流机理的研究还不很深入,因此对内河港区航道的通行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周华,牟军敏,季永清;内河水域船舶领域三维模型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3期
2 徐笛清;何良德;王震;苏兴海;许可;;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的交汇段次航道通过能力[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绍满;王宁;吴兆麟;;船舶领域研究综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郭子坚;王文渊;唐国磊;宋向群;;基于港口服务水平的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J];中国港湾建设;2010年S1期
3 范贤华;张庆年;周锋;谭志荣;王茂清;;水流条件下内河船舶领域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谭志荣;王茂清;刘敬贤;刘钊;;基于时空资源理论的受限复杂航段船舶通过能力[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刘金龙;张玮;刘曙明;;基于停船视距和积分运算的船舶领域计算方法[J];中国港湾建设;2014年09期
6 王爱虎;王娜玲;;物流系统承载能力研究:文献综述和一体化计算方法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朱俊;张玮;;基于跟驰理论的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8 何良德;姜晔;殷兆进;周博;唐晖;;内河船舶跟驰间距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9 徐笛清;何良德;王震;苏兴海;许可;;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的交汇段次航道通过能力[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1期
10 盛进路;赵虎刚;杨富华;王俊杰;严庭玉;;内河船舶避碰决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世界海运;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炜;唐仁康;;长江江苏段深水航路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A];改革创新不停步,,攻坚克难促发展——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炜;唐仁康;;长江江苏段深水航路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文渊;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敬贤;大型海港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及交通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金奋;船舶碰撞风险评价与避碰决策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学文;沿海集装箱港区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团;虚拟现实技术在船舶交通流仿真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培培;不同通航保证率下潮汐对集装箱船舶进出港区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琦;船舶进出港安全间距对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周华;水上水下碍航物碍航评价工作智能化及碍航缓解措施专家系统的探索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李颖;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研究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7 童亮;苏南运河岸线控制利用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董宇;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刘绍满;内河船舶拥挤水域通过能力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徐婷婷;不同安全条件下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亮;刘敬贤;谭志荣;;荆州长江大桥船舶到达规律分析及检验[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李文权,王炜;无信号交叉口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3 严庆新;船舶碰撞危险度评判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2期
4 徐周华,牟军敏,季永清;内河水域船舶领域三维模型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3期
5 余劲;张玮;姜继红;廖鹏;;西江航道船舶流的概率分布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何良德;姜晔;殷兆进;周博;唐晖;;内河船舶跟驰间距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鹏;船闸通过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童亮;苏南运河岸线控制利用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刘绍满;内河船舶拥挤水域通过能力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周崇喜;内河航道船舶通航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马勇;基于排队论的T型航路船舶交通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杜状;Y字型航道交通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向群;张静;郭子坚;王文渊;;通航历时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J];港工技术;2010年02期
2 李强;;汉江航道通过能力现状及提高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1期
3 范先友;;提升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的思考[J];中国水运;2013年06期
4 杨锦华;长江中下游航道通过能力的初步研究[J];水运工程;1993年08期
5 卞艺杰;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水运工程;2000年08期
6 彭松柏;;扩大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研究[J];中国水运;2007年03期
7 刘敬贤;韩晓宝;易湘平;;基于排队论的受限航道通过能力计算[J];中国航海;2008年03期
8 刘明俊;万长征;;航道通过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J];船海工程;2008年05期
9 代君;王当利;刘克中;;基于船舶领域模型的港口受限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4期
10 王亥索;张冠群;;进港航道通过能力经验公式的比较分析[J];港工技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勇邋通讯员 杨华林;最大限度增加航道通过能力[N];中国水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敬贤;大型海港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及交通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文渊;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婷婷;不同安全条件下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李云斌;天津港主航道通过能力(饱和度)评价和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杜安民;基于标准船型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田野;航道通过能力的研究与评定[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5 刘亚丽;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赵景丽;基于排队论的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陈琦;船舶进出港安全间距对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佳;船舶进出港规则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光显;港内锚地规模对沿海集装箱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颖;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研究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25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2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