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隧道穿越泥石流堆积体的数值模拟及优化处治

发布时间:2017-08-25 01:37

  本文关键词:隧道穿越泥石流堆积体的数值模拟及优化处治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 泥石流堆积体 数值模拟 优化处治


【摘要】:根据泥石流堆积体的地质特征,结合都汶高速公路福堂隧道工程背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别进行隧道穿越泥石流堆积体时无支护状态、设计支护状态和优化支护状态下以及泥石流堆积与侵蚀条件下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泥石流堆积体内开挖隧道时,拱顶沉降是隧道变形的主体部分,并直接导致了地表的沉陷及隧道边墙的收敛变形;在采用超前注浆并加长锚杆长度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处治后,隧道衬砌的变形及地表沉陷明显降低,表明处治优化是有效的;隧道拱顶上方泥石流覆盖层的厚度小于14m时,隧道处于明显不安全状态,泥石流覆盖层厚度大于42m时,围岩形成自稳体系。
【作者单位】: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市勘察测绘院;
【关键词】隧道 泥石流堆积体 数值模拟 优化处治
【基金】: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131880510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279)资助
【分类号】:U455.49;P642.23
【正文快照】: 0引言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沟谷深壑地区,由暴雨、融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堆积体一般由细粒物质和粗粒物质两种成分组成。泥石流堆积体的性质不同,其细、粗颗粒的空间排列状态也不同。泥石流堆积体可以分为前进前积式、后退上叠式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四飞,唐红梅,李强,陈洪凯;泥石流和速流结构耦合作用数值模拟[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王小群,沈军辉,王兰生;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和平沟泥石流特征研究与治理设计[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3 C. Derek MARTIN;;Estimating the size and travel distance of Klapperhorn Mountain debris flows for risk analysis along railway, Cana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8年03期

4 陈洪凯,陈野鹰,唐红梅,金发均,马永泰;泥石流沟岸冲蚀演绎及动力学研究[J];公路;2004年12期

5 胡凯衡;崔鹏;游勇;庄建琦;陈晓清;;汶川灾区泥石流峰值流量的非线性雨洪修正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卫宏,张民权,王兰生;泥石流堆积特征及其斜坡稳定性评价[J];山地学报;2001年05期

7 唐川;;汶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J];山地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芮;陈剑平;李会中;张晨;张文;徐佩华;;基于φ值粒度成分分析的泥石流动力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王小群;沈军辉;游敏;;工程地质分析思路在泥石流评价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程磊;张建石;常鸣;崔晓飞;;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震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冯毅;刘洋;;基于GIS的泥石流侵蚀特征分析——以文家沟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苏鹏程;韦方强;程尊兰;;5·12汶川地震对磨子沟的影响及震后泥石流活动状况[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2期

6 陈洪凯;马康;马永泰;唐红梅;;《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指南》梗概[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罗祥;石少卿;严庆平;;一种提高泥石流防撞墩抗冲击性能的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年03期

8 王强;何思明;张俊云;;泥石流防撞墩冲击力理论计算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陈洪凯;鲜学福;唐红梅;张玉萍;何晓英;;泥石流冲击荷载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林峰;唐红梅;陈洪凯;;泥石流区桥墩损毁机制与控制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洪凯;刘涛;唐红梅;黄勇;;新疆天山公路北段泥石流病害形成机制与治理[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方华;;文家沟泥石流源地土体直剪强度特征试验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浩军;狄先均;李家泰;李强;王元汉;;隧道逃生管道设计中的圆管冲击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鑫;杨武年;刘汉湖;;基于流域地貌信息熵的强震区潜在突发性泥石流危险性评价[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峗峗;泥石流动力过程模拟及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孟庆琳;盾构螺旋输送机承压输送机理研究及控制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鑫;基于3S技术的汶川强震区潜在突发性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及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吴俊峰;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发育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菊春燕;青岛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风险与防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周勇;湘西高速公路滑坡监测关键技术及监测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王永胜;新型地锚扶壁式泥石流格栅坝的理论分析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朝安;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监测与预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云燕;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左s,

本文编号:734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34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