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
本文关键词: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地层 浅埋隧道 施工工法 现场试验段 室内模型试验
【摘要】:根据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地质概况,以控制拱顶沉降、洞周变形、地表沉降和内力作为安全标准,通过现场试验段、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上CD下台阶五部施工工法为较适宜的工法;采用该工法时,洞室位移变化平稳,地表最大沉降不超过5mm,围岩—支护体系处于安全状态;该工法能将各工序紧密衔接,机械与人工配合形成流水作业,初支封闭时间缩短,有效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拱脚长时间处于淤泥质黏土、饱和砂土等软弱地层中,单导坑施工后形成封闭整体并取消了下台阶中隔壁,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收敛和沉降;在城市浅埋隧道穿越含有饱和砂土的复合地层时,此工法可同时兼顾结构安全与周边协调。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报;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复合地层 浅埋隧道 施工工法 现场试验段 室内模型试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134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43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G05B03)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2-02-032)
【分类号】:U445.4
【正文快照】: 随着城际铁路的迅速发展[1],不可避免地会在房屋密集的繁华城区下方施工。考虑到各城市间环境和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大,尤其在富水饱和或部分饱和的砂土地层,由于该地层几乎没有任何自稳能力,隧道采用何种有效的施工工法已成为项目实施的关键[2]。关于城市浅埋隧道施工,既有的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三惠;杨家松;黄世红;;高压富水地层超深埋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2 施成华;彭立敏;赵丹;;考虑时空效应的隧道开挖及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3 李亮,杜修力,赵成刚,李立云;饱和砂土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8期
4 李文江;孙明磊;朱永全;朱正国;李玉良;;软弱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中拱脚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5 张建民,时松孝次,田屋裕司;饱和砂土液化后的剪切吸水效应[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6 丁建隆;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4期
7 王星华;王建;周海林;;砂土液化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06期
8 郭衍敬;黄明琦;陈铁林;张顶立;;厦门翔安海底隧道CRD法和双侧壁法穿越砂层对比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9年02期
9 王星华;崔科宇;周海林;王振宇;;振动力作用下饱和砂土液化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J];中国铁道科学;2010年06期
10 冯旭杰;孙全欣;冯佳;许奇;蒋玉琨;;考虑能源消耗的城际列车运行速度优化[J];中国铁道科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栋;王荣辉;;拟建的重庆市琴韵广场对小龙坎铁路隧道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2 任在栋;严重偏压浅埋傍山隧道雨季洞口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04年02期
3 张延;Ⅲ类围岩全断面开挖隧道喷砼最小厚度初探[J];地下空间;2000年03期
4 吴波,高波;锚喷支护隧道围岩稳定性粘弹性分析及应用[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5 李忠,曲力群,栾晶晶;西康线鱼洞峡隧道岩溶形成机理及发育特征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6 周应麟;邱喜华;;层状岩层围岩隧道稳定性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7 黄成造;严宗雪;张晓荣;;某公路隧道破碎围岩塌方段处理及对拉锚杆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8 张少军;王东;李元沛;;公路隧道浅埋段的地质灾害分析及施工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9 李亮;杜修力;赵成刚;李立云;;两相多孔介质弹塑性动力反应计算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10 任尚强;;大跨度隧道洞口浅埋段工法探讨及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振伟;傅钢;黄智强;;城市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峰;何川;方勇;;成都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3 傅鑫彬;张俊儒;;浅埋、软弱围岩中大跨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评述[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4 董事尔;罗晏斌;唐姝;孙鸿玲;张鹏;;深埋连拱隧道二次衬砌稳定性有限元分析[A];四川省力学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福;沈兴东;张丽;莫宋明;邓军;;重庆地铁1号线利用既有人防洞扩挖和减振开挖隧道施工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大勇;陆冰洋;陈华兴;;近距隧道的相互影响[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仇文革;;隧道仰拱在支护与围岩交互作用中机理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刘刚;;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综述[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亮;杜修力;赵成刚;李立云;;两相介质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张海波;;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朱超;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与工程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少刚;地下互通立交隧道设计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龙伟;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李青松;加强型袋装砂井综合治理可液化砂土—淤泥质软粘土互层地基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郭磊;浅埋暗挖水下隧道管棚作用机理及开挖的扰动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奎;水平层状隧道围岩压力拱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郭子红;地下立交近接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与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王富强;自然排水条件下砂土液化变形规律与本构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周海鹰;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恒;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管片—结构接头连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何信;近接既有人防工程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宋金峰;圆梁山隧道注浆堵水方案及施工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赵晨;采空区下隧道安全稳定性评价及数值模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春晓;单拱超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瑞传;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三台阶法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及施工控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萍萍;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围岩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宁文光;富水小净距交错重叠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梁韵;暗挖地铁车站设置原则与施工工法选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陈伟;多层重复扰动开挖地表沉降预测与控制技术[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学兵,苏红卫;超浅埋隧道暗挖施工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2 夏保祥,程崇国;三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研究现状综述[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3 叶飞;朱合华;丁文其;曲海锋;李鹏;;大断面盾构隧道施工抗浮计算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4 何川;唐志成;汪波;佘健;;应力场对缺陷隧道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5 刘胜春;张顶立;黄俊;张成平;;大型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6 赵勇;;隧道围岩动态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陈洪凯;李明;;公路隧道健康诊断与控制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许焕卫;黄洪钟;张旭;;基于模糊折中规划的稳健多目标优化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陈守煜;轻亚粘土在地震作用下液化程度模糊识别理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0 闫治国;杨其新;朱合华;;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分布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颖人;胡文清;王敬林;;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及其在隧道与地下洞室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成华;城市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登根;穿越火车站候车厅的浅埋隧道控制爆破[J];爆破;2004年04期
2 李俊桢,杨年华 ,刘世波;城区浅埋隧道弱振动快速爆破掘进技术[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年03期
3 黄茂松;张宏博;陆荣欣;;浅埋隧道施工对建筑物桩基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8期
4 张宏博;黄茂松;王显春;庄纪栋;;浅埋隧道穿越建筑物桩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5 陶西贵;梁龙喜;隋宾;;浅埋隧道施工爆破震动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6期
6 韩玫;;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浅议[J];北方交通;2007年12期
7 孙国庆;;浅埋隧道开挖对地层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6期
8 邓沿生;肖朝昀;涂帆;;集美大桥下穿越机场浅埋隧道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1期
9 杨利民;胡建华;周科平;和礼红;;城市浅埋隧道施工过程变形规律[J];土工基础;2011年02期
10 曹盈;;浅谈大跨度超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J];才智;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田野;;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浅议[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朱浮声;李立新;万明富;;大跨度浅埋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3 高文学;魏鹏巍;李志星;邓洪亮;颜鹏程;侯炳晖;;浅埋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与监控分析[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吕和林;张搢;;铁路浅埋隧道抗震缝的设置[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5 杨年华;李俊桢;刘世波;;浅埋隧道敏感地段爆破掘进技术[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6 周凤亮;谭凤安;孙金涛;;城市浅埋隧道控制爆破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7 卓越;王Y"恕;[kWav;;浅埋隧道下穿浅基础建筑物注浆保护技术[A];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迎超;尚岳全;李焕强;申永江;;浅埋隧道出口塌方机理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伟锋;毕俊丽;;软岩浅埋隧道施工工法比选[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焰;伍永胜;;岩溶地区城市地下浅埋隧道工程技术研究[A];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第四届获奖工程专栏[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陈树青 通讯员 尤春颖 史少龙;我国首座严寒地区大跨浅埋隧道获国家级工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2 本报通讯员 邓昆伦 王立武 王浩然;创新在延伸[N];人民铁道;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孝君;浅埋隧道爆破的地表震动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项志敏;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罗伟;浅埋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及其可靠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童磊;软土浅埋隧道变形、渗流及固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民;浅埋隧道爆破开挖与监控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胡文亮;浅埋隧道抗震特性能量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耿铭;地震动作用下浅埋隧道结构响应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4 牛淑慧;安晋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及安全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贺;浅埋隧道施工影响下含空洞地层失稳破坏模式及演化规律[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胡志方;公路工程中浅埋隧道设计与计算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7 高伟;城市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及对群桩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孟小伟;浅埋隧道下穿密集民房爆破减震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小旺;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仿真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张标;各种不利因素下浅埋隧道稳定性的上限分析[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2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6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