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式钢-混凝土曲线组合梁弯扭性能
本文关键词:隔板式钢-混凝土曲线组合梁弯扭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土木建筑结构 钢-混凝土曲线组合梁 弯扭效应 横隔板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摘要】:为了研究钢-混凝土曲线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及横隔板影响,以跨径比(计算跨度与曲线半径的比值)和横隔板数目为参数,对6片"隔板式"简支曲线组合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在跨中荷载作用下的全过程受力性能、应变分布和结合面相对滑移规律。结果表明:跨径比的增大使曲线组合梁的弯扭破坏特征加强,横隔板数量对其影响不大;切向和径向应变均在有横隔板处曲线内侧小、外侧大,无横隔板处则相反;结合面切向和径向滑移均随跨径比的增大而增大,横隔板数目对切向滑移影响较小,但横隔板处径向滑移增大。因此横隔板对曲线组合梁的横向应变分布和径向滑移有较大影响,端横隔板对增加抗扭刚度作用明显。
【作者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土木建筑结构 钢-混凝土曲线组合梁 弯扭效应 横隔板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28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4210038)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14025)
【分类号】:U441
【正文快照】: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43;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0引言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自重轻、施工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受道路线形控制的平面曲线桥梁中。但由于梁轴曲率和活载偏心的影响,使曲线组合梁处于复杂的弯扭复合作用下,受力情况复杂。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少伟,聂建国,朱林森;钢-混凝土组合梁复合弯扭作用下非线性分析[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2 胡少伟;陈亮;;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受扭性能全过程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02期
3 ;弯扭作用下组合梁的非线性分析[J];钢结构;2011年05期
4 吴中鑫;杨平;;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抗扭极限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2期
5 聂建国;唐亮;胡少伟;朱红超;;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抗扭强度[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6 张彦玲;葛威;侯忠明;张德莹;;弯扭联合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箱梁受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聂建国,田春雨;考虑剪力滞后的组合梁极限承载力计算[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彭真;赵人达;诸葛萍;;钢-混凝土组合直箱梁变形理论分析及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唐亮;聂建国;;钢筋混凝土适筋板式构件的抗扭刚度[J];工程力学;2009年06期
3 胡少伟;陈亮;;预应力钢箱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受扭性能全过程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02期
4 连文博;;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进展[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0年02期
5 胡少伟;陈永平;聂建国;;组合梁的抗扭刚度分析[J];钢结构;2007年10期
6 梅振华;胡少伟;;滑移效应对组合梁抗弯强度影响的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10年S1期
7 张彦玲;葛巍;李运生;;柔性连接组合箱梁弹性阶段的弯扭效应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8 胡少伟;叶祥飞;;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11期
9 邓军;李师庆;黄培彦;;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聂建国;王宇航;;钢-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翼板开洞截面有效翼缘宽度分析[J];建筑结构;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梅振华;胡少伟;;滑移效应对组合梁抗弯强度影响的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2 赵风华;齐永胜;;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3 欧阳丽芳;邓军;黄培彦;;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应力的有限元分析[A];工业建筑(2009·增刊)——第六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志杨;李运生;张彦玲;;曲线组合梁施工期间受力特性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胡少伟;胡汉林;;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组合箱梁的受弯全过程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6 丁勇;江克斌;林铸明;孙永岗;况祺;;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弯扭复合作用下抗扭强度试验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银志;考虑结构整体性的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付果;考虑界面滑移及掀起影响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代艳杰;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卢彭真;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空间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石波;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向红;装配式钢箱—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性能试验与设计理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7 何余良;多梁式钢—混凝土组合小箱梁桥受力特性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郭峰;跨座式单轨交通应急轨道梁选型及受力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李俞谕;双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及其节点的抗震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富莲;超高层建筑束筒结构受确定性动力作用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2 朱庆普;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梁混凝土板有效宽度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3 陆长春;型钢肋—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彭媛媛;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肖峗;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钢组合梁截面受弯全过程分析及优化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侯忠明;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王军;预应力钢—混组合箱梁受力分析及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王宇;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抗剪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9 张静;工字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截面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陈亮;预应力组合箱梁受扭与复合弯扭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天璇,刘晚成;预应力混凝土纯扭构件抗扭承载力计算[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2期
2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扭构件设计[J];建筑结构;1984年03期
3 胡少伟,聂建国,朱林森,罗玲;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性能全过程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4 丁金城 ,康谷贻 ,王士琴;轴力作用下钢筋砼构件扭转性能全过程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87年01期
5 聂建国,朱红超,罗玲,周建军,朱林森;开口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受扭的试验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02期
6 聂建国;唐亮;朱林森;;钢筋混凝土板式构件抗扭机理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徐艳秋,季文玉,许克宾;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扭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J];铁道学报;1997年05期
8 张立新,康谷贻;开裂予应力混凝土构件扭转性能的全过程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9 聂建国,余志武;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10 聂建国;唐亮;;开口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扭性能非线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彦玲;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及开裂控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亮;预应力组合箱梁受扭与复合弯扭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异质钢组合梁的力学性能及经济性[J];国外桥梁;1974年02期
2 张建仁;先张和后张组合梁[J];国外桥梁;1992年03期
3 陈鸿德;;预应力钢材与混凝土的下承组合梁[J];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80年04期
4 张鸿;田唯;王敏;郑和晖;;大跨径斜拉桥组合梁节段匹配制造足尺模型试验[J];桥梁建设;2014年03期
5 李运生;马瑞泽;张德莹;张彦玲;;隔板式曲线组合梁施工阶段开口薄壁钢梁受力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4年09期
6 孙毓贤;组合梁粘接接头处混凝土的应力状态[J];铁道建筑;1991年05期
7 苏庆田;李伟;;组合梁刚构桥钢-混结合段施工技术[J];世界桥梁;2014年02期
8 姜海燕;;钢混组合梁在中小跨径悬索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7期
9 张建仁;;利用相互作用图设计组合梁[J];国外公路;1987年02期
10 朱华民;;预应力组合梁的分析研究[J];国外公路;199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中平;半封闭钢箱组合梁斜拉桥设计与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郝强;混合连续梁桥接头部位受力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4年
3 钱圆顺;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结合面三维应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7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7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