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最优化路网可观可控性的DSRC网设计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2:14

  本文关键词:最优化路网可观可控性的DSRC网设计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交通 路网可观性 路网可控性 DSRC网设计 布局优化 双目标优化


【摘要】:我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建设即将实现全国联网,如此大规模的系统互联为高速公路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既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交通运行状态信息获取方式,也构建了一个具有相当覆盖范围的车路交互平台,从而实现路网的协同管控与出行服务水平的提升.基于此,首先给出路网可观性、可控性的概念模型;其次根据DSRC设备双向交互的特点,提出面向路网可观性与可控性双目标优化模型,基于路网旅行时间测量误差最小化为目标的路网可观性评估模型及基于路网系统旅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路网可控制性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智能交通 路网可观性 路网可控性 DSRC网设计 布局优化 双目标优化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G01B02)
【分类号】:U495
【正文快照】: 1引言我国高速公路经过20余年的发展,总里程超过11万km,网络化运行管理和一体化出行服务已迫在眉睫.现有的交通监控系统对路网交通状态的覆及可观性有限,交通管理者在监测突发事件并提供有效二次路径规划方面能力不足,网络范围内信息流通常是单向的,即从系统到无目标用户,网络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志;关宏志;严海;;可变信息标志选址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2 何胜学;潘红;向乐佳;王芳;;给定数量线圈的网络布局优化方法[J];系统工程;2014年04期

3 于秋红;;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分层优化OD估计模型[J];公路;2014年11期

4 邵敏华;孙立军;邵显智;;基于转弯比例的网络检测器布设模型及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6期

5 何胜学;;交通网络中线圈布局优化的支撑树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12期

6 汪丹;;江西省高速公路ETC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7 董春娇;邵春福;诸葛承祥;孟梦;;基于时空特性的交通自由流短时预测状态空间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志星;暨育雄;苏贵民;;基于ETC数据的交通特征分析研究[A];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海舰;道路交通信息获取多参量感知与传感器网络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姚向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客流分布及协同流入控制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贺;应用于路径诱导系统的动态交通网络组合模型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2 唐南伟;承德市罗汉山大桥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及交通组织设计[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3 赵崧淞;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诱导标志布局及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胡月;在成本约束下的基于OD估计的多目标检测器优化布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孙东冶;义堂三路交叉口交通组织改善方案设计与仿真评价[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郑倩;天津市公路交通量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D];天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霞;齐欢;;最小-最大车辆路径问题的禁忌搜索算法[J];系统工程;2007年01期

2 壬成祥;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J];安防科技;2003年05期

3 程林辉;王江晴;;求解车辆路径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36期

4 刘卫宁;曾婵娟;孙棣华;;基于DBSCAN算法的营运车辆超速点聚类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9年05期

5 常书金;石建军;李晓莉;;交通驾驶行为的行为过程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0年07期

6 张军;李旭宏;于世军;;基于概率分析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路径识别技术[J];交通与计算机;2008年06期

7 刁洪祥;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ETC系统客户的逃费分析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全文;DEA方法的进一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利杰;高速公路ETC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李钟伟;基于运动行为特征的车辆行驶路径预测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选荣;专用短程通信(DSRC)标准比较分析与关键内容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刘富强;项雪琴;邱冬;;车载通信DSRC技术和通信机制研究[J];上海汽车;2007年08期

3 李军;;DSRC技术原理及其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4 刘富强;孙斌;王新红;;基于DSRC的车载通信平台设计[J];今日电子;2009年09期

5 冯纯康;周又玲;;DSRC短程通信协议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1年01期

6 张令文;刘留;和雨佳;陶成;;全球车载通信DSRC标准发展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S1期

7 向昊;罗禹贡;张书玮;朱陶;冯辉宗;;多道路调制环境下DSRC鲁棒性研究与仿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4期

8 熊辉,史其信;DSRC编织车·路网络神经[J];交通世界;2001年05期

9 赵智明,项洪印;DSRC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10 郭海陶;钟勇;;基于国标DSRC的多车道自由流应用系统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迪;杨蕴;;对自主创新的中国DSRC技术标准的选择思路[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Tien-Chen,Ho;;Research on Specification for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A];2012年计算机应用与系统建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陈云;蔡华;许宏科;;个性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智能交通与机电工程卷[C];2002年

4 林树亮;;基于DSRC技术的多义性路径识别基站应用研究[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5 何玉婉;余立建;袁果;;ITS专用短程通信机制研究[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章曙光;;智能交通专用短程通信协议分析[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生 范圆圆;车联网将如何改变人们出行?[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陶;智能交通专用短程通信(DSRC)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许泽斌;DSRC设备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邱劲;基于DSRC-ETC的福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田奇峰;智能车载终端DSRC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罗佳;不停车收费系统中DSRC综合测试仪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文天;专用短程通信协议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弓;ETC应用中RSU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爱生;DSRC逻辑分析仪的设计及其在ETC系统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永生;ETC系统中DSRC协议的分析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卢瑞红;交通专用短程通信协议DSRC的仿真和验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06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06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