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压富水隧道地下水控制技术探讨
本文关键词:高水压富水隧道地下水控制技术探讨
【摘要】:高水压富水隧道施工中地下水的作用容易引发涌水突泥和坍塌,造成施工安全事故和破坏周围环境,甚至给运营带来安全隐患。文章通过理论公式、工程案例及规范规定等方面的分析,主要探讨了2方面的内容:1)通过分析地下水的渗流规律,从地层加固和止水、限排降压、抗水压衬砌等方面介绍了隧道涌水量和水压力;2)隧道排水量分级、水中泥砂含量及粒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些控制参数和标准。并以中天山隧道为例,介绍了高水压富水区的地下水控制,促进高水压富水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供类似工程参考。
【作者单位】: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高水压 富水隧道 地下水控制
【分类号】:U455.4
【正文快照】: 0引言国内外大量的施工实践表明,高水压富水隧道涌水突泥会给施工、运营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日本青函隧道[1]主隧道全长53.85 km,其中海底部分23.3 km,埋深最浅处距海底100 m,施工过程中曾遇到4次大的突水、涌泥。其中,1974年1月8日,吉冈作业坑最大涌水量达15 840 m3/d,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兴;;浅析刘桥—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成因[J];安徽地质;2004年01期
2 张生学;;穿越强岩溶地质条件的隧道安全施工初探——以宜(昌)万(州)铁路岩溶一级风险隧道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3 王建秀;朱合华;胡力绳;唐益群;姚雷;侯靖;;抗水压隧道分类及其建设关键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4 邓启江;李星宇;王峥嵘;李艳霞;;某新建国际机场岩溶塌陷易发性预测评价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吴文金;杨为民;范春学;张秀冰;;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成因特征及岩体力学条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树仁;何满潮;刘招伟;;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分析及控制技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7 邓启江;王峥嵘;李星宇;岳永峰;;模糊层次综合法在某新建机场喀斯特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唐万春;许模;毛邦燕;肖维;;场效应对现代深部喀斯特发育的控制作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光耀华;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10 卫爱民,陈晓霞;复杂岩溶地区麒麟观水库渗漏分析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战平;綦彦波;李宁;;顶部既有隐伏溶洞对圆形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肖万春;;水库岩溶渗漏勘察技术要点与方法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卢耀如;;岩溶地区合理开发资源与防治地质灾害[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4 卢耀如;;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5 张帆;刘福明;王双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应河渠道倒虹吸岩溶发育规律浅析[A];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肖万春;;水库岩溶渗漏勘察技术要点与方法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邹,
本文编号:806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0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