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变形破坏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变形破坏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公路 煤矿开采沉陷 相似模型试验 断裂 判据 破坏机理
【摘要】:通过相似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了煤矿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变形破坏规律,试验表明:路基随地表发生连续、渐变、有规律的变形,其内部发育的裂缝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渐闭合压实;路面破坏前与路基之间存在空区,路面内部有竖向裂缝发育。得出了路面与路基且与地表沉陷变形不一致的结论。并提出路面基层出现断裂是高速公路受开采沉陷影响发生破坏的标志,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高速公路发生断裂破坏判据的力学计算式,解释了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变形破坏的机理。
【作者单位】: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煤矿开采沉陷 相似模型试验 断裂 判据 破坏机理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1ZX05064)
【分类号】:U412.2;TD325
【正文快照】: 传统的特殊采煤领域将高速公路归结为Ⅰ级保护建(构)筑物进行处理[1],以地表移动变形是否超过Ⅰ级砖混结构建筑物损坏等级来评估开采沉陷对高速公路的影响[2];针对高速公路穿越采空区的问题,道路交通部门参照相关规程规范提出了采空区高速公路工程地基容许变形值[3],在工程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芮勇勤;陈佳艺;丁晓利;;基于InSAR与GPS技术的公路采空区变形监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2 王猛;题正义;;高速公路保护煤柱开采方案可行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3 栾元重,季道武,颜承顺,王有良;公路采动损害的计算[J];矿山测量;1998年03期
4 栾元重;采动公路损坏状况评价及治理措施[J];煤矿开采;2001年03期
5 范洪冬;邓喀中;祝传广;陈炳乾;李培现;;基于时序SAR技术的采空区上方高速公路变形监测及预测方法[J];煤炭学报;2012年11期
6 余学义;赵兵朝;李瑞斌;;采动区公路路基和路面的协同作用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鹏;;浅谈高压输电线路放线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6期
2 单文胜;;济(南)祁(门)高速公路永城-利辛段路线方案惟一性论证[J];工程与建设;2013年06期
3 袁兴平;李珂;张顺斌;;差别定义下边坡传递系数法计算差异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刘光辉;;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高等级公路总体设计[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1期
5 吕鹏;汤劲松;刘杰;郭强;;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土压力测试与有限元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3期
6 董健;张明;罗玉珊;王进;杨帆;;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超高土工格栅加筋土路堤的稳定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3期
7 张亚杰;洪宝宁;刘鑫;;高液限土掺灰改良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8 徐献海;张聚军;张亚鹏;;煤矸石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3期
9 刘洪涛;;强夯法在下卧深层软基处治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2期
10 赵静;游宏;周永武;张世超;;纳黔高速公路K99段滑坡治理工程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强;郝增新;谢兆行;刘莉;;旋喷桩法在老桥桩基缺陷加固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吴晓琳;;压浆法在107国道漯河境段改建工程旧路面病害处理中的应用[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作鹏;;粉煤灰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A];2012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蔡彬权;毛天鹏;;影响红黏土路基压实度的因素[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于荣喜;;合蚌客运专线膨胀土路基设计[A];第二十四届铁路地质路基年会论文专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帅;老采空区残余沉降非线性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贾兴利;高烈度地震峡谷区公路选线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耿敏;土工格栅加筋高填方路堤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4 曹周阳;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堤填料路用性能及振动压实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孙琦;膏体充填开采胶结体的强度和蠕变特性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6 白皓;椅式桩板墙受力机制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顾刚;重庆松藻矿区耕地复垦工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8 任权;十天高速汉中西段公路沿线滑坡分布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杨晶;黄土状压实填土压缩和强度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刘子振;持续降雨入渗非饱和黏土边坡失稳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航;孟家岗铁矿开采对公路铁路正常运营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牛伟;采空区公路建设应对策略与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杜开元;厚松散层大采深条件下地表变形规律研究及数据处理[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董长松;基于GIS最优路径法的采空区道路选线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段昆鹏;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高速公路压煤采动影响的适应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6 程国锋;开采沉陷区对高速公路影响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7 杨蕾蕾;贵州省滑坡灾害区划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系统开发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杨艳;抗滑桥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卢笑;千枚岩弃料作为高速公路路堤填料的可行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闫向阳;厦蓉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勇勤;陈佳艺;丁晓利;;基于InSAR与GPS技术的公路采空区变形监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2 邢玉东,杨昊;锦州至阜新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处治设计[J];东北公路;2001年04期
3 陈基炜;InSAR-GPS-GIS数据整合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3期
4 龙江平;丁晓利;李志伟;向荣;冯光才;;LAMBDA方法在CR-InSAR相位解缠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3期
5 郭秩维;白广忱;;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9年02期
6 徐乃忠,孟庆坤;地表沉陷控制新途径[J];煤矿开采;2004年01期
7 闫志刚;杜培军;郭达志;;矿井涌水水源分析的支持向量机模型[J];煤炭学报;2007年08期
8 李凤明;李宏艳;孙维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露天矿边坡地表变形预测[J];煤炭学报;2008年05期
9 王正帅;邓喀中;;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离散灰色预测模型[J];煤炭学报;2010年07期
10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概率积分法参数计算方法[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邢永忠;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若干问题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范洪冬;InSAR若干关键算法及其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华彬,邹友峰,段振伟;开采沉陷相似现象群的分类方法[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卞正富;矿区开采沉陷农用土地质量空间变化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邢智军;;浅谈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J];矿业快报;2006年09期
4 黄珍珍;吴侃;孙贵梅;;煤矿开采沉陷损害评价及治理对策[J];地矿测绘;2006年04期
5 于远祥;;矿区开采沉陷的稳定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6 郭高川;李慧;;煤矿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J];山西煤炭;2007年02期
7 任兴yN;;煤矿开采沉陷的防控方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8年02期
8 王志杰;孙明前;;矿区开采沉陷3维可视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3期
9 龙永春;;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6期
10 任松;姜德义;杨春和;;复杂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测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振琪;吴侃;顾和和;胡锋;刘德辉;;开采沉陷对耕地破坏的机理及其复垦对策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王金庄;戴华阳;郭增长;;开采沉陷若干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廷春;石朝霞;张金泉;;多断层区煤矿开采沉陷的数值模拟分析[A];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第十届全国煤炭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余学义;种可;李邦邦;;陕北侏罗纪煤田开采沉陷损害控制及生态环境恢复重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崔保锋;;张北井田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及综合治理分析[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梅;曾勇;;矿区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A];煤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论文集[C];2005年
7 柴华彬;邹友峰;;模糊综合评判在开采沉陷对土地影响评价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黄乐亭;;开采沉陷力学的研究与发展[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隋旺华;;开采沉陷厚松散层应力变形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吴侃;靳建明;;开采沉陷中土体的失水固结研究[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盘县断江煤管站 谭旭;浅谈煤矿开采沉陷防控技术[N];贵州政协报;2008年
2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 仝金厚;论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的技术[N];科学导报;2010年
3 记者 高文静 刘飞;治理塌陷地[N];中国煤炭报;2009年
4 盘县红果镇煤管站 秦忠雄;煤矿区沉陷防治技术初探[N];贵州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丽艳;开采沉陷预测与数值分析中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任松;岩盐水溶开采沉陷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蔡来良;适宜倾角变化的开采沉陷一体化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王建学;开采沉陷塑性损伤结构理论与冒矸空隙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1年
5 贾瑞生;矿山开采沉陷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宋世杰;基于关键地矿因子的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玉成;开采沉陷的动态过程及基于关键层理论的沉陷模型[D];重庆大学;2010年
8 闫大鹏;基于D-InSAR技术监测云驾岭煤矿区开采沉陷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周大伟;煤矿开采沉陷中岩土体的协同机理及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刘振国;D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重复采动开采沉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志;矿区开采沉陷系统的开发及其在三道沟煤矿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冀伟珍;渭北煤矿区开采沉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防治对策[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 娄宁;开采沉陷区环境影响及其预计评价系统[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珊珊;矿区开采沉陷时空分析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祖玺;山区开采沉陷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沈奇;梧桐庄矿岩层力学参数反演与开采沉陷规律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肖富国;开采沉陷反分析的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口山矿务局铅锌矿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2年
8 刘一霖;矿区开采沉陷大量级形变监测与反演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9 潘拥军;煤矿开采沉陷损害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10 原涛;陕西黄土沟壑区开采沉陷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5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1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