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外倾拱非线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2 11:00

  本文关键词:外倾拱非线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蝶形拱桥 非线性行为 增量迭代法 外倾角 矢跨比


【摘要】:蝶形拱桥的拱肋由于外倾其非线性行为规律较之普通拱桥更加难以掌握,传统的未充分考虑非线性影响的设计方法已不再适用.在自编程序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外倾角、矢跨比、含钢率等设计参数对蝶形拱桥外倾拱非线性行为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偏载对加载侧拱肋拱顶横向位移的影响较大,而另一侧较小;斜索体系对拱肋横向位移和面外弯矩的影响均是有利的;拱顶横向位移的影响系数随着外倾角、矢跨比和索拱平面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位移计算时单元初内力宜由施工阶段分析得到,面外弯矩计算时可采用一次成桥的简化方法进行计算.
【作者单位】: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桥梁工程 蝶形拱桥 非线性行为 增量迭代法 外倾角 矢跨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800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9B02)
【分类号】:U441
【正文快照】: 蝶形拱桥由于拱肋外倾且无横向联接系,在荷载作用下,拱肋往往产生较大的位移,几何形状发生显著变化,整个结构由于有限变形而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行为,尤其是拱肋部分,其受力行为复杂且空间效应明显,非线性行为规律更加难以掌握.目前关于大跨度桥梁非线性行为规律的研究多针对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水兴;张敏;王小松;;钢管初应力对钢管砼拱桥承载力影响非线性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霍学晋;韩立中;;异型拱桥的几何非线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7期

2 霍学晋;韩立中;;蝶形拱桥的非线性行为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9期

3 霍学晋;韩立中;;蝶形拱桥主梁的非线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2013年10期

4 霍学晋;许圣祥;韩立中;;蝶形拱桥主梁的非线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5期

5 黄福云;俞冠;孙晋城;;考虑初应力的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11期

6 李艳;赵均海;梁文彪;王苏;;考虑初应力的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统一解[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年03期

7 黄福云;陈宝春;李建中;俞冠;;有初应力的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轴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11期

8 李艳;赵均海;张常光;梁文彪;;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肋极限承载力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艳;考虑初应力的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肋极限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陈鸿福;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力学性能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兴,程晓东,凌道盛;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2 严志刚;王德军;盛洪飞;;钢管混凝土三维非线性梁单元的研究与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黄世娟,钟善桐,闫善章,曹海龙;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4 张晓庆,钟善桐,闫善章,林伟,曹海龙;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查晓雄,唐家祥;初应力钢管混凝土压弯扭构件统一理论的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8期

6 王小岗;钢管混凝土拱稳定分析的三维退化层合曲梁单元[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3期

7 韩林海,尧国皇;钢管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8 童蔷,熊峰;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非线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民;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承载能力与施工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霍学晋;韩立中;;蝶形拱桥的非线性行为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9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波;梅宇;;非线性行为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影响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本文编号:836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36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