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5:19
本文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 营运安全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序关系分析法 模糊评价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路网逐渐延伸至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问题愈发突出。高速公路隧道是一个半封闭空间,其光照和视线均受限,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且事故救援难度很大。加之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常受大雾、强风、雨雪等因素的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率会更高。同时,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山区十分常见,给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营运安全带来了更多的隐患。可见,开展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研究,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以山区高速公路和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特征为基础,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形态分布、其他分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其次,根据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事故分布特征,从驾驶员特性、车辆性能、运营环境、机电系统、交通安全设施五个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显著影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的各类因素。然后,在综述现状安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赋权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德尔菲法(Delphi法)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模型;其中,根据《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表》的反馈信息,采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进行指标赋权,同时给出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等级划分标准。最后,以成渝高速公路缙云山隧道为实例,利用所构建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模型对该隧道的营运安全等级进行应用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本文以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为研究对象,基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征和营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成果对我国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 营运安全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序关系分析法 模糊评价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9-10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13-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14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6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征分析16-27
- 2.1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特征分析16-18
- 2.1.1 山区高速公路特征16-17
- 2.1.2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特征17-18
- 2.2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分布特征18-26
- 2.2.1 时间分布特征19-22
- 2.2.2 空间分布特征22
- 2.2.3 形态分布特征22-24
- 2.2.4 其他分布特征24-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27-34
- 3.1 驾驶员特性27-28
- 3.1.1 心理27
- 3.1.2 生理27-28
- 3.1.3 行为28
- 3.2 车辆性能28-29
- 3.2.1 制动性28-29
- 3.2.2 自身状态29
- 3.2.3 操纵稳定性29
- 3.3 营运环境29-31
- 3.3.1 隧道线形30
- 3.3.2 路面状况30
- 3.3.3 地质灾害30
- 3.3.4 恶劣天气30
- 3.3.5 道路景观30-31
- 3.4 机电系统31-32
- 3.5 交通安全设施32-33
- 3.5.1 标志32-33
- 3.5.2 标线33
- 3.5.3 减速带33
- 3.5.4 其它安全设施33
- 3.6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34-67
- 4.1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34-43
- 4.1.1 安全评价方法介绍35-37
- 4.1.2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37-38
- 4.1.3 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38-43
- 4.2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3-57
- 4.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43-44
- 4.2.2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4-57
- 4.3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57-65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57-62
- 4.3.2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62-65
- 4.4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等级划分标准65-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案例分析67-74
- 5.1 缙云山隧道概况67-69
- 5.1.1 隧道几何设计67-68
- 5.1.2 隧道交通事故68-69
- 5.2 模型应用分析69-73
- 5.2.1 数据采集69-70
- 5.2.2 模型应用70-73
- 5.2.3 适应性分析73
- 5.3 本章小结73-7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4-76
- 6.1 研究结论74-75
- 6.2 展望75-76
- 致谢76-77
- 参考文献77-8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0-81
- 附录81-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民强;;沉管法隧道管内施工浅谈[J];广东造船;2013年05期
2 陈基炜,詹龙喜;上海市地铁一号线隧道变形测量及规律分析[J];上海地质;2000年02期
3 ;科技动态[J];桥梁建设;1972年02期
4 刘国彬,吉茂杰;基坑施工对下方隧道影响研究[J];建筑技术;2002年02期
5 胡瑞灵;;深基坑施工引起运营隧道变形的数值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2年02期
6 陈汉;;简易仰拱栈桥在沪昆客专贵州段高家屯隧道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年S1期
7 孙钓;一组来自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岩土工程建设的重要信息(下)[J];岩土工程界;2001年08期
8 王广地;周晓军;高波;;水下悬浮隧道管段结构流阻特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翟进营;在北海海岸滩下用顶管法修建输气管道隧道[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01期
10 刘波;高霞;陶龙光;;考虑接头影响的地铁盾构隧道管环力学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R壓胂,
本文编号:857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5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