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5 20:16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安大学》 2013年

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

邱月  

【摘要】:随着城市道路里程和通行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架桥,下穿隧、过江桥、穿山隧道等成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部分。桥梁隧道交错分布、应接不暇,不可避免出现大量桥隧相连的情况。昔日山地公路所谓的“穿岩透壁洞复洞,跨谷飞空桥又桥”现象逐步成为城市桥隧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在山地城市,例如重庆市,其桥梁隧道已经占据城市道路相当一部分比例。桥梁隧道作为城市道路上特殊构筑物,其交通运行环境较一般路段要恶劣,特别是桥梁隧道连接段,是公认的交通事故黑点。然而,目前尚缺乏系统性针对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的交通安全分析理论及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为了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安全性,有必要系统性研究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安全评价及保障技术。 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出发,以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定义与分类——交通运行分析——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交通安全评价——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为研究主线,研究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交通安全运行的成套理论,以达到研究成果对山地城市有重要指导意义,对非山地城市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总体目标。 首先,解决了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范围界定的问题,并对该范围内交通运行做了分析。本文从交通运行安全角度出发,以安全距离为依据,提出了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定义,并以桥梁是否具备交通流方向转换功能为依据对桥隧连接段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各类桥隧连接段安全距离计算模型,实现了桥隧连接段范围界定,并分析了桥隧连接段交通环境和交通运行特征。 其次,分析了桥隧连接段交通事故发生分布规律,总结了桥隧连接段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聚类分析求权的改进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综合评价结果,构建了桥隧连接段四级安全分级体系。在上述安全分析、评价基础上,,研究了桥隧连接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最后,以重庆市渝中区黄花园大桥——石黄隧道桥隧连接段为实例,对本文研究理论进行实例验证,对评价方法进行示例操作,并形成具有代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初步成果。最后实例分析证明,本文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U492.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才;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回顾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2期

2 王福建,曾学贵;公路行车视距检验的三维表面模型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1999年01期

3 张国斌;;高速公路隧道洞口交通安全综合改善研究[J];公路隧道;2012年01期

4 郭敏,过秀成;隧道与互通立交衔接路段交通分析与对策研究[J];华东公路;1996年01期

5 司徒炳强;靳文舟;胡郁葱;王璇;;地下道路地面出入口与交叉口最小间距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6 谢静芳,桑景舜,孟繁强;气象条件对城市交通影响的分析[J];吉林气象;2001年02期

7 王芳;李秀芬;;桥梁中断对交通行为的影响[J];交通企业管理;2011年07期

8 周丽;;我国各省市交通事故情况聚类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4期

9 王佐;刘建蓓;郭腾峰;;公路空间视距计算方法与检测技术[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毛子珍;;城市道路立交桥匝道交通分析及其应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沧海;马新民;;摩托化行军模拟分析与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孙宇星,陈德望,吴建平;北京市快速环路速度-密度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黄迪;钱大琳;赵春龙;;平交口右转机动车穿越直行自行车行为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董春娇;邵春福;熊志华;;基于优化SVM的城市快速路网交通流状态判别[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胡显辉;冯旭;李明;;基于DSP图像处理技术的孤立交叉口自适应控制[J];兵工自动化;2007年12期

6 杨永勤;刘小明;于泉;褚世新;;交通流三参数关系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梁春岩;王殿海;;自行车群时间长度计算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8 陆建;姜军;吴靖;;普通公路典型车速控制措施的综合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任雪梅,朱英平,王武宏,黄鸿;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车辆跟驰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卢鸿;;基于WITNESS的港口物流系统瓶颈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家宝;姚宁波;张玉民;;基于网络道路交通流仿真平台的研究与设计[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王青;雷丽;;基于熵的油耗率相对增量理论模型的建立及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3 项俊平;李书杰;陈宗海;;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交通网络绿波协调控制方法[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中梅;;快速路合流区上游车头时距分布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兆升;王彦新;保丽霞;陈昕;刘新杰;;高密度区匝道控制和诱导在高速公路通道管理中的协同运作[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付毅;姚丹亚;;城市信号灯交叉口混合交通问题研究综述[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段青;赵建国;丁青艳;潘景山;;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探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曾滢;杨晓光;;信号控制交叉口动态车道功能设置模型[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段青;李艳东;;城市道路交通路面车流量拥堵程度算法探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少辉;马林;陈莎;;对我国城市交通控制理论研究的思考[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东繁;基于微观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流若干典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董春娇;多状态下城市快速路网交通流短时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韩萍;环形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特性[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彪;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风险与安全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伟伟;适应展宽段设置的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昕;基于IPv6的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一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张邻;城市交通与居住地选择之间关系[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贾宁;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祝站东;基于道路环境的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善智;基于时间窗口的高速公路交通分析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铁成;信号交叉口间路段上的车辆排队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志强;Q学习在单路口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祖威;基于WITNESS集装箱码头道路交通系统仿真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任重;机非混行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伟;平面交叉口机动车XDL逆序左转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玮;基于驾驶员动态视觉的视距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曹更立;高速公路视频检测器优化布设方法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芝;交通流仿真评价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姜涛;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研究[D];五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然;赵娅丽;刘艺;俞明健;;地下道路功能定位及其在上海市的适用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李素艳;杨东援;赵娅丽;;地下道路出入口交通组织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3 刘江;刘世杰;荣建;任福田;;视距自动计算在仿真系统中的实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4 王少飞;陈建忠;涂耘;;公路隧道的交通特点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年01期

5 杜博英,方守恩;分段式三次抛物线的视距及设计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6 任锐;李文权;;路侧交通标志设置数量及位置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7 肖忠斌;王炜;李文权;王;;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1期

8 王福建,曾学贵;公路行车视距检验的三维表面模型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1999年01期

9 王长春;;遮光棚在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与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隧道;2011年03期

10 胡郁葱;司徒炳强;靳文舟;王璇;;基于集散点选择模型的地下快速路网规划[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冬;大跨桥梁侧风行车安全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建镇;山区高等级公路线形诱导标志设置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2 刘大鹏;高速公路线形诱导标志设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德芳,皇甫月红,何礼林,黄福兴;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及其对策[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8年02期

2 晏杰龙;城市规划与道路燃气支管设计分析[J];上海煤气;2003年03期

3 郑云龙;特殊路面驾车技巧[J];安全与健康;2005年18期

4 裘桦;石晓冬;;地铁站点周边城市道路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探索[J];民防苑;2006年S1期

5 石宝生;;浅谈漳州市城市道路软基处理方案的选择[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9年03期

6 徐松南,韩大明;城市道路施工机械简述[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3年02期

7 张巍;张树才;岳大攀;万超;叶友斌;胡俊栋;王开颜;高艳;王学军;;北京城市道路地表径流中PAHs的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8 郑明太;;城市道路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J];路基工程;2008年03期

9 温强;谢勇军;张建松;杨腊梅;;城市道路雨水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1期

10 王文全;朱新萍;郑春霞;陈思;;乌鲁木齐城市道路地面径流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毋小卫;;实施桥隧检修分开管理体制的做法和体会[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边育生;李红海;;对桥隧维修实行“检修养”分开模式的探讨与实践[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赵小龙;;桥隧检修分开维修体制的实践[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陈学僮;;桥隧“天窗修”项目及方式的探讨[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张涛;;优化桥隧保养修修程的思考[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王翠萍;张俊俭;杨金锋;线福龙;;工务系统桥隧专业维修所需人员数量的思考[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党文辉;;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199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金路;张丽平;;城市中“以人为本”的交通[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9 王静文;;新形势下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委员会城市道路路面工程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黔刚 通讯员 李举国;[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刘家铭;[N];福州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白海燕 王鹏 记者 金城;[N];承德日报;2009年

4 记者 周炜;[N];西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代林;[N];四川日报;2010年

6 张劲光;[N];咸阳日报;2008年

7 驻山西首席记者 石中生;[N];中国交通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茹 本报通讯员 张建国 彭宏伟;[N];人民铁道;2009年

9 本报记者 韩光亮 本报通讯员 刘涛 王文辉;[N];青岛日报;2009年

10 本报通讯员 汪文富 海本都;[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巢万里;高速公路桥隧过渡段力学行为与动力响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韦宝伴;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魏明;基于HLA的城市道路交通仿真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陈永恒;城市路网交通流组织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景超;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沙学锋;城市道路机动车动态排放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姚荣涵;车辆排队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袁伟;城市道路环境中汽车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沈国江;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陈晓明;混合交通条件下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月;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薛杰;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关键性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匡经桃;长昆高速铁路桥隧相连高边坡设计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关彩霞;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5 张文涛;山岭隧道洞口段桥隧结合方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赵军;城市道路峡谷颗粒物污染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曹中华;城市道路智能视觉监控研究及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祖永昶;一般城市道路路径指引标志系统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吉利;石家庄市市政道路路面管理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刚;嵌锁式手摆块石垫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6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6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6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