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港口生态位及其竞合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21 04:15

  本文关键词:港口生态位及其竞合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港口 生态位 竞争策略 竞合关系


【摘要】:关于港口竞合关系,以往研究思路主要采取理论方法架构或博弈策略,未能深入探讨港口竞合状况。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有效地研究了生态系统中物种成长、种间关系和群落演变等问题。根据生态位理论,分析港口生态位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提出了港口生态位维度指标体系,仿生化研究港口竞合关系。借助生态位态势、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宽度理论模型,计算港口群内各港口生态位大小和生态位重叠度,并按照生态位扩充、协同发展以及错位分离等策略为各港口选择恰当的竞合方式提供参考,以调整港口竞合关系,促进港口间协调共生。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关键词】港口 生态位 竞争策略 竞合关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BJL082)
【分类号】:F552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到了3种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1],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竞争战略的制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的战略理论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2]。而生物学的生态位理论在研究生物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璐;陈英;强妮;吕翠林;王晓娇;;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测度[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12期

2 李艳萍,葛幼松;基于生态位理论探析江苏省沿江城市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基于生态位的集群企业协同进化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4 单汨源;李果;陈丹;;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3期

5 郭伟;郝娟;王会层;;基于生态位测评的区域旅游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3期

6 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曙光;环渤海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彭莹;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浙江省区域旅游城市竞争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杨文达;环渤海区域港口物流竞合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迎,檀根甲;水稻纹枯病生境生态位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章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发展路径选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叶云龙;常青;;应用波特竞争战略探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4 向延平;;旅游竞争研究:生态位角度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5 张强;王浩雅;和智君;董高峰;张天剑;蔡伟;;我国主要卷烟企业品牌的对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6 韩国明;张弦;;西北地区“企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竞争力研究——以青海省海南州弘远羔羊育肥专业合作社调查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7 连玉銮;;基于利基战略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罗峰;周密;;基于战略视角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9 张海姣;曹芳萍;;林业企业战略环境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10 姚蕻;;中国婴童产业环境浅析——以逗逗仔公司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2 邢慧斌;王玉成;;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价值链整合与延伸研究——以河北吴桥杂技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郑庆华;张智光;;江苏王子制纸物流一体化的动因分析和实践探索[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钱静;冯春春;;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彩云;;新疆快递业的SWOT分析[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6 范芙媛;;竞争情报在创新体系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7 王小玉;王国梁;王清海;;绿色消费与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8 吴楠;李晓莉;;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增长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吴楠;陈健;;生物产业园区竞争力及评价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玲;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蒋国银;基于集成模拟的电子商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武建龙;企业综合优势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雄志;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陈晓燕;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国香;经济型酒店战略联盟成功运作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浩;基于博弈论的商业银行外部价值链效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季春;基于企业生态位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龚炜;ZS公司在新粮食流通体制下稳步发展的战略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于波;黑龙江航运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闫开宇;黑龙江省创新型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于利杰;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徐航;中航建设经济咨询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巍;A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向延平;;旅游竞争研究:生态位角度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3 曹卫东,曹有挥,李海建;港口体系区域基础的综合评价研究——以长江下游干流沿岸港口体系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李文华;韩福荣;;企业生态位参数计测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李鉎,朱金兆,朱清科;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王如松;城市生态位势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88年01期

7 向延平;陈友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问题探析——以湖南凤凰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04期

8 孙军,顾朝林;江苏沿江开发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9 钱言;任浩;;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6年02期

10 贺伶俐;袁书琪;李海峰;;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福州市内河旅游开发策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亚辉;企业竞争策略的仿生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2 温丽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陆成云;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4 刘云同;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鸿雁;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黄山市区域旅游竞合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6 崔建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7 苏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永锋;基于生态位的城市竞争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王明宇;企业生态位原理与企业竞争策略[D];河海大学;2007年

10 张树艳;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雄;港口实行“三个分开”刻不容缓[J];中国港口;2000年09期

2 罗诗刚;长江港口脱困及对策探讨[J];水运管理;2000年10期

3 罗诗刚;对长江港口脱困的对策思考[J];综合运输;2000年07期

4 罗诗刚;长江港口脱困对策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00年05期

5 杨华雄;港口政企分开三种模式[J];中国港口;2002年09期

6 陆瑞峰;港口实现快速发展目标的路径选择[J];水运管理;2002年05期

7 钱网小;加快港口发展 推动泰州沿江开发[J];江苏交通;2003年04期

8 宋友新;以“经营港口”理念建设港口[J];交通企业管理;2003年10期

9 杨练军;浅析广洲地区港口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09期

10 吴颖高;传统港口类企业整合与重组——港口资源整合与重组系列文章之一[J];中国港口;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论港口战略联盟的建立[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萍;杨勇;;港口经济系统演化及其机制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冯济明;;应重视长三角港口群中江、浙两省港口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王列辉;;交通网络建设与港口发展[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佰凤;韦海瑜;;充分发挥中小港口作用促进防城港市商贸物流大发展[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彭海斌;;强化法治意识 振兴瑞安港口经济[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2年

7 周友丰;屠红珍;;明确港口发展方向推动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A];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8 张yN;;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的思考[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9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 许培星;坚持科技兴港主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港口[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余峰;福建港口 海西建设基本保障[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广东省港口管理条例[N];南方日报;2007年

4 本报实习生 莫崇毅邋本报记者 吴剑飞 王晓映;“港口热”须高规划严统筹[N];新华日报;2007年

5 王雄海;《福建省港口条例》3月1日起实施为海西港口物流发展注入新动力[N];福建日报;2008年

6 记者 谢宗惠邋周国东;加大港口间资源整合 提高我国港口竞争实力[N];中国水运报;2008年

7 华晔;发挥港口资源辐射带动效应 培植经济发展区域增长优势[N];江阴日报;2008年

8 ;市口岸办、港口局:亿吨目标启动“破冰”引擎[N];江阴日报;2009年

9 朱怡洁 朱贻军;市口岸办、港口局:“四抢四优”助推亿吨大港建设[N];江阴日报;2009年

10 ;安徽省港口条例[N];安徽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凌峰;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刘晓东;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吉阿兵;集装箱港口的竞争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晨涛;港口调度现代信息网络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尤德义;辽宁港口资源整合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关世君;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4 邢帅;天津港的区域经济贡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鞠宏志;辽宁省港口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6 张新洁;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港口资源整合效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芳;基于云模型的生态港口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刘向平;环渤海地区港口联动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9 徐风光;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10 黄鑫;港口运营能力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2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92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