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滑坡隧道新型综合加固结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8:14

  本文关键词:滑坡隧道新型综合加固结构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滑坡隧道 抗滑桩 锚索 综合加固结构


【摘要】:当滑坡体厚度较大,隧道在滑面附近时,为了解决治理费用较高,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滑坡隧道新型综合加固结构。治理理念是用锚索、抗滑桩和隧道衬砌加固结构,只对隧道及其与隧道稳定直接相关的洞周滑坡岩土体进行加固,针对该综合加固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物理力学模型,并对其内力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加固结构体系中各单元结构轴力、剪力和弯矩的理论计算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的作用使隧道边墙不利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据此可以通过调节锚索或隧道衬砌结构参数,使隧道加固衬砌、抗滑桩和锚固体各单元结构的受力达到均衡的合理状态。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关键词】滑坡隧道 抗滑桩 锚索 综合加固结构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184110023)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208)
【分类号】:U457.3
【正文快照】: 山区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公路或铁路线路往往不可避免地穿过滑坡或变形体等不良地质地段,或既有铁路或公路等隧道所在的斜坡体因环境条件变化或时效变形而形成滑坡,这样就构成所谓的“滑坡隧道”。滑坡隧道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病害,如隧道整体随滑坡滑移,衬砌严重变形、开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坚强,张鲁新;滑坡隧道受力及变形规律的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1998年S1期

2 浦玉炳,杨昌道,熊根林;试刀山隧道洞口山体滑坡分析与治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叶小兵;楚大高速公路九顿坡隧道洞口仰坡滑坡监测与治理[J];建筑;2003年12期

4 孟军芬,陈建;犀牛塘隧道出口滑坡的综合整治[J];铁道建筑技术;1997年03期

5 许志樟;漳龙高速公路某隧道右线进口滑坡加固治理[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S1期

6 雷波;漆泰岳;陈小雨;王睿;;基于对应分析模型的隧道纵向裂缝主成因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10期

7 姚超凡;晏启祥;何川;耿萍;;盾构隧道内力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12期

8 牛天武;翅膀沟隧道滑坡整治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2期

9 毛坚强,周德培;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受力变形规律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谭红;赣龙铁路马蹄径隧道滑坡分析与整治[J];岩土工程界;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石科;;滑坡隧道加固新技术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贾金青;王海涛;宓荣三;;隧道洞口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治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梁丰收;何光春;刘明维;朱宏伟;;埋入式抗滑桩在三峡库区斜坡码头岸坡中的应用[J];港工技术;2009年05期

4 陶志平,周德培;滑坡地段隧道变形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5 刘天哲;;特长隧道进出口段坡体变形机理分析及其治理[J];公路;2011年04期

6 赵尚毅;郑颖人;杜小平;段永胜;;埋入式抗滑桩在奉云高速分界梁滑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9期

7 侯利国,周建锋;任胡岭隧道口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措施优化[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8 成永刚;;顺层滑移路堑边坡的开挖及治理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9 杨涛;周德培;冯君;;抗滑桩计算的确定性计算模型[J];工业建筑;2007年09期

10 刘海;沈军辉;魏伟;管政亭;;穿越古滑坡川主寺隧道施工地质问题及整治措施[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雅坤;郑颖人;雷文杰;;沉埋式抗滑桩机制模型试验数值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卫兵;郑颖人;雷文杰;;沉埋桩加固滑坡体模型试验的三维有限元模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剑崴;胡建平;张序琐;;破碎围岩洞口段隧道塌方防灾[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世飙;黄大元;陈建平;刘贵应;李学东;;梅子沟双联拱隧道穿越滑坡地层的施工及处理方法[A];湖北省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天哲;李红卫;王宇;;坡体病害地段的隧道变形机理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黄大元;陈建平;张世飙;刘贵应;李学东;;襄十高速公路梅子沟双联拱隧道出口段滑坡地层稳定性分析及穿越施工方法[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7 王迎超;尚岳全;李焕强;申永江;;浅埋隧道出口塌方机理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莉;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小军;浅变质碎裂围岩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隧道洞口工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3 刘小丽;新型桩锚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陶志平;滑坡地段隧道变形机理及灾害预测和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郑明新;滑坡防治工程效果的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阮波;预应力锚索桩加固滑坡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曹兴松;碎裂岩体路堑高边坡失稳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杨涛;工程高边坡病害空间预测理论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雷文杰;沉埋桩加固滑坡体的有限元设计方法与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任伟中;双层反翘型滑坡成灾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周文权;抗滑桩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涛;锚杆抗滑桩模型试验及安全监测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范洪海;基于动力变形与破坏特征的5.12汶川地震灾区公路路堑边坡分类及典型灾害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晓曦;边坡工程稳定性极限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海;穿越古滑坡川主寺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升;滑坡与桩锚结构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毛晓光;双排式—小直径钻孔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与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9 卢欢;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李广冬;黄土的三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东洋;何川;;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内力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2 王国强,赵华宏,姜昆宁,倪世元,吴道祥;牛岭水电站坝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张友良,朱瑞赓;滑坡整治中抗滑桩内力计算新方法[J];路基工程;2000年04期

4 晏启祥;程曦;何川;刘记;;深埋双圆盾构隧道衬砌荷载模式及其接头效应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10期

5 陈俊生;莫海鸿;;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三维数值计算[J];铁道学报;2009年04期

6 王建秀;朱合华;唐益群;周念清;叶冲;陆永春;;连拱隧道裂缝运动的监测与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7 叶飞;何川;夏永旭;;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的跟踪监测与分析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8 张厚美,吕国梁;圆形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模型综述[J];世界隧道;2000年02期

9 张厚美,叶均良,过迟;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经验公式[J];现代隧道技术;2002年02期

10 李治国,张玉军;衬砌开裂隧道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富学;梁本亮;;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寿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2 秦之富;谢锋;刘永华;;隧道衬砌结构受爆炸影响段的检测与安全评估[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4期

3 程选生;苏佳轩;;爆炸作用下土体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J];应用力学学报;2012年01期

4 闫治国;朱合华;;火灾时隧道衬砌结构内温度场分布规律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用杰;;煤系地层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分析和设计[J];公路与汽运;2012年05期

6 夏谦;曾德森;朱升波;;地质条件对隧道内爆炸衬砌损伤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11期

7 宋建禹;刘永吉;;高外水压山岭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2年06期

8 张士兵;王心刚;宋占辉;;运营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7期

9 张素磊;张顶立;陈淮;应国刚;;运营隧道衬砌结构技术状况的评定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吕友阳;陈峗;;随机有限元法在隧道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治国;朱合华;;隧道衬砌结构耐火性能试验方法研究[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华牢;刘学增;李宁;谢东武;;纵向裂缝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评价与加固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陶伟明;;高水位富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刍议[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兆海;;隧道衬砌结构防火设计探讨[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5 宋玉香;景诗庭;张彦兵;;含有相关随机变量的隧道衬砌结构随机有限元分析[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6 李忠友;刘元雪;刘树林;谭仪忠;葛增超;;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理论分析模型[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梁诏斌;张常委;张志强;;隧道纵向结构与地层交互作用特征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朱苦竹;庄宁;;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实例监测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9 廖少明;侯学渊;彭芳乐;;软土隧道纵向剪切传递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鲁亮;欧阳冬;兰学平;;上海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整环试验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特约记者 赵建平;天定高速公路全线贯通[N];天水日报;2011年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土木工程科技创新最高奖——詹天佑大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宏伟;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素磊;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诊断及技术状况评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孙富学;海底隧道衬砌结构寿命预测理论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朱苦竹;边坡与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数学二次规划法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5 牛泽林;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黄土隧道衬砌结构安全评价与分析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6 王建炜;列车-隧道动力耦合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皇民;浅埋双洞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晓明;高速公路服役隧道结构可靠性分析与后评估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王戍平;破碎围岩隧道的模拟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刘福胜;基于流固耦合及复变函数分析的隧道渗流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宗;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玺;地层纵向性态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志勇;隧道薄弱环节与典型部位的动力反应分析及抗减震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建强;地铁隧道衬砌结构钢筋锈蚀及耐久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李萌;高温隧道衬砌结构的平面温度[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强健;地铁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与灾后评估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郭盛;新七道梁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特征及灾后安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李恋恋;隧道强度与隧道结构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9 黄标良;大断面客运专线长大隧道地震安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周海波;北京热力隧道结构可靠度分析及分项系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6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06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