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抗震设计
本文关键词: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抗震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结构体系 行波效应 阻尼参数设计 抗震性能 有限元法
【摘要】: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三索面斜拉桥,针对其"塔高、跨大、质重、弱阻尼"的结构特点进行抗震设计。采用MIDAS Civil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4种典型的塔梁纵向约束体系(阻尼体系、一塔固定一塔活动体系、弹性索体系、半飘浮体系)进行比选,最终选取能够有效耗能的阻尼体系。分析行波效应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出考虑行波效应时桥塔的横向内力均小于一致激励下的计算结果;考虑行波效应时桥塔的纵向响应稍有增大,但满足结构抗震性能要求。阻尼参数设计时,通过假定的线性阻尼系数找到最优值,再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确定非线性阻尼系数,最终确定非线性指数α=0.3,阻尼系数Cα=2 250kN/(m/s)0.3。抗震验算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作者单位】: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结构体系 行波效应 阻尼参数设计 抗震性能 有限元法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1工程概述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跨度(140+462+1 092+462+140)m的双塔三索面斜拉桥,上层为6车道公路,下层为4线铁路。主梁采用三片主桁结构,桁高16m、桁宽35m。主梁下弦铁路桥面采用箱形整体钢桥面,上弦公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公路桥面、铁路桥面参与主桁共同受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坤全,易鹏,吴定俊;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特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易鹏;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计算模型简化的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3年09期
2 阮怀圣;屈爱平;何友娣;苗润池;李龙安;;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结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J];桥梁建设;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海;基于空间分析的混凝土斜拉桥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易伦雄;三塔双主跨双线铁路斜拉桥竖向刚度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正华;斜拉桥结构体系及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袁铭;大跨度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结构静力性能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3 张辉;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非线性静动力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坤全;大跨径斜拉桥建设与展望[J];国外桥梁;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庆祥;沈祖炎;;结构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1期
2 张静娟;高大峰;刘伯栋;;多跨连续梁桥地震行波效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3 张涛;张海;林君南;;行波效应对高架桥梁地震碰撞反应的影响[J];中国公路;2012年24期
4 李云;钟铁毅;冯卫军;;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J];结构工程师;2009年05期
5 刘承刚;;考虑行波效应的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年01期
6 宋丹;田小红;吴辉科;;大跨度刚构桥的行波效应影响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2期
7 亓兴军;李小军;周国良;;行波效应对大跨刚构连续桥梁半主动控制影响分析[J];地震学报;2006年02期
8 黄小国;胡大琳;张后举;;行波效应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罗棋少;于向东;;大跨连续刚构桥梁的行波效应分析[J];华东公路;2009年04期
10 张巍;陈清军;;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行波效应的并行计算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庆祥;沈祖炎;;结构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综述[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2 张茜;张伟;刘健新;;行波效应对大跨度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陆新征;张炎圣;江见鲸;;考虑行波效应大型高架桥梁地震破坏的仿真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赖苍林;宗周红;;考虑行波效应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郑家树;;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行波效应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6 袁万城;王玉贵;杨玉民;范立础;;曲线梁桥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7 刘攀;王琳;倪樵;;考虑行波效应的地震波激励[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玉峰;考虑碰撞效应的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露;多跨连续隔震桥梁地震行波效应分析[D];广州大学;2013年
2 方晖;立交桥在行波效应下的抗震性能的分析和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3 郑三念;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地震行波效应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4 郑海;行波效应下多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郑重;基于行波效应的特大跨拱桥地震易损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6 林君南;考虑行波效应的高架桥梁地震碰撞反应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7 王巍;考虑行波效应的线—桥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陈渊;(66.98m+7×120m+66.98m)连续刚构—组合梁桥的抗震响应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9 张熙;考虑场地行波效应的三维框架建筑群地震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周围;大跨度连续梁桥非一致地震响应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8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0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