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

发布时间:2017-09-30 02:05

  本文关键词: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


  更多相关文章: 浅埋隧道 围岩应力 围岩稳定性 解析解 复变函数


【摘要】:基于复变函数解法,借助Verruijt提供的保角映射公式,将含孔洞的半无限平面映射为圆环域,然后利用解析函数将圆环域内的复势函数展开成Laurent级数,并利用地表及洞周边界条件的级数展开式在圆环域上的收敛性对其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场。利用该解析解研究各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结果表明:当隧道埋深较小时围岩以拉—剪综合破坏为主,埋深较大时围岩主要发生边墙剪切破坏,且埋深越大剪切区的范围及半径越大;地面荷载越大,围岩产生的塑性区范围及其半径越大,且随着地面荷载的增大,塑性区沿着一定角度向地表方向扩展,容易产生地层坍塌;侧压力系数较大时,围岩以剪切破坏造成的整体失稳为主,侧压力系数较小时,围岩以拉—剪综合破坏为主,且侧压力系数越小越易发生地层坍塌。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浅埋隧道 围岩应力 围岩稳定性 解析解 复变函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34001) 交通部建设科技项目(2013318Q03030)
【分类号】:U451.2
【正文快照】: 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是隧道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1-2]。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针对深埋隧道[3],将围岩视为无限介质,忽略了地表边界条件的限制。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和水下隧道[4]逐渐兴起,这类隧道多为浅埋隧道[5],在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地表边界对隧道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文超,仲政,王旭;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场的解析解[J];力学季刊;2003年01期

2 房营光,孙钧;地面荷载下浅埋隧道围岩的粘弹性应力和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3 王立忠;吕学金;;复变函数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基变形[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4 蔚立元;陈晓鹏;韩立军;王迎超;;基于复变函数方法的水下隧道围岩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2年S2期

5 李鹏飞;赵勇;张顶立;刘建友;;考虑应力释放含衬砌的深埋圆形隧道应力及变形的弹塑性解[J];中国铁道科学;2013年02期

6 郭瑞;何川;封坤;肖明清;;大断面水下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及其对管片内力影响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华;郭志昆;;岩土工程反分析的初步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李月;刘立;李玉梅;张中兴;梁伟;;地基层状岩石纵波波速与密度相关性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崔可锐;侯方;;安徽芦岭—朱仙庄煤矿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J];安徽地质;2004年03期

4 施笋;庞建勇;龙卿吉;;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徐银燕;;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破坏基本判据[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6 刘春,姜德义,黄卫东,林登发;万梁高速路典型滑坡及其治理措施[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7 陈金锋,杜文龙,姚凯,王跃文;两种大直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比较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8 胡盛斌;邓建;彭建华;;充填物对岩石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9 岩小明;李夕兵;李地元;郭雷;;露天开采地下矿室隔离层安全厚度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黄雷;刘东燕;;锚固后岩体稳定性分析的能量法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光顺;段海峰;江昌民;董山;;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应用研究[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盛建红;廖文景;李伟明;;高山石膏矿井下矿柱安全系数计算及分析[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鹏博;李路;姚永超;明世祥;;基于矿岩性质模糊聚类分析的巷道分级支护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吉南;张德琦;;陷落柱内辅运大巷膨胀地压治理技术探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5 祝效华;汤历平;吴华;贾彦杰;石昌帅;;高频扭转冲击作用下硬地层破岩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6 曾细龙;林钦河;蔡进斌;;云浮硫铁矿采空区深孔爆破处理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7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永茜;杨军;余德运;;爆破冲击边坡稳定性DDA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李高帅;李晓泉;蔡波;;突出煤样与非突出煤样三轴压缩试验研究[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振;胡千庭;金洪伟;;煤岩失稳的发生机制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华;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康富中;深埋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结构方案及关键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章荣军;土体开挖引起的邻近受荷桩基附加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培淼;注水强化松软煤壁稳定性的规律及工艺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呼庆华;近井筒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治理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唐杰兵;平煤十一矿软岩破坏巷道修复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尚群;赵庄矿3#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封孔深度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家勇;安林煤矿炮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煤冒放性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建武;含单一天然弱面岩石试样的力学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寿迎;黄岛LPG地下储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冯银银;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泽;大台煤矿深部原岩应力场及岩爆地质力学成因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昊;焦齐柱;薛光桥;刘万钢;;盾构隧道管片无衬垫接头抗弯刚度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2 于宁;白廷辉;朱合华;;盾构隧道预应力管片接头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蔚立元;徐帮树;李术才;丁万涛;李利平;;确定水下隧道覆盖层厚度的经验公式及其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4 朱镜清,周建;海底地震动估计的一个流体力学基础[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3期

5 任青文,邱颖;具有衬砌圆形隧洞的弹塑性解[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6 周海鹰;陈廷国;李立新;;地铁区间盾构隧道衬砌接头的荷载试验[J];工业建筑;2010年04期

7 任青文,张宏朝;关于芬纳公式的修正[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8 王梦恕;;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J];隧道建设;2008年05期

9 周顺华,高渠清,崔之鉴;开挖应力释放率计算模型[J];上海力学;1997年01期

10 陈俊生;莫海鸿;;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三维数值计算[J];铁道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房倩;高速铁路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登根;穿越火车站候车厅的浅埋隧道控制爆破[J];爆破;2004年04期

2 李俊桢,杨年华 ,刘世波;城区浅埋隧道弱振动快速爆破掘进技术[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年03期

3 黄茂松;张宏博;陆荣欣;;浅埋隧道施工对建筑物桩基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8期

4 张宏博;黄茂松;王显春;庄纪栋;;浅埋隧道穿越建筑物桩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5 陶西贵;梁龙喜;隋宾;;浅埋隧道施工爆破震动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6期

6 韩玫;;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浅议[J];北方交通;2007年12期

7 孙国庆;;浅埋隧道开挖对地层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6期

8 邓沿生;肖朝昀;涂帆;;集美大桥下穿越机场浅埋隧道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1期

9 杨利民;胡建华;周科平;和礼红;;城市浅埋隧道施工过程变形规律[J];土工基础;2011年02期

10 曹盈;;浅谈大跨度超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J];才智;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学;魏鹏巍;李志星;邓洪亮;颜鹏程;侯炳晖;;浅埋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与监控分析[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和林;张搢;;铁路浅埋隧道抗震缝的设置[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3 刘智;田野;;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浅议[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杨年华;李俊桢;刘世波;;浅埋隧道敏感地段爆破掘进技术[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5 朱浮声;李立新;万明富;;大跨度浅埋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6 周凤亮;谭凤安;孙金涛;;城市浅埋隧道控制爆破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7 卓越;王Y"恕;[kW av;;浅埋隧道下穿浅基础建筑物注浆保护技术[A];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迎超;尚岳全;李焕强;申永江;;浅埋隧道出口塌方机理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伟锋;毕俊丽;;软岩浅埋隧道施工工法比选[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焰;伍永胜;;岩溶地区城市地下浅埋隧道工程技术研究[A];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第四届获奖工程专栏[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陈树青 通讯员 尤春颖 史少龙;我国首座严寒地区大跨浅埋隧道获国家级工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2 本报通讯员 邓昆伦 王立武 王浩然;创新在延伸[N];人民铁道;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孝君;浅埋隧道爆破的地表震动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项志敏;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罗伟;浅埋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及其可靠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童磊;软土浅埋隧道变形、渗流及固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民;浅埋隧道爆破开挖与监控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胡文亮;浅埋隧道抗震特性能量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耿铭;地震动作用下浅埋隧道结构响应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4 牛淑慧;安晋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及安全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志方;公路工程中浅埋隧道设计与计算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6 李贺;浅埋隧道施工影响下含空洞地层失稳破坏模式及演化规律[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高伟;城市浅埋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及对群桩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孟小伟;浅埋隧道下穿密集民房爆破减震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小旺;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仿真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张标;各种不利因素下浅埋隧道稳定性的上限分析[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5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45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