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杭州市老小区停车现状分析及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01:07

  本文关键词:杭州市老小区停车现状分析及治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小区 交通 停车 微循环系统 大关模式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动车普及率大幅增长,私家车的数量日益增多,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问题越来越严重,停车设施供不应求,导致占道停车、占用消防通道、绿化带等现象普遍,造成道路交通拥堵,生命救援通道堵塞。交通堵塞,环境破坏,安全威胁等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居民群众生活出行受到了极大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最终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城市停车问题迫在眉睫。停车难的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我国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老小区的一个顽症。这个顽症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关于解决老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有许多的尝试和举措,但是目前国内外还很难破解停车难,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关于规范、时间、主体及路径的统筹考虑。本文以杭州市老小区停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交通和停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从分析老小区的道路环境、停车空间等交通特征入手,在停车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杭州老小区停车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由于停车问题涉及到交通、经济、建设等多个层面,因此本文提出将利用交通微循环系统与大关模式相结合的措施对小区停车问题进行治理,为解决杭州市老小区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老小区 交通 停车 微循环系统 大关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8
  • 1.2 国内外对停车体系的研究现状8-15
  • 1.2.1 国外停车体系发展状况8-12
  • 1.2.2 国内停车体系发展状况及杭州地区情况概述12-15
  • 1.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15-17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城市交通的动态和静态分析及停车理论研究17-31
  • 2.1 城市动、静态交通的基本概念17
  • 2.2 国内城市的动静态交通现状17-20
  • 2.2.1.城市机动车的发展情况17-18
  • 2.2.2 城市交通的发展情况18
  • 2.2.3 动态与静态交通的关系18
  • 2.2.4 影响城市停车的因素18-20
  • 2.3 停车的相关理论20-23
  • 2.3.1 停车的概念20-21
  • 2.3.2 停车产业21
  • 2.3.3 交通微循环21-23
  • 2.4 停车管理的相关理论23-27
  • 2.4.1 停车管理23-24
  • 2.4.2 停车收费24
  • 2.4.3 交通需求的管理24-25
  • 2.4.4 停车需求的管理25-27
  • 2.5 老小区停车的问题及其原因27-31
  • 2.5.1 老小区停车存在的问题27-28
  • 2.5.2 停车问题产生的原因28
  • 2.5.3 停车问题产生的后果28-31
  • 第三章 杭州市老小区停车治理研究31-38
  • 3.1 老小区交通现状分析31-33
  • 3.2 大关模式研究33-38
  • 3.2.1 大关模式的利用现状33
  • 3.2.2 大关模式对停车问题的影响33-34
  • 3.2.3 大关模式的成功案例34-35
  • 3.2.4 推广大关模式取得的成效35-38
  • 第四章 案例分析38-54
  • 4.1 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道德胜东村社区案例分析38-46
  • 4.1.1 德胜东村简介38
  • 4.1.2 德胜东村现状分析38-42
  • 4.1.3 现状存在的问题42-43
  • 4.1.4 对策与措施43-46
  • 4.2 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道三塘苑社区案例分析46-54
  • 4.2.1 三塘苑社区简介46
  • 4.2.2 三塘苑社区现状分析46-50
  • 4.2.3 整治对策研究50-54
  • 结论和建议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武苗苗;王丹;;城市公交微循环理论研究[J];河南科技;2013年14期

2 史峰;王英姿;陈群;黄恩厚;;微循环交通网络改扩建与单行组织一体化优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戢晓峰;李忠燕;成卫;赵明翠;;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优化设计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4期

4 旷小云;许永兵;李铁良;;新建中心商务区(CBD)交通微循环系统设计[J];中国市政工程;2011年03期

5 王浩苏;罗霞;;基于多目标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优化模型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姚广铮;吴珂琪;吴海俊;;高负荷路网微循环交通组织实证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S1期

7 邓一凌;过秀成;严亚丹;窦雪萍;费跃;;历史城区微循环路网分层规划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新华;杜凯;孙福亮;;城市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甜;徐列明;;活血化瘀中药对肝脏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田甜;徐列明;;活血化瘀中药对肝脏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年会暨“广东肝脏病防治百日行”活动启动仪式专题报告论文汇编[C];2008年

4 修瑞娟;;世界微循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必须保护好珠海的微循环系统[N];珠海特区报;2012年

2 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室教授 田牛;微循环并不神秘,,但有特点[N];科技日报;2001年

3 沈涛;沧浪进一步推广“微循环”[N];苏州日报;2011年

4 任晓明 孙达佳;聚焦省城微循环道路改造[N];太原日报;2013年

5 本报实习生 李永强;高新技术遭遇产业化难“产”[N];科技日报;2007年

6 沈晓夫;微循环疾病悄然逼近年轻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记者 王t

本文编号:951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51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