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射冲击载荷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损伤
本文关键词:弹射冲击载荷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损伤
更多相关文章: 冲击损伤 弹射冲击载荷 ZWT本构 沥青混凝土 用户材料子程序
【摘要】: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粘弹性材料一般只研究其疲劳损伤特性,冲击损伤研究较少。针对路面在弹射载荷作用下产生中低应变率响应的特点,采用Cauchy应变表达的三维简化ZWT(朱-王-唐)非线性粘弹本构模型以及应变率相关的损伤演化模型,建立了增量形式并将Kirchhoff应力转化为Cauchy应力,编写用户材料子程序嵌入有限元软件中。推导了恒应变率条件下含损伤的简化ZWT本构表达式,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本构参数。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场坪面层的冲击损伤,阐明了损伤变化规律、分布规律,为发射场坪的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冲击损伤 弹射冲击载荷 ZWT本构 沥青混凝土 用户材料子程序
【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项目(B2620110005)
【分类号】:U416.2;TJ760
【正文快照】: 公路的重要军事用途之一是作为导弹的发射场坪,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弹射载荷通过初容室底座传递至路面,造成其损伤甚至破坏,以致底座与场坪间不能建立起稳定的接触界面,进一步影响弹射载荷的稳定性,使导弹出筒姿态难以预测。沥青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公路中,作为一种粘弹性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礼立;董新龙;孙紫建;;高应变率下计及损伤演化的材料动态本构行为[J];爆炸与冲击;2006年03期
2 何兆益;汪凡;朱磊;陆兆峰;;基于Johnson-Cook黏塑性模型的沥青路面车辙计算[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郑健龙;吕松涛;田小革;;基于蠕变试验的沥青粘弹性损伤特性[J];工程力学;2008年02期
4 郑健龙;马健;吕松涛;钱国平;田小革;;老化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疲劳损伤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3期
5 曾国伟;杨新华;白凡;尹安毅;;沥青砂粘弹塑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4期
6 李盛;李宇峙;刘朝晖;;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层温度疲劳损伤及开裂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10期
7 曾梦澜;彭珊;黄海龙;;纤维沥青混凝土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8 曾梦澜;黄海龙;彭良清;吴盛华;;冲击荷载下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动力学性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9 陈江瑛,王礼立;水泥砂浆的率型本构方程[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0年02期
10 赵延庆;黄大喜;;沥青混合料破坏阶段的黏弹性行为[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运;李国强;;动力荷载作用下固体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的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2 马利;郑津洋;胡洋;李翔;;AISI4340钢的绝热剪切与动态失效准则[J];兵工学报;2010年S1期
3 范飞林;许金余;李为民;张军;;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力本构模型试验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S1期
4 陶俊林;李奎;;水泥砂浆的一个热粘弹性率型损伤本构模型[J];爆炸与冲击;2011年03期
5 程利冬;王忠金;;动态镦粗过程的动力显式有限元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年01期
6 何兆益;欧祖敏;刘楠;陈宏斌;;加热温度和时间对沥青混合料老化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王君;;冲击荷载作用下AC与SMA沥青混合料动力学性质比较[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8 商霖,宁建国;强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态本构关系[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9 李为民;许金余;;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冲击力学行为及本构模型[J];工程力学;2009年01期
10 曹鹏;冯德成;田林;荆儒鑫;;基于弹塑性损伤理论的水泥稳定基层养生期裂缝形成机理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施绍裘;王礼立;;材料在准一维应变下被动围压的SHPB试验方法[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扬卫;王富耻;王璀轶;于晓东;马壮;;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行为[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马利;郑津洋;胡洋;;AISI4340钢的绝热剪切与动态失效准则[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范飞林;许金余;李为民;张军;;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力本构模型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王旭明;安彤;秦飞;;考虑损伤效应的无铅焊锡材料的率相关本构模型[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曹鹏;冯德成;田林;;基于弹塑性损伤理论的水泥稳定基层养生期裂缝形成机理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7 陶俊林;李奎;;混凝土的一个高温动态本构模型研究[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项笑炎;张春晓;何翔;王武;张磊;;大变形时温度和应变率对沥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兰成;刘锋;宁国芳;;路用橡胶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红磊;改性双基推进剂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巫绪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刘永胜;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侵彻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孙建运;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钢骨混凝土柱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翟越;岩石类材料的动态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朱德智;铝基复合材料在高速粒子撞击作用下的损伤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陈德兴;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含损伤率型本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庭辉;陶瓷和纤维复合材料的动态性能及防护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林名桢;非牛顿含蜡原油溶胶与凝胶相互转化过程特性与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许淳;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基于影响因素非线性特性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连永庆;滚石与桥墩碰撞的数值仿真分析及防撞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磊;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及松弛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忠孝;应力状态相关的混凝土动态损伤演化规律实验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程宇;对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力学性能及其冲击压缩性能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宋海滨;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3D-BSFC)力学性能和本构方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李奎;混凝土高温时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晓明;沥青混合料蠕变损伤数值分析方法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雪;木复合材料热粘弹性本构研究与热成形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蒋丽君;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与蠕变损伤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风华,王札立,胡时胜;有机玻璃在高应变率下的损伤型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J];爆炸与冲击;1992年04期
2 郑健龙;Burgers粘弹性模型在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3 郑健龙;吕松涛;田小革;;基于蠕变试验的沥青粘弹性损伤特性[J];工程力学;2008年02期
4 董毓利,谢和平,,李世平;砼受压损伤力学本构模型的研究[J];工程力学;1996年01期
5 赵延庆;吴剑;文健;;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其主曲线的确定与分析[J];公路;2006年08期
6 吴旷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非线性演化统一模型试验研究[J];公路;2007年05期
7 杨人凤;党延兵;李爱国;;橡胶沥青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公路;2009年06期
8 周纯秀;谭忆秋;;橡胶颗粒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1期
9 虞将苗,邹桂莲,胡学斌,张肖宁;沥青混合料老化模拟试验方法与验证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0期
10 黄立葵;盛灿花;;车辆动荷系数与路面平整度的关系[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志刚;交通荷载下沥青类路面疲劳损伤开裂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联伟;级配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动态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J];技术与市场;2009年09期
2 王建斌;;沥青混凝土拦水缘石的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0年02期
3 ;韩国成功开发出低碳沥青混凝土[J];建材发展导向;2010年02期
4 余立新;;浅谈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年12期
5 林树心;;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的实验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8期
6 金春梅睿;马睿;;浅谈彩色沥青混凝土在北方城市道路中的施工与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6期
7 刘风林;周良荣;;浅析沥青混凝土设备各部件的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8 封文琦;;高密实沥青混凝土[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9 范建民;;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10期
10 林益恭;周岳华;虞将苗;陈少幸;;薄层热拌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伟民;郭忠印;;新型高强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郝巨涛;孙志恒;杜振坤;贾金生;;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陈美祝;吴少鹏;刘至飞;米轶轩;;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绿色化探讨[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岳跃真;杜振坤;郝巨涛;;水工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特殊工程上的应用[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刘少伟;;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建旭;林桂仪;陈虹洁;;粒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之影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8 谭发茂;;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总结[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徐敏;宋云霞;;浅析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海;汤文辉;石志勇;张若棋;;几种沥青混凝土本构关系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邰举;韩成功开发低碳沥青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陈静;福清首条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N];福州日报;2010年
3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 吴兆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张东平;潍坊公路建设首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王庆远;秋冬季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汪汀;让废旧沥青混凝土“重生”[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公路橡胶砂沥青混凝土减振降噪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8 元元;橡胶沥青混凝土“亮相”沪渝高速公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杨慎勤;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达到新水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高平;林秋与“黑色变革”[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宁;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建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3 朱兴一;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小明;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机敏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珊;玻璃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效果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军;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凝土切削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4年
3 高宇星;碳纤维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小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5 季晗豪;新型旧沥青混凝土回收料干燥加热装置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6 赵科;水工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4年
7 李文涛;传导型沥青混凝土的流变特性与疲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庞辉;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试验系统开发及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9 黄海龙;冲击荷载作用下橡胶沥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朱西超;低温环境下沥青混凝土碾压结合层面性能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5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6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