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不同跨径桥梁车辆荷载分项系数及可靠度

发布时间:2017-10-04 16:36

  本文关键词:不同跨径桥梁车辆荷载分项系数及可靠度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荷载效应 概率模型 分项系数 可靠度


【摘要】:以可靠度理论和实测车辆荷载数据为基础,推导了考虑桥梁跨径对车辆荷载分项系数的影响。根据近年中国车辆荷载实测数据,对不同跨径简支和连续桥梁的车辆荷载效应进行计算,建立车辆荷载效应的概率模型;按照相同超越概率的原则,得到不同跨径桥梁车辆荷载效应标准值的跨径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同跨径桥梁结构的车辆荷载分项系数与跨径的关系,并采用一次二阶矩可靠度方法计算了其可靠指标。结果表明:按相同超越概率原则确定的车辆荷载效应标准值的跨径影响系数和车辆荷载分项系数随桥梁跨径的减小而增大;给出的考虑跨径影响的车辆荷载分项系数计算公式更合理。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桥梁工程 荷载效应 概率模型 分项系数 可靠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项目(2015CB057703)
【分类号】:U441.2
【正文快照】: 0引言车辆荷载是公路桥梁设计的基本可变荷载。一般而言,中小跨径桥梁结构的恒荷载约占60%,车辆荷载约占40%;大跨径桥梁结构的恒荷载约占80%,车辆荷载约占20%。中小跨径桥梁受车辆荷载的影响较大,调查表明,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桥梁上的车辆荷载有增大的趋势[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贡金鑫;李文杰;赵君黎;冯苠;;公路桥梁车辆荷载概率模型研究(一)——非治超地区[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6期

2 贡金鑫;李文杰;赵君黎;冯苠;;公路桥梁车辆荷载概率模型研究(二)——计重收费地区和强制治超地区[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7期

3 Xiaogang Liu;Jiansheng Fan;Jianguo Nie;Guo Li;;Behavior of composite rigid frame bridge under bi-directional seismic excitations[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4年01期

4 Tao Wang;Wanshui Han;Fei Yang;Wen Kong;;Wind-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analysis based on random traffic flow simulation[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4年04期

5 梅刚,秦权,林道锦;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双峰分布概率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6 张建仁;;基于概率理论的荷载分项系数分析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刘鹏;;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国内外规范荷载作用局部应力计算与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2 张彬彬;曹万林;王海城;张建伟;;加固后的双曲拱桥承载力评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杨爱武;;连拱拱桥结构设计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凡;苏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吊箱三维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田帅;叶洪伟;高树山;费世江;;桥面铺装铁尾矿和炉渣隔热性能试验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张鲲;;拱形装配式涵洞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旭东;李林;柳献;袁勇;吴小建;;盖挖施工荷载确定方法及邻近建筑结构变形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8 胡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形通道”联合作用体系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9 刘惠宇;;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预制阶段力学分析[J];包钢科技;2009年S2期

10 杨小森;闫维明;陈彦江;何浩祥;;用于大跨度桥梁承载力评估的车辆荷载修正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叶虔;刘镇;;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与回填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丽芬;赵均海;高中俊;田宏伟;;混凝土简支梁桥面部分连续新型构造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杨雄;赵万强;曹_g;胖涛;;铁路隧道浅埋下穿机场滑行道的附加荷载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李梁峰;方家强;;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震后加固设计及施工[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刘培贤;;浅谈卫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陈策;钟建驰;;浮运沉井施工期在水流中的受力特性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9 吉增晖;;钢筋混凝土桁架桥梁受损修复技术初探[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10 李鑫奎;范云;杨刚;;基于ANSYS的公路钢桁架桥优化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红兵;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疲劳试验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潘玲;项目级桥梁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其相关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翠娟;超大跨径CFRP主缆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杨小森;大跨度斜拉桥全寿命健康监测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10 高欣;在役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损伤与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杏;多跨简支梁桥面修补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守梅;预制节段连续刚构桥梁成桥受力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春永;混合梁斜拉桥关键技术问题及工程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猛;桥梁拉索安全性能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徐冲;超载下既有桥梁加固后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姚盛丹;动水效应下拱桥的地震响应及船桥碰撞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赖正聪;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疲劳损伤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升,李宏男,王国新;双向地震动作用的拟等延性系数谱[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4期

2 钱稼茹;康钊;赵作周;罗琳;刘庆任;张宏远;;在用市政桥梁基于位移的抗震安全评估[J];工程力学;2006年S1期

3 李全旺;樊健生;聂建国;;地震动方向随机性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0年12期

4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课题组;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J];公路;1997年03期

5 杨溥,李英民,王亚勇,赖明;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改进[J];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01期

6 孙逢春,王震坡,王军;北京市公共汽车平均车速统计分析[J];汽车工程;2003年03期

7 梅刚,秦权,林道锦;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双峰分布概率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8 丁泉顺;陈艾荣;项海帆;;大跨度桥梁空间脉动风场的计算机模拟[J];力学季刊;2006年02期

9 王东升,翟桐,郭明珠;利用Push-over方法评价桥梁的抗震安全性[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02期

10 项海帆;进入21世纪的桥梁风工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治国,侯建国,吴春秋,国茂华,柯庆清;现行规范中荷载分项系数的比较及修定建议[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沈照伟;金伟良;李海波;;海上结构物荷载分项系数的敏度分析[J];科技通报;2006年04期

3 龚治国,吴春秋,侯建国;关于提高恒载+风载的荷载分项系数的建议[J];四川建筑;2001年04期

4 龚治国,吴春秋,侯建国;关于提高恒载加风载的荷载分项系数的建议[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5 许瑞萍,邢双军;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J];煤炭工程;2004年04期

6 肖玉;;对建筑结构设计中荷载分项系数的理解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35期

7 甘桂其;;浅谈建筑结构荷载分项系数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20期

8 熊义泳;标准永久荷载和活荷载分项系数计算方法探讨[J];江西水利科技;1993年0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971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71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